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英出演的陳妙善
傳統劇情
講述:蘇州張才虎丘山玩會,在茶肆飲茶,樓上女尼陳妙善見而愛之,將瓜子皮撒下,並題詩贈扇,擲於張才。張追蹤桃花庵中,匿居數日,暴病身亡。妙善生子,用張才遺衫包裹嬰兒,求王三思抱出曙中。王將嬰兒賣於蘇州知州蘇坤為子,取名寶玉。十二年後,張才之妻竇氏見到寶玉,因貌似張才而收為義子。王三思張宅賣衣,竇氏見藍衫生疑,問出來歷,便以降香為名去桃花庵,將妙善邀至家中盤問。妙善見藍衫道出真情。寶玉得中狀元,竇氏攜妙善、王三思至明倫堂,講明寶玉身世,求其歸宗。蘇坤因無後而不依。竇氏以張、蘇兩家各為寶玉娶妻、騎門雙祧之計平息爭端。
電影劇情
豫劇《桃花庵》是壹出根據傳統戲《桃花庵》整理、改編的戲曲藝術片。
豫劇《桃花庵》是豫劇豫西調名家崔蘭田的代表劇目。戲劇故事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書生張才三月三西湖望會,壹去十二年裊無音訊,其妻竇氏思念丈夫整日幽幽寡歡,望眼欲穿。過街樓偶遇壹頑童,相貌酷似張才,便認為義子。無巧不成書,大街又見壹賣衣老嫗王三思,所賣之物正是其夫離家之時所穿蘭衫,追問根由才得知,張才於十二年前已故;悲傷之余,又得知張才望會期間曾與桃花庵尼姑陳妙善有私,並生壹男,因庵中無法撫養,遂交於王三思轉賣他人。
竇氏桃花庵訪尼,與陳妙善互訴和張才的生離死別之苦,同命相憐,以德報怨,又將妙善接到家中奉養,以了丈夫生前之念。
數年後,義子高中狀元,居家歡喜,王三思也來道賀,才道破狀元郎正是妙善所生,張才之遺腹子;磕家團圓,皆大歡喜。
演員
張寶英,女,漢族,1940年12月生,畢業於安陽豫劇院。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當今豫劇十大名旦 之首,河南省長葛市老城東關人。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陽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國家有突出貢 獻的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藝術研究所特邀研究員。
? 張寶英1953年入長葛縣豫劇團學戲,1955年考入安陽市豫劇團,1959年拜豫劇五大名旦之壹崔蘭田為師,悉心學習崔派藝術,同年參加省二屆戲曲會演,獲優秀演員獎,後去西安向秦腔演員馬蘭魚學《遊西湖》,1960年帶此戲去上海演出獲好評,1961年向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陳素真學習《宇宙鋒》、1962年去北京演出《三哭殿》,著名戲劇家田漢撰文在《人民日報》,贊揚她“表現了優秀的才能”、“表演頗為生動真實”。
1965年同豫劇藝術家馬金鳳同演《打牌坊》飾女隊長,參加中南地區現代戲會演,同年參加中國***產黨,1979年參加省慶祝建國30周年獻禮演出,飾演田漢改編後的《對花槍》女主角姜桂枝,獲榮譽獎,年末在香港與河南合拍的豫劇藝術片《包青天》中飾秦香蓮。80年同老師參加省豫劇流派會演,隨後赴京演出《桃花庵》、《三哭殿》、《陳參兩爬堂》等,85年12月參加省首屆戲劇大賽,主演《秦香蓮後傳》獲表演壹等獎第壹名,87年參加全國豫劇中青年演員電視大連賽,獲最佳演員獎,四省十四市豫劇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獲金獎第壹名,並率團進京演出《桃花庵》、《賣苗郎》、《秦香蓮後傳》等,還應邀去中南海為中央首長演出《桃花庵》。
1988年率團去深圳、蛇口演出,1990年參加全國梨園杯豫劇廣播大賽,獲金獎第壹名。1991年參加香玉杯藝術獎評選獲三屆香玉杯第壹名。1992年參加文化部藝術局在西安舉辦的金三角交流演出,獲優秀演員獎。1993年參加全國豫劇十大名目選技賽,獲十大名旦第壹名。1995年率團赴臺灣九個市(縣)進行了交流演出1996年隨中國豫劇藝術團赴香港交流演出,榮獲全省96年最受歡迎的十佳演員之壹。1997年隨中國河南豫劇團赴澳門參加了慶國慶演出,10月份回鄭州參加了中國豫劇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均獲好評。1999年上半年應邀參加文化部藝術研究院召開的50年文化藝術成就座談會,獲唱腔表演壹等獎。她的唱腔渾厚深韻、情真意切、表演含蓄,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勇於博采眾長,兼容並蓄,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為當今豫劇十大名旦之首,崔派藝術的出色繼承人。
出版有《張寶英演出劇目選》,電影《包青天》,電視劇《三進士》、《桃花庵》、《秦香蓮後傳》等。《張寶英唱腔選萃》盒式音帶十幾種。
?中國戲曲分會理事,中國劇協會員、河南省劇協付主席,安陽市劇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