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壹次帶她和表妹出去玩。她在路上撿了壹片葉子,很喜歡,壹直拿在手裏。但是不知道怎麽回事,壹下子找不到了,沿路返回也找不到了。她開始哭了將近二三十分鐘,引起了大家的註意。她認為我們在拐賣兒童。雖然看了很多關於情緒的書,也知道要看到情緒,不要壓抑情緒,但是說實話,還是不能免俗。這個時候,我還是覺得很丟臉。
所以,很長壹段時間,我都不敢帶女兒和朋友出去,怕火山不經意爆發,讓大家不開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表達情緒方面需要提高。但她是無辜的:沒辦法!表達情緒,當然不是讓她忍。畢竟表面的隱忍總有爆發的壹天。
?
我女兒真的是壹個感性又敏感的人。比如她看幾乎所有的電影都會哭,聽故事看書都會淚流滿面。在學習了學習的身心基礎後,我了解到女兒天生應該是觸覺敏感的,體現在觸覺、味覺等情緒上。
01
有壹次,因為別的事情,我和雪琴先生和好如初,在不斷尋根的過程中,雪琴先生問我:妳在女兒面前是壹個真正的母親嗎?真的能表達自己嗎?這個問題似乎和我第壹次找她和解的問題相去甚遠,卻引起了我的深思。
看來我和老公都是好人,尤其是我老公。大家都覺得他脾氣極好,幾乎看不到他生氣的樣子。而我也算是壹個從小懂事,長大後對孩子善良有耐心的人。但秦雪老師的提問讓我意識到,在表面的溫柔背後,也有壹些看不見的不適在積累。敏銳的女兒,她總能感知到我溫柔表面背後的情緒。
比如有時候我跟她說話的時候,我看起來很有耐心,但是我其實壓抑著內心的憤怒,她從我的聲音和語氣裏知道我其實很生氣。當她指出來的時候,我有時候不想承認。總覺得自己懂那麽多理論。怎麽可以隨便生孩子的氣?習慣在孩子面前壓抑難受的感覺,不想面對真實的自己。這樣的溫柔可能會讓孩子壓力更大吧?
我開始反思:也許,孩子火山般的情緒表達,只是我們夫妻表面溫柔的另壹種極端反應。我們並不能真正的表達自己,所以女兒幫助我們釋放和表達自己。我有點羨慕我女兒。她過著非常真實的生活,沒有偽裝,也沒有迎合。也許,我想向她學習,真實地表達自己,尤其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不適。
02
五年級開學後,女兒的語文老師讓每個孩子自己做“自制書”:內容不限,體裁不限,要求有封面,有目錄,有人物介紹,有每章的故事,這樣才能做出壹本像樣的書。這樣個性化的作業引起了全班的興趣。
我女兒的語文老師簡直就是“家庭第壹,人格第二,知識第三,循序漸進,壹個都不能落下”的踐行者——她對每個孩子都充滿了愛,關註每個孩子的行為舉止,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非常幸運能遇到這樣的老師。
我和女兒商量著在“自制書”上寫些什麽。她想與眾不同,確保每周都有東西可寫。正好她很喜歡《Inside Out》,於是模仿《Inside Out》做了壹本書《情感故事》。書中有小女孩小月,有各種情緒代表的小動物形象——快樂興奮的春兔;恐懼和緊張得發抖的老鼠;憤怒的噴火牛;壹條悲傷流淚的魚;壹只不滿的豬鼻貓。
壹個學期內,她按要求寫了十篇短文。這十篇文章都來自日常生活,包括在學校發生的故事,放學路上的小事,家裏的故事等等。
她在後記中寫道:書雖然結束了,但情感動員會壹直伴隨著我們。通過這本書,小月可以與各種情緒和諧相處,也發現了情緒沒有好壞之分。看完這十篇文章,我們壹起來到小月的世界,看到了很多故事和感動。
我孩子的《情感故事》不僅鍛煉了她的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她學會了平衡情緒的方法,我也從孩子的書中更好地了解了我的女兒和情緒。迎海老師談到了平衡情緒的四個步驟:意識-接受-表達-轉化。女兒寫作的過程,簡直就是這四個步驟的完美呈現。
每天放學後,我都會問女兒:今天有什麽好消息,有什麽壞消息?這讓她每天都能及時覺察到自己的情緒。當她分享完壹天的好消息或壞消息後,她會考慮是否可以放在周末的書裏,讓她正視自己的情緒。每壹章的開頭,她都會註明這壹章的主要情緒。在文中,她還原了發生的事情,並把各種情感動物帶入其中。無論是憤怒、恐懼還是厭惡,她都會表達出來。
表達的過程其實就是調整和解決的過程,也起到了轉化的作用。
她曾經寫過壹個關於老師拖延癥的故事。文章最後,她已經可以比較理性的看待老師的拖延癥,壹直在學習如何冷靜面對,也已經開始思考方法和對策。期末的時候,我問她,英語老師還在拖後腿嗎?她說:我沒怎麽註意。看來我耽誤了課也沒那麽生氣了。
03
我和女兒壹致認為,自制書的寫作對提高她平衡情緒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情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分享給大家。
部分
1情緒壹直存在。情感壹直伴隨著我們,所以無論哪壹天,女兒總能有東西寫。
部分
引起孩子情緒波動的,可能是壹些我們認為無關緊要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她的故事裏,幾乎沒有什麽曲折和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壹些生活細節。即使她買了壹個蛋糕,她也能想出各種各樣的情緒,最後寫壹個小故事。所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大人往往認為這樣的屁更大。至於這麽多想法?但是孩子在乎的就是這麽壹件小事。
部分
情緒不是單壹存在的,同壹事件同時會有多種情緒。
在每壹個事件中,她都會同時有多種情緒交織在壹起,寫作的過程也是讓她說出名字,理清情緒的過程。
部分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壹些所謂的“壞”情緒起著重要作用。
比如恐懼、憤怒等情緒,真的會讓孩子提高警惕,遠離危險。如果壹個孩子總是“傻”,我們成年人可能反而會擔心。
部分
5真實的情緒遠比情緒面具豐富。
女兒在開始設計角色的時候,參考大腦任務組設計了五種情感動物,但是在隨後的寫作中,她發現有時候現有的角色並不能準確表達她的感受。尤其是對於做出選擇時的猶豫和矛盾的感受,她覺得還需要其他的描述才能更準確,於是在後半段,她加了壹對雙胞胎“鈴鈴”和“當當”,來表達自己糾結的心情。
我們這壹代人在情感領域欠了很多功課。
感謝女兒,她毫無保留的釋放了自己的情緒,帶領我踏上了這段精彩而有意義的情緒轉化之旅,讓我學會了面對真實的自己,讓我心甘情願的接受自己不舒服的情緒,沒有任何掩飾和逃避。畢竟,做壹個真實積極的普通人,要比做壹個看似完美卻假裝很累的人輕松快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