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是以現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實的人和真實的事件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化處理和展示的影視藝術形式,其本質是展現真實,用真實引發人們的思考。紀錄片的核心是真實。
相關學校
紀錄片壹詞最早是由英國的約翰·格裏森(john grierson)提出的,他是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但他並沒有給紀錄片壹個完美的定義,很多著名藝術家圍繞這個問題產生過分歧。
紀錄片美學的奠基人:威爾托夫和弗拉哈迪。其中,威爾托夫發起了“電影眼派”,主張鏡頭要像人眼壹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命”,反對人工表演,甚至反對有表演的電影(故事片)。而弗拉哈迪在北方的開山之作《納努克》則被納努克的《真理》所扮演,最終被現代文明回歸了最初的生活。
努克甚至因為缺少冬季食物而死去。作為紀錄片的開創者,他們的風格迥異,成為日後紀錄片流派紛爭的源頭。
50年代的紀錄片運動:始於50年代末的紀錄片創作潮流實際上包括兩大紀錄片運動,即以法國導演讓·拉什(Jean Rush)為代表的“真正的電影”運動(The Chronicle of Summer 1961)和以美國梅索斯兄弟(Messos Brothers)為代表的“推銷員1969”運動。
真正的電影是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紀錄片的拍攝過程,撬動壹些情節的發展。直接電影是壹種觀察性的電影,力求避免幹預事件的進程,要求導演采取嚴格客觀的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
擴展數據
美國學者比爾·尼可爾斯(Bill Nickalls)認為,紀錄片可以分為以下六種類型:
詩意紀錄片(詩意紀錄片)
詩意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代表是“雨”作為JorisIvens。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強調敘事,不強調特定時間和空間的創造,不強調連貫的剪輯。它側重於節奏的創造和不同空間的並置,目的是傳達情感和情調。
解釋性紀錄片(說明性紀錄片)
20世紀20年代也出現了解釋性紀錄片。1990年代“新紀錄運動”之前的中國紀錄片(這個概念是否成立可能還有疑問)大多屬於這壹類。這部紀錄片的宣傳意圖很明確,創作者依靠解說的力量說服觀眾接受自己的觀點。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聲”、證據編輯和全知觀點。
觀察紀錄片(觀察紀錄片)
觀察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其技術基礎在於便攜式攝像機和磁帶攝像機的出現。這類紀錄片放棄了解說和演技,紀錄片導演成了“墻上的蒼蠅”。
近年來,中國出現了許多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如段錦川的16號,八廓街,康健寧的陰陽。這類紀錄片擅長真實世界的表達,但很難處理歷史題材。因為放棄理解和字幕,圖像的表達很容易變得繁瑣和枯燥。
參與式紀錄片(參與式紀錄片)
參與式紀錄片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讓·魯什和埃德加·莫蘭的《夏季紀事》。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並不掩飾導演的在場,相反,它刻意強調導演與拍攝對象的互動。標誌著中國紀錄片創作新階段的作品《望長城》就具有這種特征。
反思紀錄片
反思紀錄片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他的代表作是《姓越名南》。這類紀錄片的顯著特點在於對紀錄片呈現本身的社會歷史過程的反思。
與其他類型的紀錄片壹樣,反思型紀錄片重視對現實世界的表達,但更重要的是,導演也表達了對紀錄片創作本身的反思。這種電影往往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對於中國的紀錄片創作者和觀眾來說,這種類型的紀錄片還是比較陌生的。
表現紀錄片(表演)
表現行為的紀錄片主觀放大真實事件,偏離現實風格。強調創作者的主觀表達。馬龍·羅格斯的《舌頭解開》等代表作。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往往非常接近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