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澳大利亞電影簡介

澳大利亞電影簡介

1896年8月,壹部關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橋的紀錄片短片在墨爾本歌劇院首次放映。與此同時,法國盧米埃爾兄弟公司派出的攝影師在墨爾本拍攝了壹部紀錄片,反映了盛大的墨爾本杯賽馬比賽。這部電影在墨爾本和悉尼上映了三個月,是外國人在澳大利亞拍攝的最早的電影。20世紀初,英國人類學家c·斯潘塞來到澳大利亞拍攝了壹部關於土著人風俗習慣的紀錄片,這是第壹部旨在研究土著人文化生活的人類學紀錄片。這時候救世軍開始拍攝宣傳宗教的短篇小說,比如早期基督教殉道者(1899)。澳大利亞第壹部電影《凱利幫的故事》於1906年上映,這標誌著澳大利亞電影的誕生。影片由C. Tate拍攝,講述了凱利兄弟與警察鬥爭的故事。這明顯是受了美國暢銷電影《火車大劫案》(1903)的影響。凱利幫的故事放映了66分鐘,演員在屏幕後面配音。這可能是世界上第壹部故事片。這部電影的流行導致了這類美國西部片的泛濫。當時唯壹不隨波逐流的導演是演員出身的r·朗福德。從當導演開始,他就壹直註重電影的質量,作品有寫實的風格。他的電影《邦蒂的叛變》(1915)、《我們的選擇》(1919)、《多情的蓋伊》(1920)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尤其是後者,成功地塑造了澳大利亞人的性格。第壹次世界大戰前,美國和英國電影開始進入澳大利亞,與澳大利亞新電影競爭。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廉價的英美電影逐漸占領了澳大利亞電影市場。由於成本高昂,題材匱乏,澳大利亞國家電影處於崩潰狀態,許多電影人被迫放棄故事片,轉向新聞紀錄片。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五六十年代,當時美國電影主導了澳大利亞的銀幕。這期間只有少數導演為國產電影的繁榮而努力創作。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G.E .喬威爾。從1925年蒙比的蠢蟲開始,到1959年他在貧困中死去,喬威爾拍了很多真正的澳大利亞題材的電影,比如《四萬騎兵》(1941)、《浴血狂沙》,反映了壹戰和二戰期間澳大利亞軍隊的英勇戰鬥。他的最後壹部重要作品是《吉達》(1955),由於他在影片中對種族問題的處理不當而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新聞宣傳的需要,澳大利亞的新聞紀錄片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吸收和培養了很多電影人。此時,在悉尼大學學習人類學的I·鄧洛普進入了電影界。從1957開始,他多次進入西澳的沙漠,拍攝了許多關於土著人生活的紀錄片,逐漸成為澳大利亞人類學電影的權威。

70年代以來,由於政府的重視和鼓勵(如成立電影委員會、資助電影、建立影視學校、建立電影檔案等。),民族意識進壹步覺醒,澳大利亞電影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這首先表現在長篇故事片產量的穩步增長。在澳洲,1969只上映了5部國產片,而在1971,這個數字上升到了11。整個70年代,平均每年上映15.2部國產電影,之後這個數字還在增加。其次,電影創作者和技術人員的隊伍在不斷擴大和成熟,特別是壹批中青年導演在上世紀70年代初走上了電影行業,推動了國產電影的發展。這些新生力量包括:伯斯塔爾、韋爾、貝雷斯福德、杜伊根、克隆比、謝皮西、大衛·威廉姆森和伊戈爾?奧津斯、g .阿姆斯特朗等。這些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大多是澳大利亞的,例如P. Weil導演的《懸崖上的野餐》(1975)和《加利波利》(1981);b .貝雷斯福德導演的《獲得智慧》(1977)和《馴馬師》(1980);G·米勒導演的電影《來自雪河的人》(1981)是新誕生的澳大利亞民族電影中的佼佼者。這些電影的內容雖然以歷史為基礎,不直接反映現實,但往往能引起觀眾對當今社會問題的聯想和思考。有些電影內容層次多,覆蓋面廣,發人深省。這些影片壹般講究構圖,光線和色彩的運用恰到好處;鏡頭流暢,善於利用自然風光作為背景。隨著國產電影的發展,澳大利亞銀幕上出現了壹批頗具影響力的國產電影明星:梅爾·吉普森、約翰·哈格裏夫斯、傑克·湯普森、布萊恩、布朗、海倫·莫斯等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電影在發揮上述特點的同時,也在某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首先,內容不限於歷史,也采用現實題材,比如反映吸毒問題的故事片《冬天的夢》(1981)。更重要的是,反映土著人的電影重新出現。它們從早期的紀錄片發展到反映生活和問題的專題片,普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比如約翰。霍尼的曼加尼尼(1980)和伊戈爾?我們偏遠地區的Ozins (1982)。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電影的復興處於起步階段。首先,國產電影仍處於少數地位,外國電影仍占主導地位,主要是美國電影,每年進口200部左右。據澳大利亞出版商協會統計,在澳大利亞上映的1963 ~ 1981部暢銷電影中,只有8部是國產的。其次,上述有特色的電影在國產電影總量中只占少數。還有很多充斥著性內容的平庸電影。甚至在壹些好的作品中,偶爾也會出現色情的場景。

澳大利亞年產量約20部電影,900多家影院(包括免下車影院),年觀眾3500萬人,票房收入6543.8億美元。聯邦政府有壹個電影委員會,主要職責是為電影劇本和電影的制作提供財政援助,管理澳大利亞婦女電影基金和澳大利亞電影公司,與國家圖書館共同維護電影資料。聯邦政府還有壹所電影電視學校、新南威爾士電影公司、電影審查委員會和壹個電影檔案館,後者是國家圖書館的壹部分。電影審查委員會負責檢查在電影院上映的國產電影和進口電影,除政治問題外,重點是性和暴力。

澳大利亞電影界有很多群眾組織,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澳大利亞電影協會。除了設立電影資料館、研究中心和出版物,每年還舉辦澳大利亞電影獎,這是每年舉辦的六七個電影獎中最重要的壹個。澳大利亞每年舉辦約10個電影節,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有:悉尼國際電影節已舉辦40余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已舉辦30余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