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爭霸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地步的必然結果。它經歷了壹個漫長的醞釀過程。德、日、意法西斯國家在英、 法、美綏靖縱容下,推行侵略擴張政策,首先在亞洲、非洲和歐洲發動局部戰爭,最後挑起世界大戰。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孕育新的國際沖突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英、法、美、意、日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按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調整相互關系,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個體系建立在掠奪戰敗國、反對蘇維埃俄國、損害中國主權、扼殺民族解放運動以及戰勝國之間相互欺瞞的基礎上,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更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以及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德國不甘心《凡爾賽和約》對它的制裁和限制,力圖廢除和約並實現重新武裝,伺機重返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的舞臺。意大利則嫌少,對未能得到英、法、俄曾答應給予的領土耿耿於懷。日本獨霸中國和在亞太地區的擴張趨勢,加劇了同中、英、美的矛盾。
2、世界經濟危機導致戰爭因素增長。20世紀20年代是資本主義相對穩定時期。德國在美英壟斷資本扶持下迅速恢復國家實力,重返帝國主義列強爭霸行列;日本經濟雖有發展,但對外貿易卻低於世界平均增長率,為扭轉局面,加緊向中國擴張;意大利國力有限,企圖以炫耀武力確保其地中海霸權。1929~1933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使帝國主義各國遭受猛烈沖擊,生產下降,企業破產,失業激增。為擺脫危機,帝國主義各國展開關稅戰和貿易戰,彼此矛盾激化。在這場較量中,美、英、法占有優勢,德、日、意因經濟力量薄弱處於不利地位,於是走上擴軍備戰、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道路。
二、直接原因:
日本和德國法西斯的上臺,使兩個國家逐漸進入侵略擴張的軌道,並最終成為二戰在亞洲和歐洲的策源地。面對不斷挑戰壹戰後國際秩序的日本和德國法西斯,美、英、法等西方大國出於本國利益,壹味姑息、縱容,實質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按預定計劃在柳條湖炸毀了壹段南滿鐵路,並誣陷是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借口大舉進攻中國軍隊,九壹八事變爆發。到1932年2月,日本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打響了侵華戰爭的第壹槍,也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局部戰爭的第壹槍。
2、1938年9月29~30日的慕尼黑會議把英、法的綏靖政策推到了頂峰,並加速了世界大戰的爆發。張伯倫回到英國得意洋洋地吹噓:“我帶回來了體面的和平,壹代人的和平。”可事實卻是,慕尼黑協定墨跡未幹,1939年3月16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被德軍占領。至此,法西斯德國與英、法大戰的條件已經具備,德、意成為了歐洲戰爭策源地,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