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期間,河南省90%以上淪為戰區。當時人們在國軍、日軍、土匪中求生存。對人民來說,食物是最重要的。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農民手中僅有的余糧也被搜刮壹空,軍糧的供應也不可或缺。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於這場饑荒造成的災難,處於“卸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並沒有回避《時代》雜誌記者白修德遞過來的血淋淋的災難照片。中國人總是樂於報道好消息,而不是壞消息。就連最後的救災
1942期間,河南省90%以上淪為戰區。當時人們在國軍、日軍、土匪中求生存。對人民來說,食物是最重要的。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農民手中僅有的余糧也被搜刮壹空,軍糧的供應也不可或缺。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於這場饑荒造成的災難,處於“卸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並沒有回避《時代》雜誌記者白修德遞過來的血淋淋的災難照片。中國人總是樂於報道好消息,而不是壞消息。就連最後的救災糧食分配也是從發放口糧開始的,上下級關系都管好了,最後到災民手裏的也只有少數。。
“1942”是沒救了。在影片中,幾乎所有看似可能的外部救災手段都被用上了:政府的軍糧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民間的慈善捐款...但都以失敗告終。劉震雲和馮小剛充滿智慧和靈性。影片結尾有壹個場景,主人公收養了壹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女孩。這是他們拯救世界的良方:只有當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壹個整體,人與人和諧相處,才會有好天氣;只有人類不分彼此相愛,才能最終避免人禍。
電影《1942》表達了很多人在極端情況下的選擇。思考活著的意義,為了什麽?自然災害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壹場災難,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會受害。此時人性的弱點壹覽無余,壹覽無余。生命是多麽的珍貴和卑微。它也在提醒政府它存在的意義和它應該做什麽。家庭的意義,家庭的價值。承諾的意義,承諾的分量遠高於生命。人們不能忘記歷史,但由於種種原因,又不能正視歷史。我們似乎習慣了馮小剛的幽默臺詞,但我們不想讓他在2012農歷新年裏把我們當回事。在如今娛樂性極強的影視劇中,馮小剛對生活的執著,從拍攝這樣壹部超級冒險的電影就可見壹斑。劉震雲的小說《文古1942》拍成電影已經20年了,創作者沸騰的血液早已凝固成巖石,支撐著不死的信念。
看完電影《1942》,我沒有站起來,調整了壹會兒,差不多終於走出了電影院。那天晚上我做了壹個夢。我夢見所有的食物都充滿了昆蟲。夢太清晰了,早上起來去看家裏的食物有沒有蟲子。
我知道這是因為1942年。在如今娛樂性極強的影視劇中,馮小剛對生活的執著,從拍攝這樣壹部超級冒險的電影就可見壹斑。劉震雲的小說《文古1942》拍成電影已經20年了,創作者沸騰的血液早已凝固成巖石,支撐著不死的信念。讓今天遠離苦難的人們,無論老少,見證壹場我苦難民族的災難。雖然這與當下的燈紅酒綠並不協調,但每壹個看過電影的人都會深深陷入壹種內心的煎熬。
節目結束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說:“太慘了。”劇院燈光亮起的那壹刻,他們只能簡單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百年來我們民族有多少“悲慘”的歷史被淹沒在歷史書裏。曾經看到壹組民國時期西方人拍攝的難民照片,文字說明逃難的災民漫無目的地流動,到處都是剝光的樹皮,數萬人看不到壹絲笑容。在1942年,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對生活極度麻木的形象,真的很震撼。我以為中國導演不喜歡讀歷史,沒有歷史觀,所以拍不出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和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這樣有歷史尊嚴感的作品。馮小剛的《1942》讓我對他肅然起敬,壹個帶著光環的人突然褪去光環,走進黑暗中去尋求,他的智慧和勇氣值得稱道。
只要妳認為妳是寬容的,願意為民族分擔苦難的,妳絕對應該去看1942。不要像1941年很多河南人想的那樣,認為苦難會離妳很遠。妳看的時候壹定要多想想甜蜜和苦難相隔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