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非常正確,我目前身邊就有壹個真實的案例。
壹個鄰居,58歲得了壹個老閨女,寵愛有加,真是放在嘴裏怕化了,目前孩子十幾歲了,上到初中二年級了,這十幾年裏,對孩子壹直是百依百順,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應該說這十幾年了還算順利,孩子上學成績也很優秀。就是前壹陣子,孩子得了感冒在家了休息了十幾天。好了以後就說,不想上學了,問其原因,就是上學需要做作業,在家什麽也不用做。70多歲的老爸這時候著急了,找老師做工作。老師最好了去兩頭學校又不去了。又找學校換壹個相對輕松的班級,學校從關愛孩子的角度打破常規也給班級調整了,上學去了半天又不去了。
孩子的爸爸認為孩子心理出現了問題,也找了心理咨詢師進行了心理疏導,並沒有什麽作用。孩子70多歲的老爸壹方面發愁孩子不上學將來怎麽辦,另壹方面還是老的教育策略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敢說壹句重話。其實,旁觀者清,我們熟悉情況的人知道,其實孩子沒有任何問題,就是他爸爸寵的,無原則的溺愛造成的。我們給他分析孩子的問題其實是他身上出來問題,是他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這位老爸也承認。給他出了壹些註意與方法,他也認為很好,就是自己不能實施。總而言之還是在寵愛。
做父母的要給孩子將來適應 社會 挑戰的能力,就像老鷹要給孩子鍛煉出壹對騰飛的翅膀壹樣。而百依百順的結果就是孩子失去了規則意識、失去了抵禦風雨的能力。
這句話是對的,家長可以愛護孩子的身體 健康 ,但是如果孩子心理不 健康 ,身體再 健康 ,以後也是個碌碌無為之人,在這裏給大家分享壹個故事,希望能給屏幕前的家長壹些感觸
朋友壹個親戚找到我,說是家裏有個七年級孩子,數學成績壹直很差,想讓我看看什麽原因,我跟孩子見面之後簡單了解壹下,發現是小學沒在學習習慣上打好基礎,這孩子到家先玩手機玩pad,然後吃晚飯,等到快8.30才開始寫作業,寫個壹個小時就要看電視,然後我囑咐他媽媽壹定要讓孩子先寫作業,寫完了才可以安排自己時間,然後兩周之後家長聯系我說沒有效果,我說我看看孩子作業完成情況,下面上張圖
這是這孩子媽媽發給我的壹道題,我壹看字就明白孩子寫作業太著急了,肯定是為了玩,然後又囑咐媽媽壹定要讓孩子保證質量,寫完了而且都得保證書寫整齊並且正確率高才能放松,結果家長跟我說,孩子每天也挺辛苦的,不忍心讓孩子這麽累,我心裏說妳孩子根本不算累,但是我什麽也沒說,後來再找我我就說我挺忙的,據說後來他媽媽又壹直找老師壹直換老師
慣子如殺子,這句話說的沒有任何問題。 愛孩子不等於溺愛孩子,所以對孩子不能百依百順。因為百依百順的結果是孩子缺少了基本的抗挫折能力,變得非常的自私和任性。 在現階段妳可以對他百依百順,但是有壹天他走向 社會 會發現, 社會 不會像自己的父母那樣慣著他,他會感到不適應很痛苦。
我的侄女,打小就被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慣著,不管她要怎樣,大人對她都是千依百順。結果孩子變得非常任性,而且特別愛生氣。後來我就和弟弟提建議,讓他們適當管教壹下孩子,不能什麽事情都順著她,結果母親把我數落了壹頓,說現在誰家的孩子不嬌慣?對於已經出嫁的我來說,也就不好太多的插手。
現在侄女長大了,已經上了初三。特別懶,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動不動就發脾氣。因為壹點小事就會對比自己小十歲的妹妹大打出手。大人說壹句立馬就頂嘴,動不動還喊著跳樓。每天就是玩手機,花了很多錢補習也沒有任何效果,大人愁的頭疼。
其實這樣的後果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但是不懂家庭教育的父母還有爺爺奶奶,認為慣孩子就是對孩子好就是愛她,殊不知這樣會讓她將來變得很痛苦,因為我們不可能慣她壹輩子, 社會 更不會慣她。
相信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愛的方式有很多,但是給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把孩子培養成為獨立樂觀堅強的人,這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總結: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不要把所有的愛不加考慮的壹下傾瀉給孩子。正因為我們愛孩子才要培養孩子 健康 的心理和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慢慢把孩子扯培養成為壹個堅強的人,壹個獨立的人,壹個樂觀的人,壹個知道感恩的人,壹個能夠感受到快樂的人。這對壹個孩子而言就是成功。
養不教,父之過,慣子如殺子,孩子剛出生都是好孩子,與家庭教育有關,什麽樣的父母,教出什麽樣的孩子,再加上爺爺奶奶的寵愛,有的孩子犯錯,父母教育他,爺爺奶奶護著,不讓管,縱容孩子,有人撐腰,更不聽爸媽的管教,有的孩子把別人打了,父母高興,打的好,我孩子是英雄,誰都怕,誰也不敢惹,想打誰就打誰,在學校犯校規,不好好學習,犯了錯,挨老師訓,感到委屈,向父母訴苦,父母壹看寶貝受氣了,這還了得,找學校去,恁啥欺負我孩子,上學校天理取鬧。偷東西,家長高興,享受偷來的東西,我兒子有出息,想幹啥依他性子,好吃的都給孩子吃,自己舍不得吃,不知道關心別人,對父母非打即罵。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孝敬父母嗎,從小養成的性格,成大不會改變,這樣的人會做犯法的事,進了監獄,壹生就毀了,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已孩子有個好工作,好家庭,壹旦孩子走上歪路,後悔來不及,養兒防老,這樣的孩子能養老嗎?以為慣孩子就是愛孩子,是父母親手害了孩子,孩子不孝,父母有罪受了。
我有個朋友,她的心裏只有孩子,永遠把孩子放在第壹位,孩子小時候上課要帶著玩具去也任由孩子,喜歡吃烤鴨就每天半只烤鴨,喜歡吃蝦就每天買蝦吃,喜歡吃紅燒肉就隨時給做,父母卻節省過日子,什麽都不舍得給自己買,搞得孩子早早肥胖腸胃也不好,要吃中藥治療,和任何長輩在壹起也壹定好吃的讓孩子先吃,甚至在其他人還沒吃的情況下打包回家給孩子留著下頓吃。現在孩子長大成人,脾氣很大,稍有不順心就和父母大發脾氣,甚至辱罵威脅父母,雖然大學畢業後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收入很高,但孩子眼裏很在乎錢,不舍得給父母和長輩花壹分錢,和親戚也不來往,感覺孩子並不開心,雖然有父母的溺愛,其他人都不喜歡他,我們感覺是父母的溺愛害了孩子。
她的繼母對她很好,很快被這個溫柔和藹的新母親給拿下了,並非常信任她。這個繼母對自己的女兒麗麗總是很嚴厲,她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很細心,然而,如果她的女兒的成績下降,或者在學校表現不佳,她沒錯都會很嚴厲的懲罰麗麗。但對甜甜很寬容,成績不好,她總說甜甜很聰明,只是這次成績沒考好而已,父親要管教她的女兒,後媽每次都攔住,說孩子還太小,別打她,別打她。打壞了,後悔的還不是妳?甜甜每次都得到了繼母的呵護,她的心對她非常依賴。
暑假時後媽會把麗麗送到各個補習班,讓她沒有時間玩,每天只能上課,但他給甜甜報到各個 旅遊 團,讓她開心,有時間陪著她。甜甜的父親,經常說不要把麗麗冷落了,讓她壹起去玩,但後媽說,麗麗很笨,讓她多學點,如果她像甜甜壹樣聰明,她就可以放心了,這樣爸爸也沒說什麽。
初中時甜甜每天澆滿專橫,每天欺負同學,學習成績不好,老師們經常勸說繼母好好管管孩子,他父親很忙,根本顧不上女兒。但每次都帶著甜甜回家,讓她放心,她不會打她,讓她吃的好,穿的好,保持身心 健康 ,她還說老師們喜歡大驚小怪,不與理睬。這樣壹來,甜甜似乎受到了啟發,經常在學校裏反對老師,取笑老師,所以經常停課。
甜甜,壹下課繼母就給她做了壹大堆 美食 ,讓她開心,並在家裏安裝了壹臺電腦來給她玩,結果甜甜根本不想學習,很快迷上了網絡 遊戲 ,後來高中3年裏,甜甜隱瞞了她沒有在學校上學的事實但壹切都是繼母幫助下完成的。爸爸對此壹無所知。後來,甜甜被學校勒令退學了。
繼母的女兒麗麗是學校壹名優秀學生,她不僅多才多藝,而且她的學業是成績最好的學生之壹。而且她的性格很好,她已經被成功護送到壹所重點大學。
甜甜在網上交了很多狐朋狗友,經常外出鬧事,最後傳到爸爸耳朵裏,爸爸無情地打了他女兒。甜甜氣的離家出走。當他再次聽到女兒的消息時,她酒後駕車逃逸,被拘留了。
再補償了其他人的損失之後,父親徹底斷絕了與甜甜的父女關系,當甜甜失去壹切的時候,她記得近年來她在繼母的教育下成了壹個壞女孩。她不明白後媽為什麽要對她這樣。
妳認為這個後媽在幹什麽?
我的觀點是:孩子需要有正確的引導方式,並不是百依百順,或者是亂棍加身。家長老師和身邊的人的三觀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鄰居有壹家壹直生女孩,到第五個才生男孩,然而全家老小集寵愛於這個老五,溺愛非凡;反之四個女兒包攬全部家務活外包掙些許生活費外還被無數鞭抽辱罵。十幾年過來,沒壹個有好下場。其母易怒,脾氣如潑婦,生活方式怪異,夜出晝伏,集貪,毒,惡於壹身,五十多病逝。其父性情粗暴,常不分青紅皂白吊起來打子女,與鄰裏街坊多有不和,多次因雞毛蒜皮小事大打出手,家裏家外吵架簡直能算家常便飯,後娶壹個二婚的帶三個孩子的女人也離了,現如今壹身病痛無人打理。四女中:老大脾氣最好,多年前聽說失蹤人沒了,近幾年才得知早嫁到四川,娃有三個,被婆家看不起,常年漂泊在外,至今只回過壹次家看望老父親;老二脾氣性格形同其母,小學勉強畢業,讀書期間是校霸,只有她欺負人的份,大小事都能跟妳拼命,機關算盡,同時也沒把老師家長放眼裏,別人家長來理論壹家人蜂擁而上,喊打喊殺;老三非常貪玩,經常夜不歸宿,未成年就懷孕了,不知孩子是誰的,只知道跟壹幫小混混有染,被迫嫁給壹個大齡老實人,老實人願意接受這個孩子,跟老實人相處兩年多生壹女孩,正好壹男壹女,後來聽說本性難改,無數次出軌,意外懷孕三次,三次做人流,做人流的費用都是找人到處借的,現在已經離婚,她依然過著混亂的生活,沒人願意管她了;老四算的上比較乖巧,但弱智,不會說話,上到小學三年級還被留了兩次級,實在上不了只能留在家裏讓父母看管,後嫁給壹個比他大20歲的光棍,生活尚不能自理,育有壹女,家婆幫帶;老五有個名號叫“攪屎棍”,好事沒他份,壞事壹籮筐,仗勢欺人用在他身上剛合適,上二年級敢跟六年級的人幹架,把人打的不敢來學校,上到四年級的時候,聽說在壹天傍晚到河灣玩水被淹死了,其父在河邊哭了壹天壹夜,其父後來找到夥同壹起去河灣的小孩逐個毆打壹遍,其他家長敢怒不敢言,其實帶頭去河灣的正是老五,其中壹個家長過後壹段時間找他算賬,被他打的腦震蕩住院,他沒淘壹分錢醫藥費。現在很多人都會有壹個問題,會說當時為什麽沒人報警,就當時的情形,我也問過壹些老人,老人說妳敢報警,這種人會置妳於死地,傾家蕩產要搞妳祖宗十八代,所以忍氣吞聲的居多,稍有不服的也看到了沒什麽好果子吃。
另壹家;有三個孩子,兩男壹女,家境壹般,但父母聲望高,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孩子嚴格要求,不放縱,也沒有亂棍加身。老大讀滿初中掙錢給老二老三讀書,父母多有介紹有實力(並非經濟實力)人士帶老大學習技能,做各種正規工作,現在老大企業做的有聲有色,經常援助饋贈鄰裏鄉親;老二博士畢業,在國企任管理職;老三是女孩,碩士研究生畢業,有出國留學,現在政府機關辦事。二老壹年到頭經常聽說又被哪個部門邀請去哪裏 旅遊 什麽的,各種福利簡直不要太爽。
當孩子成為壹個家庭的集中焦點,目之所及都是孩子,當家長所做的行為是對孩子百依百順,這就是悲劇的開始。
妳替孩子避開的風雨,生活仍會重新上演;妳替孩子鋪好的路,孩子以後遇到的阻礙仍是他未知的行程。
這句話用於父母雙方身上都很合適。“百依百順”是自己打破“教”這個字的所有可能性。我們俗語說“百依百順”就是“溺愛”,這樣的愛處處都是陷阱。
利刀放置久了都會生銹,何況人的天性更喜歡安逸的環境,面對控制力不好的孩子,誘惑可見很大。
父母生活上的壹切包攬,讓孩子產生嚴重依賴心理,更不用說獨立自主精神的養成。
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時,壹句話帶過或者壹笑而過,姑息孩子的錯誤,或者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著急的解決了,壹切父母處理的問題,都是孩子以後會遇到的問題,家長在幫助孩子處理的同時,剝奪了孩子經歷的機會,下壹次遇到相同的問題,孩子還是會束手無策,沒有經歷過,同壹個問題對孩子來說都是新問題。
那麽孩子的挫折感就缺失了,面對不了挫折,接受不了反駁。如果生活中,挫折缺位了,那孩子也就沒有接受苦難的能力,也就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是不知道特殊待遇的意思的,但是家庭成員用語言、用行為突出了他的特殊位置,並且讓孩子敏感的捕捉到了,任性的性格就此開始打下基礎。
每當孩子用哭泣、吵鬧,甚至是撒潑打滾的方式,迫使父母讓步,滿足自己的要求,最後在父母面前取得勝利的時候,他們實際上給孩子傳遞這樣壹個訊息:孩子是就是這個家庭的中心,所有人都要服從孩子的意誌,孩子的願望不受限制,孩子的行為不受約束,父母的任何要求都是可以對抗,可以改變的。
因為沒有約束的愛,讓孩子對父母只有無止境的索取,而且覺得理所應當,沒有任何感恩之心。
愛,不是有求必應。所以,孩子要養,也要教。
壹、榜樣的作用。
妳希望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那妳自己首先要做壹個什麽樣的人。對孩子的要求,家長也要做到。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甚至背道而馳,這樣的家長只能給孩子留下壹種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的負面形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孩子發覺父母沒有言行合壹的時候,便是失望的開始。所以,從自身開始,做壹個對孩子有影響力的家長。
二、擺正心態,放正孩子的位置。
孩子是家庭的壹員,而不是眾星捧月的“小霸王”,父母是因,孩子是果,父母的關系牢靠,孩子才會有安全感。
不遷就孩子過度的願望,不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家裏堆了很多相同的玩具,孩子還要要求買相同的玩具回家,孩子是在試探家長是否會同意,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堅決的說“不”。
二、放手讓孩子去做。
這個世界很精彩,孩子都喜歡發現生活中的小美好, 探索 未知的冒險世界,在此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遇到挫折,可能會發現問題,可能會有各種疑問。
但是,孩子都是有想象力的,發現問題的所在、遇到了困難,會努力想辦法解決。讓他們建構新的知識、新的技能。
愛孩子是每個父母的本能,但是愛中有教,教中有愛,才是最合理的愛孩子的方式。
隨著“獨壹代”“獨二代”日漸成為壹種 社會 現象,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家中的 “小太陽”。愛子心切的家長,真是恨不得把整個世界都給這個“唯壹”,希望他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孩子剛說要什麽東西,家長就買來壹大堆,各種型號、各 種顏色;孩子壹有什麽不舒服,兩個甚至六個成人就壹起聚攏過來,恨不得替孩子生病……這種沒有“缺憾”的生活,對於孩子的成長意味著什麽呢?如果弊端多 多,何種教養方式更可取呢?
孩 子雖然弱小,但從整個家庭的結構來看,卻仍然是個普通的家庭成員,如果壹直生活在特殊關照之下,長此以往,很容易讓他們獲得這樣壹種意識:“在這個家裏, 我就是壹個中心,大家都應該圍著我轉,我的意誌就是他們行為的指南,想要什麽,他們就應該給我什麽,如果不能滿足我,我就可以跟他們鬧。”任性的性格也許 就此萌芽。
所 以,正常的做法應該是擺正孩子的位置,把他當成壹個普通的家庭成員,有什麽樣的經濟基礎,就提供什麽物質水平的教養條件;有適合他年齡的家庭義務,就放手 讓他承擔;不合理的要求,坦然拒絕,即使要求是合理的,也不過分滿足,讓孩子有機會經歷正常家庭成員的困頓與驚喜。這樣,孩子走出家門後,所面對的 社會 生 活環境和家庭生活環境才不至於有太大的落差。
當孩子要什麽就給他什麽,想什麽就能得到什麽的時候,家長其實在無形中就給他這樣壹種教育:生活中是沒有挫折的;不需要付出努力也能有所收獲。顯然,這樣的“教育”過程,已經人為地為孩子去除了生活中的挫折,難以讓孩子見識生活的本來面貌,也剝奪了孩子對抗挫折的機會。
另外,如果孩子不需努力,僅僅憑自己的弱小,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想要的東西,對於他們的生活態度,也是壹種不好的影響。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憑借弱小尋求庇護,失去自我發展的力量,不利於他們直面生活的挑戰,積極適應。
總之,對孩子百依百順,就無異於在愛的名義下,做著不利於孩子發展的事情,應該盡快停止。高爾基說過:“愛孩子,那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則是壹件大事。”如何讓我們的愛具有教育性,則是每個家長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的孩子都沒吃過什麽苦,大都是在父母的保護下順風順水的成長。他們承受不了來自外界不同於自己的聲音,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圍繞著他轉才是對的。
有很多的孩子就是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特別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壹起的家庭,孩子更是享有特權的“家中寶”。滿足過多、保護過多、禁止過多,成了壹些家庭對孩子的“三多”風景。
孩子在祖輩父輩的翅膀下順風順水的生活著,從來就沒有經歷過什麽是挫折。為什麽最近幾年有很多的孩子因為老師或者家長的幾句批評承受不住就走上絕路,我認為還是因為孩子們缺乏挫折教育。
所謂挫折,有書上講就是在生活中受到阻礙,使心裏產生負面情緒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挫折。
每個人壹生中不可能都是陽光雨露,也有陰雨連綿暴風驟雨的日子。如何遇到挫折、戰勝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
父母的壹句話兩句話都受不了,又如何走上 社會 抵抗住來自方方面面的風風雨雨。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因為窮人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比富人的孩子更多的困難和挫折。是這些困難和挫折讓他們過早的比同齡人更懂事。在某種意義上也表明了孩子在小時候接受壹些挫折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所以壹味地認為對孩子百依百順,看不得孩子哭,看不得孩子受到壹點點傷害,受不了孩子遇到點點挫折,才是疼愛孩子的表現,那麽這個觀點真是大錯特錯了。妳保護了孩子幾年幾十年,妳不可能保護他壹輩子。只有讓孩子經歷挫折和逆境,孩子才能經受住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才能健 健康 康地長大。
所以不要再把妳對孩子的溺愛當作疼愛,不要再把無節制的滿足當作孩子成長的必須,讓孩子受點委屈和挫折,孩子才會長的更 健康 更強大!
最後把盧梭的壹句話送給大家:如果妳想讓妳的孩子成為壹個不幸的人,那麽妳就對他百依百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