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江南春》原文及翻譯賞析

《江南春》原文及翻譯賞析

《江南春》原文及翻譯賞析1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註釋

 1.鶯啼:即鶯啼燕語。

 2.郭:外城。此處指城鎮。

 3.酒旗:壹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4.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裏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6.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築。

 7.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賞析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壹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裏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壹壹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壹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裏”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裏鶯啼,誰人聽得?千裏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裏,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裏,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裏,千裏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壹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只是因為千裏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裏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壹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壹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壹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壹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壹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壹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杜牧特別擅長於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繪壹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呈現壹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壹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啟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的、有著儒釋道與禪宗“頓悟”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歸隱、寫意的詩情。

 賞析分歧

 關於《江南春》絕句的主旨,有沒有借古諷今是分歧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處時代的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或認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達對統治者治國乏術和佛道誤國的憂慮;或認為主旨在借古諷今,諷諫統治者大興土木濫修佛寺會造成國力衰弱民生雕敝,加重社會危機。他們認為晚唐詩人有壹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顯豐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為然。他們只是認為這首詩只是描繪了江南的美景,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了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壹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壹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

 創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牛李黨爭.....壹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

 而另壹方面,憲宗當政後,醉心於自己平淮西等壹點點成就,飄飄然的做起了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壹心事佛,韓愈上《諫佛骨表》、險些丟了性命。憲宗被太監殺死後,後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繼續上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杜牧這年來到江南(江蘇江陰),不禁想起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誠,到頭來是壹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治者委婉的勸誡。後來武宗發動會昌滅佛,從壹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這是壹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它不是以壹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於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

 首句“千裏鶯啼綠映紅”,壹開始就展現了江南大自然風光。“千裏”是對廣闊的江南的概括。這裏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艷的紅花。這種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寫了江南獨特的地形風貌,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這是多麽明麗的江南啊!

 壹二句寫的是晴景,三四句寫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則另有壹番風光。在山明水秀之處,還有南朝遺留下來的數以百計的佛寺。這些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虛數,不是實指,突出佛寺之多,諷刺了皇帝依賴佛教。其中應指現存於江陰青陽鎮的悟空寺。

 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壹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壹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裏”了。

 同時杜牧還留下了壹首《芙蓉湖》),贊譽江陰美景:

 丹樹村邊煙火微,碧波深處雁初飛。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搗衣。

《江南春》原文及翻譯賞析2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遼闊的幹裏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艷紅花。

 鶯啼:即鶯啼燕語。郭:外城。此處指城鎮。酒旗:壹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風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籠罩煙雨下?

 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裏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築。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譯註參考:

 1、 王樹海.通賞中國古詩:長春出版社,20xx:190

 2、 張長青.中國古典詩詞名篇文化鑒賞: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555-556

 3、 徐山琦.經典唐詩300首: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xx:69

  譯文及註釋壹

 譯文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註釋1.鶯啼:即鶯啼燕語。2.郭:外城。此處指城鎮。3.酒旗:壹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4.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 顯示全部

  譯文及註釋二

 韻譯遼闊的幹裏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艷紅花。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風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籠罩煙雨下?散譯幹裏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註釋⑴鶯啼:即鶯啼... 顯示全部

  賞析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壹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裏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壹壹在望。迷人的江南... 顯示全部

  創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牛李黨爭.....壹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而另壹方面,憲宗當政後,醉心於自己平淮西等壹點點成就,飄飄然的做起了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壹心事佛,韓愈上《諫佛骨表》、險些丟了性命。憲宗被太監殺死後,後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 顯示全部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江南春》原文及翻譯賞析3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古詩簡介

 江南春,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翻譯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註釋

 1、郭:古代在城外修築的壹種外墻。

 2、山郭:依山的城鎮。

 3、南朝:東晉滅亡後,先後在南方地區建立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合稱。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裏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5、樓臺:指寺廟。

  賞析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壹首七絕。“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描繪了壹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壹些,似乎使人生觀了幾個景點,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壹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千裏”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壹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裏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裏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這裏也體現出了當時修建寺廟是非常勞民傷財的事,聯系到作者作此詩時處於晚唐時期,所以也不乏詩人壹種憂國憂民的情感。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顯豐富。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壹句壹景,各具特色。這裏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壹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壹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裏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壹壹在望。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壹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裏”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裏鶯啼,誰人聽得?千裏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裏,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裏,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裏,千裏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壹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這是因為千裏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裏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壹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壹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壹種深邃的感覺,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壹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壹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只壹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壹定厭惡。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壹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爾浮起那麽壹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地寫景、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