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滿載著2.7萬余人的龐大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出發。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船隊攜諸國使者、押陳祖義等俘虜還朝。
第壹次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1407年10月13日,歷時2年零3個月。
2、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回國幾個月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這次遠航的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規模較小。此次航行路線同前壹次差不多,也是歷時兩年。
第二次下西洋,1407年冬~1409年夏,歷時約1年零6個月。
3、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余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永樂九年六月(1411年7月6日),鄭和船隊還朝。
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10月~1411年7月6日,歷時1年零9個月。
4、永樂十年十壹月(1412年11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余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南渤裏,彭亨,孫剌等國。 船隊於永樂十壹年(1413年)出發,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鄭和船隊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1412年11月~1415年8月12日,歷時2年零9個月。
5、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鄭和等人護送古裏、爪哇、溜山、喃渤裏、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鄭和船隊約在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五次下西洋,1416年12月28日~1419年8月8日,歷時2年零8個月。
6、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1421年3月3日~1422年9月3日,歷時1年零6個月。
7、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出使西洋忽魯磨斯、錫蘭山、古裏、、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
第七次下西洋,1430年6月29日~1433年,歷時3年多。
環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1522年9月6日,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計歷時1082天(約3年)。目前,帆船進行壹次全球航行,根據航線及其他因素而不同,壹般要400天左右,但是,想要以舒適的節奏環球航行,平均需要3.5年左右。
利瑪竇所說的《萬國圖誌》,實為壹本裝幀精美的奧特利烏斯的制圖學名著《雙半球投影世界地圖》,因此,在第6次航行後,鄭和團隊很可能繪制了《坤輿萬國全圖》,以便為下壹次航行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