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學院學習的幾年間,感受到了很多老師的風采,只好先說說我院的壹些老師的課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楊曉光教授。楊曉光教授,“於我國恢復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濟大學道路與橋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畢業並留校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後在職攻讀同濟大學交通工程方向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1994年應國家教育部選考派遣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留學日本京都大學交通工學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9月學成回國繼續任教”。
前面是他的簡歷,那麽就說說具體的感受,聽了楊曉光教授的課,會讓人對整個智能交通系統有壹個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讓人對整個科學問題怎麽思考、提煉和解決有更深的理解,總之,楊老師的課會讓妳站在宏觀的高度來理解問題,不會局限於細枝末節。
楊曉光教授
其次就是陳小鴻教授。陳老師可以說是大牛了,不僅在學術上,同時在行政上也兼任了很多領導,目前也是嘉定區的政協副主席。盡管她很忙,但是她真的給學生上課極其認真。由於陳老師是大牛,那麽她參與的項目就非常多,她主持“大城市周邊區域高速公路網規劃方法與應用研究”,更新了高速公路規劃的理念和方法,獲2001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上海公***交通出行信息問詢系統”研究與開發,獲200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近年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還有:上海市高速公路網規劃、上海幹線公路網規劃、上海市城鄉公路網規劃;二十壹世紀天津市公路網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上海崇明越江通道交通研究;中山市交通規劃,上海市中心城道路專業系統規劃;軌道交通與公***交通銜接研究;上海“十五”期間機動車發展與汙染防止實施方案研究,上海市空氣質量管理戰略及其支持系統研究等。在她的課上的最大好處,就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她往往都是從自己所做的項目經歷出發,給學生上課展開指導,理論和實踐結合,是做工程的最大益處。
陳小鴻教授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壹個剛剛獲得了科學進步二等獎的大牛——周順華老師。周老師近年來主持完成城市軌道交通、磁浮結構、高速鐵路等領域的重大科研課題5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863計劃項目兩項(高頻重載條件下鐵路路基不均勻沈降控制的設 計理論和方法;磁浮交通滬杭線越黃浦江隧道的工程技術問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項(基於離散元方法的散粒體摩擦型介質開挖荷載計算等)”。
周老師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相信對鐵路領域有所熟悉的人都會知道這所高校在鐵路領域的地位。上周老師的課,最大感覺就是溝通對專業知識的把握。可以說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極其紮實,同時呢,又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數家珍,讓人不會浪費特別多的時間去思考別人已經有過的結果,而是轉向更加前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