文/慕小七
民國才女林徽因的婚戀經歷壹直是文人與自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
遺憾的是,大部分作品或捕風捉影,或誇大其實,研究意義自然不大。
基於史料與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基於此,梳理林徽因的戀愛經歷,探討林徽因的戀愛觀,啟發當代人,或有別開生面之處。
01 "林徐之戀"伊始:"自我同壹性"的模糊追求林徽因與徐誌摩的結緣,得益於徐誌摩與林父的頻繁往來。
1920年,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前往歐洲遊歷,期間,徐誌摩多次與林長民聯絡,並成為忘年之交。
漸漸地,徐誌摩與林徽因也熟絡起來。
當時的林徽因,年僅十六歲。
根據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十六歲正是身心劇變的兩性期。該時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註在形成友誼,生涯準備,示愛及結婚等活動中。
根據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12—20歲之間,青少年面臨職業選擇、交友、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問題。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如果能將在自己各方面的角色同壹起來,就會順利地度過青春期,否則就會感到迷惘、痛苦。
此時的林徽因正值花季年華,身處異國他鄉,說不寂寞是假的。
林徽因期待與異性接觸來建立性別角色,對愛情自然也是渴望的。
林徽因後來就這段時期的回憶也證實當時的內心,確實如上所述。
回憶中這麽說:"理想的我老希望著生活有點浪漫的發生,或是有個人叩下門走進來坐在我對面同我談話,或是同我同坐在樓上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要來愛我"。
此時,徐誌摩的闖入,恰好能夠滿足林徽因內心的渴望與需求,兩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溫。
1921年,徐誌摩寫下《我所知道的康橋》《再別康橋》等散文、詩歌。
林徽因在回憶中,也承認自己是愛著康河的壹個人,對康河的晚春景有特殊情感。
不可否認,林徽因對徐誌摩產生了愛戀情愫,但是這種愛戀是朦朧的,更是林徽因開始追求"自我同壹性"的表現。
只是,此時的追求是模糊的,對與錯、是與非的界限並不明確。
假設,闖入林徽因生活的的不是徐誌摩,而是張誌摩、李誌摩,但凡符合林徽因內心深處對男性角色的期待與渴望,同樣會得到林徽因的傾慕。
02 "林徐之戀"受阻:多重因素的制約徐誌摩與林徽因交往兩個月後,寫信表白,但未如願。
原因是多方面的:
壹方面,這與林徽因的童年經歷有關,另壹方面也受父親婚戀觀與社會壓力的影響。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是父親林長民的妾,何雪嬡文化程度不高,且未留男嗣,自然不受林家人待見。
林徽因的童年時光,是伴隨著母親在林家的遭遇度過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童年的生活經歷與遭遇,對以後成年的行為特征、處事方式以及為了適應自己所生活的社會環境而遇到的困難有極大的關系。
當時的徐誌摩,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與妻子張幼儀離婚。
這對於林徽因,意味著"壹個失去愛情的妻子被拋到壹旁,而她自己卻要去頂替她的位置。徽因不能想象自己走進壹種人生的關系,竟使她自然聯想到母親壹樣的羞辱"。
林徽因的母親就是被林家遺棄的對象,她不願意成為第二個母親被遺棄,更不願意別人因為她而成為被遺棄的對象。
因此,她不能接受徐誌摩。
同時,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早就有意讓女兒與梁思成結為連理。
林長民對自己的婚姻是不滿意的,自然希望女兒能找個好歸宿。
在林長民看來,對於愛情,"這種種用情纏綿婉轉處,叫做情結,或是斷的,或是續的,都算是愛情"。
而對於婚姻,則需要綜合考量多重因素,社會反響,財產制度,價值匹配等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素。
徐誌摩長林徽因八歲,且為人夫,為人父,與愛女林徽因相愛,不是長久之計,結婚更是使不得。
父親的婚戀觀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林徽因。
再者,林徽因也無法掙脫家族、社會的束縛。
正如林徽因所說:"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麽新的人來"。
林徽因壹旦選擇了徐誌摩,流言蜚語與各種壓力就會撲面而來,這些是她承受不起的。
基於上述多重因素的考量,林徽因沒有接受徐誌摩。
03 "林梁牽手":不得已而為之?還是兩廂情願?1921年10月,林徽因隨父親回國,回來後,林長民就想把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婚事定下來。
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認為為時尚早,讓孩子們自然發展為好。
1923年5月,梁思成因車禍腿部受傷,於是林徽因每天去照顧。相處的這段日子裏,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感情日益篤深,同時,梁思成決定與林徽因壹起學建築。
1924年6月,林徽因與梁思成***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
1925年12月,林長民在反"奉"戰爭中不幸身亡。
林徽因無法承受亡父之痛,幾度欲棄學回國,在梁啟超的精神鼓勵與物質資助下,才堅持下來。
林長民遇難後,梁啟超幫忙料理了林長民的後事,照顧林長民的眷屬,待林徽因如同親女兒。
梁啟超的無微不至,讓林徽因重新獲得了"父愛",在"父愛"的關懷下,逐漸走出生活的困境。
當林徽因得知徐誌摩與陸小曼再婚後,深感內疚與不安,認為徐誌摩是追自己不得,轉而與陸小曼結婚。
1927年3月,林徽因寫信給胡適,請他代轉徐誌摩,"請妳告訴誌摩,……告訴他我絕對的不懂他,只有盼他原諒我從前的種種的不了解。但是路遠隔膜誤會是在所不免的,他也該原諒我。我昨天把他的舊信壹壹翻閱了,舊的誌摩我現在真真透徹的明白了,但是過去的算過去,現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永遠紀念著。"
以前的徐誌摩,林徽因現在懂了,只是,過去的事就該翻頁,不再重提,念著就好。
簡單幾句,算是為兩人往日的愛情糾纏畫上了句號,也為林梁關系的更進壹步開了路。
梁思成的才華與品格,對林徽因的愛,以及林梁父輩的交好等,使得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婚事水到渠成。
1927年林徽因與梁思成畢業,次年3月,二人結婚。
新婚之夜,梁思成曾問林徽因:"妳為什麽選擇的人是我?"
林徽因回答說:"這個問題我要用壹生來回答,妳準備好了嗎?"
婚後,梁思成夫婦輾轉全國各地,測繪考察,致力於祖國的建築事業。
攜手向前,彼此成就。
有人說,林徽因深愛的人永遠是徐誌摩,梁思成只是綜合權衡下的合適人選。
也有人說,林梁的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惺惺相惜。
究竟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兩廂情願?
其實並不重要。
愛情向左,婚姻向右,本就是常態。
從心理學層面來看,愛情是"知覺"的產物,婚姻則是"思維"的產物。
愛情與婚姻的斡旋,是伴隨著"知覺情感"與"思維理智"的較量而展開的。
於十六歲的林徽因而言,愛是朦朧、純粹的,不會受任何其他事物的幹擾。因此,所有符合她"知覺"情感的需求"徐誌摩"們,都可能成為她傾慕的對象。
隨著林徽因的成長,理性思維的逐步構建,林徽因在戀人的抉擇,特別是配偶的選擇上,必然會傾向於價值匹配、誌趣相投、目標相仿的"梁思成"們。
這是由進化心理學決定的。
根據進化心理學理論,男性每小時產生的精子有壹千兩百萬個,而女性窮其壹生可生產的卵子數量約為四百個。
單就生育,女性付出代價要比男性高得多。十月懷胎、母乳餵養、嬰幼兒的培養等。
所以,女性在結婚對象的選擇上,具有更高的風險覺悟,傾向於對感情忠誠、情緒穩定、行事理智、人品好的男性。
林徽因如此,王徽因、趙徽因也如此;過去是這樣,現在、未來同樣是這樣。
04 林徽因的婚戀經歷給我們的啟示(1)重視父親對女兒擇偶觀的影響
林徽因在伴侶的選擇上,很大程度受父親林長民的影響,前文已述。
權威期刊《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今年4月發表的論文也得出:父親行為會影響女兒未來的擇偶觀。
論文以233對親姐妹為研究對象,把姐姐與妹妹分開,其中讓壹方與父親壹起生活,另外壹方則與父親隔離,進而觀察她們的表現。
最後得出:
和父親生活時間更長,感受過更多父親惡劣行為的女孩,對男性的要求更低,可能會擁有更多的性伴侶。
換言之, 相比沒有父親,糟糕的父親更容易讓女孩建立消極、無所謂的擇偶觀。
以前也有學者研究表明,如果父親對女兒打擊、漠視,女兒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父親給予女兒尊重與疼愛,女兒在擇偶方面也更理智,獨立,有底氣。
如王爾德所說:"所有女人都會變得像她們的母親壹樣。但這背後起決定作用的,其實是她們的父親。"
重視父親對女兒擇偶觀的影響,與女兒多互動多交流,尊重女兒的想法、積極鼓勵並引導女兒,為女兒進行榜樣示範,就是給女兒最好的嫁妝。
(2)強化父親對女兒"阿尼姆斯"的作用
阿尼姆斯簡單來講就是女性身上所表現出的男性氣質。
榮格說:"對於女人的阿尼姆斯產生決定影響的是她的父親。"
林徽因被林長民以嫡長子的角色對待,去往歐洲遊歷前,林長民就告訴林徽因"我此次遠遊攜汝同行。第壹要汝多觀覽諸國事務增長見識,第二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第三使汝暫時離去家庭繁瑣生活,俾得廣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和能力"。
在父親的培養下,林徽因的阿尼姆斯形象十分突出。
林徽因在管理家務,職業選擇,愛情抉擇等方面,都具有壹定的男性特征,性格中的阿尼姆斯壹直在發揮作用。
這樣的阿尼姆斯可以轉化為無價的內心伴侶,賦予女性進取心、創造能力、勇氣、客觀性和精神的智慧等男性品性。給予女性精神上的剛毅,彌補女性外表的軟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求學抉擇、職業規劃,擇偶等重大決策上,要強化父親的指導作用。
(3)認清"同壹性危機",才能真正實現同壹性
埃裏克森指出,所有的人在生命中都面臨著八種主要的心理社會危機或沖突。
個體必須充分地化解每壹階段的危機,以應對下壹階段的要求。反之,就會影響往後階段的完成。
圖:埃裏克森八階段
八階段理論之中,最著名的就是青春期(12-20歲)的"同壹性危機"。
這壹時期,青少年試圖弄清楚自己的獨特性,努力發掘自己獨特的優缺點,以及在未來生活中能扮演的最好角色——決定此生要做什麽並為之努力。
這壹時期,他們會通過在個性、職業、性和政治的承諾方面縮窄自己的選擇來試圖理解自己是誰,即同壹性對同壹性混亂階段。
林徽因早期對徐誌摩的愛就源於自我同壹性對角色的混亂。
隨著心智的發育與成熟,會逐步進入"同壹性的鞏固時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開始,
"尋找職業道路,發展與伴侶的親密關系,形成與家庭聯系的新方式,發展壹切有意義的價值觀以帶到成年的生活之中"。
林徽因也是通過上述方式逐步走出了"同壹性危機",並在與梁思成的戀愛中獲得了她感情、理想、人格的同壹性。
由此可知,認清"同壹性危機",是實現同壹性的前提。
愛某個人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