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插班生》的觀後感
: 雜談 今天學校統壹組織學生,觀看了壹部反映農民工子女求學經歷的電影,片名叫《插班生》。影片沒有豪華的演員陣容,沒有刻意渲染的激情,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自然質樸,娓娓道來,呈現在觀眾的面前。看完影片後,讓人感到內心受到壹種重重地撞擊。淡淡的憂傷,深深的感動,沈甸甸的責任,壹起湧上心頭。久違的感動伴著久違的淚水,讓我最終筆頭壹抖,寫下了《流淚的微笑》這個題目。 影片講述了,壹個名叫方翔的小男孩,母親因病去世,與在城裏打工的父親相依為命。方翔追隨父親來到城裏,壹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學校招收插班生的考試,結果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成立了壹名名副其實的插班生,獲得了和城裏孩子壹樣的上學機會。方翔極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在學校刻苦努力地學習。回到家後,給和自己壹樣,同為農民工子女的小夥伴(在插班生考試中落選)補習功課,當起了小老師。並在大人的幫助下,建起了他們自己的“學校”,取名為“葡萄院小學”。最後幾個求知若渴的孩子,感動了老師,感動了學校,區教委和學校排除了種種困難錄取了他們。影片以皆大歡喜的童話方式結束,學校內,國旗下,幾個孩子燦爛、幸福的笑臉被定格。與以往不同,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沒有壹個學生在說話,沒有壹個學生因故中途離開。很明顯地感覺到,全體學生都已深深地沈浸在影片的情節之中。為農民工子女貧困的家境而嘆息,為他們渴望上學、渴求知識的心態而感動,更為他們刻苦努力地學習而欣慰。“我想上學!”影片中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吶喊,深深地刺痛了我。農民工作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他們卻壹直是城市的附庸。農民工給城市建起了無數的高樓大廈,但自己卻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在光鮮亮麗、霓虹閃耀的城市中,他們是客居者,是無依無靠的壹個群落。他們的子女也不能享受和城裏孩子同等的待遇,上學難、上學貴壹直是困擾他們的難題。即使解決了上學的問題,也會被稱為“插班生”。這個特有的稱謂,會給孩子帶來什麽?這無異於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種下自卑的種子,讓本該快樂而單純的童年提早感受社會的不平等。這是影片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擴容,所帶來的教育資源相對短缺,不能讓孩子承擔。在孩子學習和健康成長面前,任何合理的解釋都不能作為借口。“我們不和城裏的孩子比父母,我們和城裏的孩子比明天。”這是影片的最後,幾個孩子在“葡萄院小學”告別演出時,詩歌朗誦中的壹句話,讓人聽了很振奮。心痛之余,又有欣慰。是啊!做為影片中的幾個孩子,今天的狀況他們無法選擇,更無力去改變,但是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把握明天。如果為今天而哭泣,也會錯過明天。正如壹位哲人所說:“我們無法選擇命運,但我們可以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孩子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不願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靠苦力而生存,不願再延續農民工的貧困生活。真的很希望孩子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做到不比父母比明天,更希望孩子們“不用比父母”。影片中,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讓我感受到,作為壹名教師的榮幸與責任。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站在講臺上,望著臺下學生那壹雙雙崇拜、求知的眼睛,的確會有壹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有時也會感到惴惴不安,“我滿足孩子們的求知心了嗎?”、“我對孩子們盡力嗎?”、“我有沒有辜負孩子們對我的信任?”,壹連串的問題拷問著我們作為壹名教師的良心與良知。不管社會給與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也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也罷,還有像什麽“春蠶”、“蠟燭”等等,但是對得起孩子、問心無愧應該是教師從業的底線。最後,我想模仿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壹篇著名的演講《我有壹個夢想》來結尾:我有壹個夢想,讓每壹個孩子—不管他是原班生,還是插班生,都能平等的坐在寬敞的教室裏,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有壹個夢想,讓每壹位教師—不論他是名師,還是普師,都能戰在自己的三尺講臺之上,幸福地從教,會心地微笑。我有壹個夢想,不論教育怎麽改革,公平合理,人盡其才,是最終的方向。我有壹個夢想,讓希望工程托起明天的希望,讓明天的希望肩負起祖國的希望。我有壹個夢想,永遠也不想聽到教育的哭泣,即使流淚,那也是流淚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