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沃維羅納足球俱樂部,簡稱為“切沃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29年,是由維羅納壹個小村莊的壹群體育愛好者所組成,開始打的都是業余的比賽,資金不足,設備也很簡陋。從1931~1932賽季開始,切沃隊開始參加正式的官方比賽,在當時的四場比賽中,切沃得了三分排在第三位。隨後,切沃隊在翁貝托·布薩尼的帶領下奪得了維尼托大區的冠軍。1933~1934 賽季,曾經以13:1大勝“自由者”隊 ,其中卡拉拉壹人進了六球。後來球隊因經費問題退出聯賽。隨後球隊重建,但成績壹直不佳,甚至在1949~1950賽季以1:7輸給了同城隊伍巴爾多裏諾。還好在隨後的區裏比賽中,切沃隊又重現風采,晉升到丙級聯賽。在60~70年代的賽季裏,切沃表現穩定。在80年代,切沃在丙級裏成績驕人,但直至盧卡·坎佩德利接手(據說時年27歲)俱樂部後第二年的1993~1994賽季,才晉升為乙級隊(主教練馬萊薩尼,傳奇的出身普通球迷的足球教頭)。很快,2001年俱樂部歷史上首次升上甲組聯賽(主教練德爾·內裏,切沃球迷稱“教父”),該屆球隊表現突出,並曾經擊敗國際米蘭等勁旅,最後以聯賽第五名的佳績得以出席歐洲聯盟杯,被稱為“神奇球隊”(Miracle Chievo)。2001年-2006年,切沃經歷了壹段比較輝煌的時期,在站穩腳跟的同時打出了好看的足球,打出遠高於自己身價的驚人表現,排名壹直穩居前列,其中三次有資格打歐洲賽事;在此期間,還培養了諸如科裏尼、佩羅塔、佩利西耶、萊羅塔列、科拉迪、巴羅內、巴紮利、塞米奧利、阿毛裏、奧比納等壹批國腳級球星,並逐漸在中國球迷中廣為樹立“飛驢勁旅”的形象。
2005-06賽季,切沃表現依舊出色,賽季後排名第7,同時由於電話門事件,尤文圖斯被勒令降級、AC米蘭被罰分降名次,切沃得以遞補參加2006-07賽季歐洲冠軍聯賽預選賽。不過這意外之喜反倒成為切沃衰落的分水嶺,由於畢竟過於稚嫩,也無足夠財力和時間去備戰,切沃未能承受雙線作戰壓力,歐洲冠軍聯賽早早出局,還臨時倒賣數名球星平衡財政,導致聯賽也表現十分糟糕,賽季末降級。接下來是壹段涅槃重生的經歷,2007-08賽季切沃以“意乙史上第二好”的成績(僅次於前壹年的尤文圖斯)收獲意大利乙級聯賽冠軍,重新升入意甲。2008-2009賽季,又在半程僅積9分、排名倒數第壹的情況下,下半程主教練迪·卡洛率領大家奮勇逆襲,球員們三軍用命(隊長佩利西耶完成隊史上第壹個本土球員帽子戲法) ,力挽狂瀾,以“現象級的表現”提前壹輪安全上岸。由此至2013年,切沃的走勢趨於平淡,打法著重實用性,失去了不少觀賞性,球星們先後離去,俱樂部也僅僅滿足於停留在保級區前面幾名,但同時還算是重新在意甲站穩腳跟。期間,隊長佩利西耶2011-2012賽季成功加入意甲百球俱樂部,在俱樂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光榮壹筆。 最大勝利:5-1 (2001年對莫沙)
最大敗績:0-5 (2001年對羅馬)
最貴買進球員:帕布羅·格蘭諾切 260萬歐元(2009年、買自 的裏雅斯特)
最貴賣出球員:阿毛裏 1000萬歐元(2006年、售予 巴勒莫 )
進球最多球員:佩利西耶 (2008年、24球) 切沃維羅納足球俱樂部來自維羅納市壹個規模很小的社區,常駐人口僅僅2,700人。切沃俱樂部主席坎佩德利擁有壹個名叫帕魯阿尼的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產蛋糕、果仁巧克力和聖誕糖果等產品。帕魯阿尼的公司在2000年的營業額只有3240萬美元,雇員大約450人,坎佩德利賽季給俱樂部的總開支為1100萬美元,這筆錢可能還不夠齊達內壹年做廣告的收入。就是這樣壹支球隊,在參加了歷史上頭7場意甲聯賽後就已奪得排名第壹,而此前升班馬球隊排名榜首的情況只有1981—1982賽季的維羅納隊,他們在那個賽季最終列尤文圖斯、羅馬和國際米蘭之後奪得第四名。
成立於1929年的切沃隊長期以來壹直參加丁級的半業余隊比賽。1986年,該隊才有資格打丙級聯賽,1994年晉升乙級。2001-2002賽季,切沃隊作為意大利乙級聯賽第三名升入意甲。與意甲諸強相比,切沃隊買不起大牌球星,但球隊中的大部分球員是長期在壹起踢球,彼此之間配合默契。球隊在2001-2002賽季的優異戰績首先來自堅固的後防線:被羅馬隊棄用的門將盧帕特利在這裏發揮出了他的潛能,他在聯賽中的突出表現證明球員的身價往往並不等值於他的能力。即使像基耶薩和西格諾裏這樣的老牌意甲射手,也沒能打破盧帕特利的球門。球隊後防線主力蘭納、莫羅、丹傑洛和丹納等四人沒有什麽名氣,但球員們默契的配合彌補了後防線單兵能力的缺陷。在沖上甲級後,球隊主教練德爾內裏把有限的資金傾註於中前場改造,引進的新球員馬拉齊納、佩羅塔、卡瓦雷利等都物超所值。由於切沃隊的出眾表現,意大利國家隊當時的主帥特拉帕托尼相中了三位切沃球員:26歲的中場曼弗雷迪尼,25歲的前鋒科拉迪和31歲的中場科裏尼。
沒有名氣和高收入的切沃球員非常團結,不像大牌球星那樣經常互不買帳。切沃隊以出眾的團隊精神、高昂的鬥誌出現在亞平寧賽場,表現令人耳目壹新。
切沃隊與維羅納隊***用壹個主場。在意甲取得的成功已經讓他們的支持者遠遠超出了切沃地區的人口總數,許多擁躉來自周邊的博洛尼亞、維琴察等城市,切沃的主場套票就售出了3300多套,當地的壹些商店為越來越多的球迷更改營業時間。切沃隊也許還不能奪得賽季的意甲桂冠,這是壹支遠離天價工資和明星的球隊,球迷們從他們的比賽中充分享受到了足球的快樂。
聯賽最好戰績:2001-2002賽季第5名
切沃隊成立於1929年,長期徘徊在乙級聯賽。2000-2001賽季在乙級聯賽中取得38戰19勝13平6負,進54球失34球,積70分列在都靈、皮亞琴察隊之後位居第3位的戰績,歷史上第壹次升入甲級。中間打過兩次歐戰,也降過級,2008年以乙級冠軍重返頂級之後壹直穩步前行至今。 本特戈迪球場(Stadio Marc'Antonio Bentegodi)是位於意大利維羅納市的運動場,現時是切沃及希臘維羅納***用的主場球場。
本特戈迪球場建於1963年,於同年12月15日揭幕,可容39,371名觀眾,除用作足球比賽外,亦可供田徑比賽及音樂會,采用當時最高規格設計,對於1985年贏得壹屆意甲冠軍後長居意乙的希臘維羅納實在是壹種奢侈,幸而切沃冒起,於1986年開始使用本特戈迪球場作為主場,才不致浪費這個壹流球場。
於1989年為舉行1990年世界杯而進行改建,工程包括為所有看臺加建頂蓋,改善視野、公***交通的連接及服務。1990年世界杯本特戈迪球場總***上演4場比賽,包括3場E組分組賽,比利時2-0擊敗韓國[7]、比利時3-1擊敗烏拉圭[8]、比利時1-2負於西班牙[9]及1場16強淘汰賽南斯拉夫加時2-1擊敗西班牙[10]。
切沃雖然升級到意甲已有壹段時間及取得壹定的成績,但在維羅納受歡迎的程度遠遠不如原裝正版“Gialloblu”的希臘維羅納,切沃原本的基地切沃只是壹個擁有約2,700人口的小區,基礎球迷數目不足,在兩隊對陣的德比戰,在兩隊***用的本特戈迪球場,就算輪席由切沃作東道主場,其偏少的球迷仍只能到供客隊球迷入場的看臺觀戰。隨著球隊取得不俗的戰績,其球迷數目約有4,000-5,000人。由於球隊本身資源有限,營運資金主要來自電視轉播權帶來的收入。 切沃維羅納足球俱樂部傳統的球衣是藍白色而非藍黃色,在意大利球壇獲大部分球迷公認稱為“Gialloblu”(黃藍)的球隊正是赫拉斯維羅納足球俱樂部(即“希臘維羅納”Hellas Verona),切沃後來亦采用“Gialloblu”作為球隊的昵稱,本地球迷則稱之為“Ceo”,即維羅納語的“切沃”,但較常用“mussi volanti”,是威尼斯語“飛天驢子”的意思。
切沃自1986年才由鄰近的小行政區切沃(Chievo)遷入維羅納,與“希臘維羅納”***用馬爾科·安東尼奧·本特戈迪球場(Stadio Marc'Antonio Bentegodi)作為主場。在1980年代以前赫拉斯維羅納足球俱樂部根本不視切沃為對手,其德比對手是相距較遠的威尼斯足球俱樂部、布雷西亞足球俱樂部及亞特蘭大足球俱樂部。“希臘維羅納”的球迷不服切沃的冒起,認為切沃盜用球隊的隊色、昵稱及球場,當1994年切沃升級上意乙後,兩軍有機會正面交鋒,對賽球迷互相對罵,當時仍在意甲及意乙之間浮沈的“希臘維羅納”球迷諷刺切沃:“如果切沃升級到意甲,驢仔也會飛上天!”(donkeys would fly before Chievo made it to Serie A)。
但切沃真的在2001年獲得意乙季軍升級到意甲,除首年2001/02年賽季兩隊同時在意甲角逐後,“希臘維羅納”即告壹沈不起,由意甲、意乙不斷沈淪到現時處身由意丙壹(Serie C1)更名的意丙(Lega Pro Prima Divisione)。切沃的球迷現時以被稱為“飛天驢子”為榮。
切沃現時會徽上的形象取自古代維羅納領主坎格蘭德壹世·戴拉·史卡拉(Cangrande I della Scala),這亦惹來“希臘維羅納”球迷的不滿,因為其球隊另壹個昵稱“Scaligeri”正代表長久以來與維羅納領主史卡拉家族的關連,特別是坎格蘭德壹世的父親兼首任領主馬斯帝諾壹世·戴拉·史卡拉(Mastino I della Scala)。 阿毛裏·德·奧利維拉·卡瓦略(Amauri de Oliveira Carvalho)
西蒙尼·巴羅內(Simone Barone)
安德雷·巴爾紮利(Andrea Barzagli)
奧利弗·比埃霍夫(Oliver Bierhoff)
馬特奧·布裏吉(Matteo Brighi)
尤格尼奧·科裏尼(Eugenio Corini)
貝納多·科拉迪(Bernardo Corradi)
斯蒂法諾·菲奧雷(Stefano Fiore)
尼古拉·萊羅塔列(Nicola Legrottaglie)
馬西莫·馬拉齊納(Massimo Marazzina)
盧卡·馬切吉亞尼(Luca Marchegiani)
維克托·奧比納(Victor Nsofor Obinna)
西蒙尼·佩羅塔(Simone Perrotta)
邁克爾·布拉德利(Michael Bradley)
塞爾吉奧·佩利西耶(Sergio·Pellisier)
弗朗哥·塞米奧利(Franco·Semi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