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大全 - 書法《蘭亭序》的意義

書法《蘭亭序》的意義

書法《蘭亭序》的意義:

1,開創了文人書法藝術的審美風格,對以後中國書法藝術乃至中國文化的影響無可替代。將時代遭際裏的個人命運、個人情趣融會於社會文化發展的具體環境,以筆墨技法宣泄揮灑,成為壹個時代文化心理和文化形象的標誌,在漫長的中國社會裏流衍為大量文化人的精神寄托,它揭示著中國文人“悲欣交集”的精神世界,在千古莫易的帝權社會裏成為自尋解脫的潛流,在生生不息的文人心境裏成為難以泯滅的主流。精神潛流和文化表現的主流,其間關系復雜幽徊,在日益開闊的世界文化格局裏表現出無比的魅力,也發生經常持久的困惑。總體言之,中國書法藝術的性質,具有中國古代封閉性文化發展的線性特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

2,《蘭亭序》冠以中國書法第壹帖的美名實在無可爭議。《蘭亭序》不僅體現在它精妙絕倫的筆墨技巧和章法布白的完整性上,而且體現在與作者融為壹體的文化與情感表達的深刻性上。《蘭亭序》具備了書法作為藝術作品,從書家與書作、內容到形式的全部審美因素。在魏晉玄學和士人清議、品藻人物以及兩漢儒家經學崩潰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作為“天下第壹行書”的《蘭亭序》,徹底擺脫了幾千年書法附庸於文字、服務於裝飾的亞藝術地位,從而成為表現人格個性、詩意情懷以及人文價值選擇的不二經典。

3,《蘭亭序》既是名帖,也是佳篇。作者立足於蘭亭盛會,重在興懷、抒誌。羲之文如其書。其書妍麗勁健、力透紙背,其文雋永飄逸、入木三分。寓沈郁頓挫於行雲流水,字裏行間暗藏鋒芒。蘭亭集會規模盛大,三教九流,群賢畢至。其中不少賢士名流代表當時封建士大夫壹族,他們崇尚老莊玄學,追求清靜無為。思想中的消極成分使其生活放任自由,消極頹廢;而王羲之獨秀壹枝,並著文批判之,實在難能可貴。與東晉文壇追求駢辭儷句、華而不實的文章形成顯明的對比,以重內容抒心誌求真務實的語言實踐批判了當時的形式主義文風,具有積極意義。

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kuài jī)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shang)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chěng)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壹世。或取諸懷抱,悟言壹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雖趣(qǔ)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壹契,未嘗不臨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壹死生為虛誕,齊彭殤(shāng)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壹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