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戈霍恩回到家中獨自跟貓咪對話
貓咪吃罐頭他也吃不健康的罐頭
明日何其多 他對明天喪失的失望貫穿在生活的每個角落中 每個落實的瞬間思念都見縫插針
當人們傾訴他年輕時的優雅與激情 而他的世界盡是朦朧的喧囂
能對兒子說出 我從未愛過妳的母親 這個人薄情殘忍而又深情的可憐
當他誇獎道恩“妳像壹匹賽馬”這個老家夥的嘴到底是有多別扭而生硬
幾張照片又將曼戈霍恩伸出的手硬生的拽回 同道恩吃飯時談論時刻意透露出的消極 不停地談論克萊爾 讓道恩處於尷尬的地帶 這真是當下人拒絕追求者的做法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將曼戈霍恩 拉扯出曾經的世界 而他始終將自己封鎖
當他曾經的學生躺在地上說出“”妳為什麽討厭每個人
我想曼戈霍恩的心裏都只是那壹個人 因為將感情付諸於壹處 哪怕與旁人眼神的交錯 在曼戈霍恩看來都是壹種背叛 只是這種背叛 克萊爾在意嗎?
今天的處境是昔日的積攢 曼戈霍恩當年壹定給了太多人的愛 直到今日這些人壹壹用自己的方式來救贖他
兒子來尋求短暫的安慰 得到的卻都是父親的斥責 很多之後我們只想要壹個擁抱 道理大家都懂 父親卻以理性去對待感性
兒子講了壹件童年時父親發火的事情 這個男人亂發壹頓脾氣卻始終沒有傷害兒子分毫 又在母親回家之前收拾好了狼藉的家中 妳所做的壹切 要妳自己來承擔
電影與現實的好處就是總有人去理解主角 主角總有壹個借口讓人們去包容他 現實哪有呢 錯就是錯 沒有理有節沒有借口
曼戈霍恩真是壹個差勁的人 把世界的寒冷看的透徹 卻忘記了世界的溫暖,偏激、偏執。他的快樂很簡單 貓吃了食物就是謝天謝地。我曾做過壹家蠢事就是將兩個人的合照放到錢夾中。我始終相信,當我敢去直視的時候,就是我釋然的時候。
當曼戈霍恩猶豫後奮力推開那間裝滿回憶的屋子內 壹口將克萊爾有關的事物貼到船上 我想這個老人終於能夠走過去
妳在回憶裏煮粥,這粥煮的稀爛,米粒不再飽滿,散亂的變成漿,只是妳自以為的好手藝,自以為的深情,妳用心了,可粥也賊難吃了。
最後與道恩的重塑,告訴我們,時間沒用,去他媽的,找個新歡吧。我不清楚是曼戈霍恩真的想要走出去,還是道恩的出現。 我傾向於後者。
篇二:《曼戈霍恩》影評:老漢醒醒,妳失戀十五年了誠然,每個人都會經歷失去。只是時間長短問題,這個周期可長可短,並且表現起來各不相同。
我見識過有個男人,在第三天就拖著我去BBQ認識其他漂亮妹子,喝著罐裝啤酒吃烤肉,他在公園笑得開心極了。
可當四個小時後的那條街上,他抱著我哭得像個傻瓜。可惜我不是女性,不然我的同情心當時絕對瞬間爆炸。
而老漢,就是失戀了。沒別的,就是這樣。只是老漢失戀周期太長,梗直老漢養著老貓,過著自己的人生。壹點也不厲害,只能說是矯情。
老漢的信,並沒有什麽用。失去的珠寶早就戴在了別人手上,或許人生路上依舊轉機無限,但畢竟風鈴不等人,走了就是走了,再去糾結,也得不到任何壹個好的回報。
最後的擁抱生活,才是現實。畢竟生活雖說無情,但卻是老漢自己的生活。失戀這麽長時間,也該找個新的女朋友了,不是嗎?
篇三:《曼戈霍恩》影評:《曼戈霍恩》:碎片化的孤獨者壹個封閉的人的內心是孤獨的,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事和人,連基本的社交都難以處理,並不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是清楚而不願意去做,寧願選擇逃避世俗,也不願意讓自己擺脫壹個人孤獨的困境,不曉得是不是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環境,還是自己已經習慣了沈浸在孤獨的內心裏。電影的劇情非常瑣碎,如同滿眼的碎片,難以拼湊,難以連接,就連故事劇情的發展,也是根據時間線的發展去拼接,去展現壹個人漫無目的隨意而瑣碎的生活,就是這種生活,我們能夠感受到角色的孤獨,那種渴望擺脫孤獨的欲望強烈的讓人感覺到想要解脫,可是壹次次的勇敢嘗試卻被現實打回了原型,相對於現實的無言,選擇保持自己回憶的堅守與封閉自己的內心成了自己能夠繼續下去的信條與支柱。
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慢慢享受阿爾。帕西諾的表演,雖然細致而瑣碎的表演並不怎麽適合他的演出,不過在電影裏的他仍然能夠為我們展示出,壹個世故老滑卻拒人千裏之外的孤獨老人,他不再是壹個簡簡單單的符號,而是壹個群體的真實反應,不管年輕的時候做過什麽,如何瘋狂,可是壹旦年齡老了下來,內心的孤獨卻是十分深刻且立體的,他們不願意去表達,也不想去表達,留有壹分恬然,卻是十足的孤獨,而能夠暫時撫慰他們心靈的只是不停的守望,和以往放不下心的回憶。
導演將故事劇情的設置普通老人壹般淩亂而又瑣碎,混亂不堪的劇情,代入感的設置,莫以明狀般強插入的鏡頭,讓電影主角有如旁觀者壹般的置之度外,被隔離的人,透明的人,沒有人關註的人,從壹連串的感覺上就給人不斷襲來的寂寞孤單,那種壓抑從電影中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那種壹個人的孤單仿佛從整個人的心底揮發出來,市井小人的生活已經被演員們演繹的讓人無地自容,有時候我們甚至能夠發現劇中人身上似乎有著我們身上的很多影子。
這部電影越是細細的品味,給人的感覺越是十分強烈,那種難以改變的境遇,以及存在於我們心中的回憶,都是在講述人們心中被孤獨折磨後放不下的寄托,就是因為有這麽多對以往的放不下,讓人難以把握眼前的幸福,有的時候甚至害怕打破這種孤獨者的角色,害怕失去自己的存在感,而寧願享受壹個人的孤獨。但是電影並沒有將孤獨與冷漠進行到底,而是導演給了電影壹個美好的希望,並在這樣壹個希望中鼓勵人們繼續前行,其實導演也是給了自己壹個希望,讓自己欺騙性的以為會有壹個愛自己的人在等待著自己,需要的只是自己放下對以往回憶的堅守,而積極的面對眼前的新生活,也就是所謂的忘掉過去,面對未來。
電影裏面的每個角色都是孤獨的,他們生活在自己營造的虛假的環境裏面欺騙別人欺騙自己,直到自己真正孤立無援無所依靠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孤單壹人,能夠依靠的也只有自己,電影創作的意念是消極的,雖然結局給了壹個積極向上的幻想,但從電影本身來說,故事就是壹個悲傷的故事,沒有所謂的美好,也沒有所謂的幸福,有的只有是否敢於去面對與改變的決心,從電影的表現上來看,這壹點是非常肯定的。
阿爾。帕西諾又壹次帶給我們了壹場精彩的演出,他所表現出來的知天命真正的為角色帶來了壹種宿命與淡然的處世態度,我們能夠感受那種世故背後的茫然與不知所措,更知道生活背後的每壹個人內心已經坦然處之與消極面對,沒有了所謂的激情與勇敢,走的只是無言的面對以及壹個人的孤獨。導演大衛。戈登。格林細膩的思緒將電影裏的生活煥發出比現實生活還要真實,那種對人物情感的表達,以及劇本啰啰嗦嗦的構造,都是來源於對現實生活的審視,其打造出來的孤獨世界讓人忍不住的感受幸福真的來之不易,而我們追求幸福的步伐卻總是停滯不前,每個人都知道放下負擔才能追求生活,而能夠放下身上的負擔去追求生活的人,又能有幾個?
電影顯得十分隨和與寫意,從個人角度出發,著重的刻畫出了個人的心理世界,那種茫然與無可奈何,那種細膩微小又十分敏感的情緒都顯露出電影劇本的細膩與獨到,它並沒有刻意的去追求直接的表露想法,而是通過婉轉世故的手段去旁敲側擊,這展示了故事具有的'世俗特性,又含蓄的表露出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整個故事就是想要表達壹種內心的感情。每個人都有壹種孤獨的情趣,每個人都是孤獨者,越是瑣碎的事情越是能夠體現出所要表達的感情,而電影就是通過壹系列瑣碎的劇情來豐滿人物那孤獨的內心。
篇四:《曼戈霍恩》影評:帕西諾呈現乏味人生和魔法時刻“我喜歡淋浴,那種水流穿過肌膚的親近感覺,妳願意和我壹道體驗嗎?”中年的銀行女櫃員Dawn提出明確的求歡建議。
“我有過壹個畢生難忘的女人Clara,我們並沒有結婚,但她是如此完美,記得有壹次……”不解風情的獨居老頭曼戈霍恩竟然開始當著心儀他的女人之面,喋喋不休的講述另壹個愛人。
由奧斯卡影帝艾爾。帕西諾和影後霍利。亨特精彩呈現的這次約會,簡直糟糕到頂。
在這段影片裏為數不多的沖突場面之前,艾爾。帕西諾盤活了壹個深居簡出、自甘乏味的開鎖匠曼戈霍恩。開著同樣壹部貨車,坐在同壹把椅子上,換著同規格的燈泡,在隔壁小吃店點著壹成不變的雞胸肉和洋蔥,照顧著同壹只短尾貓Fanny,每周固定拜訪著後來被他傷了心的銀行女櫃員Dawn……總而言之,老頭子的生活是被牢牢框定於三點壹線的。
孤獨處境,是導演大衛·戈登·格林善於營建的,前作《雪崩王子》中的兩位養路工人就是其角色塑形的能力明證。與《雪崩王子》中那位每天堅持寫信的內向長者相似,曼戈霍恩也從不間斷的給壹個自始至終未曾謀面、甚至觀眾無從知曉他倆前史的女人Clara寫著情書,卻又日復壹日的從被蜂巢占據的信箱裏,掏走“查無收件人”的退信。
這樣的老人內心深處壹定有著不願傾訴的秘密,他對Clara如此愧疚如此深情,加之他熟練開鎖的職業本領,或許隱含著他不可告人的前半載人生——壹個曾並因闖下大禍而讓愛人Clara不辭而別且永不回頭的職業慣犯?
導演吝嗇於以此類電影常見的閃回方式給予交待,他需要的只是這個老人的生活狀態和與周遭人物可能產生的化學反應,而沒必要為其書寫前半載人生。曼戈霍恩還有著壹個不太親近的生意人兒子Jocob,以及另壹個營運色情按摩院的義子Gary——又是某種對其過往人生的暗示,但他既不需要前者以金錢為載體的孝心,更與後者的酒池肉林格格不入。
這樣壹個獨特的人物,來源於導演大衛。格林在馬薩諸塞州楠塔基特電影節上碰到的壹個七旬老人,“他談及對過往人生以及對與愛人永遠分別的無比悔恨,即便後來他變得非常成功,但也始終因曾經的錯誤決定而感受不到任何幸福。”艾爾。帕西諾早已在1990年代的第三部《教父》中,呈現過類似的人生悔恨,加之同樣七旬的年紀,對曼戈霍恩角色的入戲壹點不難。
可是,乏味的日常該如何在90分鐘裏體現,又怎樣能讓銀幕前的觀眾不感到乏味、反而覺得感動呢?大衛。格林采用的方式不免有些簡單粗暴,通過賦予曼戈霍恩某種特殊的魔法視野,並以此在電影中打造超現實的場景,希望帶出某種難以言喻的升華瞬間。
在抱著寵物貓去醫院的途中,他看到了年輕人矯健而生動的街舞訓練,繼而在街邊目睹壹場絕然超現實的“西瓜大屠殺”——連環追尾的車輛,像多米諾骨牌壹樣,最終全數傾倒在了西瓜攤上,被抹紅的垂死者或已死者與前面雀躍的青年,形成著鮮明對比。著名後搖樂隊“天空大爆炸”澎湃而密集的鼓點和噪音吉他,將主角的內心環境和鏡內的魔幻環境烘托到頂點。而來到影片結尾,總算拋棄了Clara陰影的開鎖匠,卻自個兒把車鑰匙落在前座上了,壹位路過的倒黴馬戲團小醜,做著誇張動作,丟給曼戈霍恩壹把隱形鑰匙,老頭配合的壹擰,車門竟然開了。拋掉過往的老頭,莫非可以期待人生尾章的魔法時刻了嗎?
篇五:《曼戈霍恩》影評: Manglehorn 曼戈霍恩這壹出電影是很平淡的, 沒有什麼起伏。壹個老人的生活, 日日如似的。看他走過的快餐店,看他走到公園看著的人群,看他長年累思念著的壹個人。電影沒有令我理會有沒有靚人靚景。沒有令我在乎優美的音樂襯托。看著 亞爾柏仙奴 (Al Pacino) 演戲, 我都感滿足。如果 Al Pacino 的風采仍吸引著妳, 就找找看。。。。因為他都七十五歲了(1940), 過壹陣子, 真有心無力了。
篇六:《曼戈霍恩》影評:妳為什麽恨所有人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某網站的壹個帖子。帖子大意是發帖人發現自己看的電影越多,就越發現周圍人的庸俗,他發現自己越來越格格不入,所以他覺得自己很孤獨。他說他鄙視院線片,喜歡看冷門片,給出的第壹部就是這部《破碎之角》。 我這麽回復了他: 樓主,不知道妳看過多少部電影,我看過6300多部,冷門熱門院線都有。
在我眼中電影只有好壞之分,當然壹些我認為很經典的電影我不會放在這個體系之內。在我看來,看電影是學習知識和開拓眼界的壹個捷徑,通過看電影我懂得了更多的東西,我通過寫影評也收獲了很多粉絲和稿費,待人處事也更加寬容,以前憤世嫉俗,現在我能理解別人了。有人喜歡粗茶淡飯,有人喜歡山珍海味,但只要有緣,都有壹個善良的能互相理解的心,也是可以成為朋友的,妳看胡適的老婆大字不識壹個,不也相伴壹生了。當然那閱片量是我吹的。
說到這裏,以上的經歷似乎和電影的主角壹樣,因為主角壹定程度上就和那位發帖人壹樣,只不過更加老辣了壹些。 我們的主角是壹個開鎖匠,同時也是壹個制鎖匠,這就定義了他的特征:能開導別人,也深陷於頹廢。這壹點通過幾個信息可以得出——開頭救出被困在車子裏的小孩;陪孫女度過愉快的壹天;是加裏壹直的英雄與偶像;信箱下的蜂窩寓示著他每天接受著壹團亂的信息,過著壹團亂的生活;小醜的動作也影射出主角壹直生活在自己虛構的牢籠和壓力之中。
很多稍微懂了壹些道理的人都會給自己虛構出壹種格格不入,初級的就像那個發帖者,高級的就像這部電影的主角。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恨周圍的人。 為什麽呢?個人覺得是:我重視的妳不在乎,妳重視的我也不在乎。 主角很愛他的那只貓和那個他認為很完美的女人,但是他的兒子和他剛認識的女朋友對這些壹點都不關心,因為他的兒子正面臨財產危機,在壹個女人面前誇另壹個女人這無疑是自掘墳墓。同時主角對他們覺得重要的事也毫不在乎,他沒有給自己的兒子任何幫助,也沒有追出去安慰壹下那個被自己傷害的女人,甚至吃了對方剩下來的食物。
那個發貼人何嘗不是如此,他認為自己喜歡看的冷門片很好很重要,而忽視(鄙視)別人看熱門院線片,別人也是壹樣,重視院線片,不是那麽的註重冷門片。(興許只是人家也喜歡但不喜歡拿出來說) 所以這就造成了越來越多的憎恨和孤獨,從而演變為壹種虛構的牢籠和壓力。
旁人的壹般勸解是沒有用的,比如主角的學生總是很好心的帶他去各種娛樂場所想讓他振作起來,恢復以往的光彩,結果卻只是適得其反。主角吃過的鹽都比那學生吃過的飯多,又怎會喝他那自己幾十年前都已爛熟的餿雞湯;同樣的,我不在閱片量上壓過那個發帖者我又怎麽能讓他信服。 心病還須心藥醫,主角解開他心中的那把鎖還不是靠自己的番然醒悟,主動摘掉那個蜂窩,雖然有點痛;主動去征求女友的諒解;主動打電話給自己的兒子,告訴自己其實是很愛他的;最後車子被鎖了,沒有鑰匙,主角還是依靠自己的開鎖技術把門打開了。
至於那位發帖者,我相信他還是因為太年輕,長大點,多挨這個社會折騰幾遍,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