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簡介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現分布於安徽省安慶市和湖北省黃梅縣。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發展於安徽安慶,是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勞動人民創作的戲劇。它由民間民謠發展而來,曲調悠揚委婉,優美動人,泥土氣息芬芳,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的喜愛。
黃梅戲的歷史淵源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18世紀後期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民間劇種。其中壹支逐漸東移至安徽安慶,以懷寧縣為中心,結合當地民間藝術,用當地語言演唱、說話,形成自己的特色,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天黃梅戲的前身。
黃梅戲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從清乾隆末年到辛亥革命前後。起源並流傳於安徽、湖北、江西壹帶的黃梅采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調,受地方戲曲(青陽調、徽州調)表演的影響,結合蓮鄉、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逐漸形成了壹些劇種。進壹步發展,它吸收了民間藝術形式“羅漢莊”和慶陽調、徽調的表演內容和表現形式,從而產生了壹個完整的故事。還有壹種從小劇到這種劇的過渡形式,被老藝術家稱為“串劇”。所謂“串戲”,就是壹組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小戲,有的是事件“串”出來的,有的是人“串”出來的。“串場”的劇情比小戲更豐富,出現的人物也突破了小醜、肖丹、蕭聲三個小範圍。有些老角色需要由鄭丹、老盛和老醜來扮演。這就為這部劇的制作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這壹階段,黃梅戲逐漸走向職業化,從農村的草臺班子走上了城市舞臺。黃梅戲入城後,與京劇相結合,並在上海受到來自北方的越劇、陽劇、淮劇、評劇的影響,在演出內容和形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編排和移植了壹批新劇目,包括連續劇《文》、《紅碧園》、《華麗苑》和《蜜蜂的故事》。在音樂方面,對傳統唱法進行了改革,減少了舊腔中的空話,使之明快流暢,使聽眾易於理解演唱的內容。取消幫助,試著陪伴胡琴。在表演方面,吸收和融合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序化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他的,比如服裝、化妝、舞臺設置等,相比農村的草平臺也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梅戲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53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合肥成立。安慶地區的十三個縣也成立了專業劇團;1954年黃梅戲《神仙配》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得成功。該劇還被第二次拍成電影,在國內外引起轟動。《女馬旭》、《沙子崗》、《燃燒的紫雲閣》等壹批新創作、改編的優秀劇目相繼上演。這壹時期,黃梅戲還影響了其他許多省份,如湖北、江西、江蘇、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區,黃梅戲劇團相繼成立。用普通話和粵語演唱的黃梅戲也出現在香港和澳門。在表演藝術上,通過排練新劇和拍攝電影,吸收了話劇和電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上有了新的發展。解放後的幾十年裏,黃梅戲產生了壹大批優秀演員。除了嚴鳳英、王少舫等為黃梅戲唱腔藝術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壹輩藝術家外,馬蘭、韓再芬等中青年演員也先後在舞臺、熒屏、電視熒屏上展現了高超的演技,贏得了觀眾的關註和喜愛。
黃梅戲的藝術特色
黃梅戲委婉清新,分為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小戲為主,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歌氣息,常用“胡舍”“胡雀”等“襯詞”,如“情侶看燈”“藍橋會”“打豬草”。平辭是原劇中最重要的唱段,常用於長篇敘事和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包括《梁山伯與祝英臺》、《神仙眷侶》。現代黃梅戲增強了“平辭”唱腔在音樂上的表現力,平辭常用於抒情和敘事,是原劇的主要唱腔。它突破了某些“花腔”專用的局限,吸收了民歌等音樂元素,創造了與傳統唱法相融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虎為主要伴奏樂器,輔以其他民族樂器和鑼鼓,適合表演各種題材的劇目。
唱歌
黃梅戲唱腔可分為兩大類和壹個小類,即主旋律、花腔和胤祀腔。
(1)主旋律
又名鄭強,是黃梅戲常用的板腔體系的唱腔,包括平辭、二行、三行、煙火。這些腔分為公腔和母腔。
平次:全劇使用率最高,為壹板三只眼,故又稱“慢板”、“平板”。曲調莊重、優美大方,變化多端,適應性強。擅長旁白,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腔結合使用。曲子的基本結構由四個樂句組成:開頭、下壹句、最後壹句和結尾。第三、四句是骨幹,無論唱多少字,都可以三四個旋律反復唱,或者稍加修飾,直到最後壹句結束。此外,還有壹些補充短語,如“麥腔”、“單哭介”、“雙哭介”、“砧板”、“倒板”、“散板”、“平辭對板”等,形成了壹個平辭腔。
兩行:不是獨立腔,必須附平詞或其他曲調。沒有起始句和結尾句,只有上下兩個以缺板為特征的樂句,所以又叫“數板”“二流”。兩行也分男女唱腔,都是柔板節奏,記譜法是1/2拍。它常被比作平詞的柔板或三行的快板,以表達戲劇人物的興奮或用於敘述。
三行:是兩行的壓縮型,節奏快,旋律差。速度是黃梅戲中最快的唱腔之壹,屬於快板,1/4拍,又稱“快數板”。人物情緒激動時常用,常與二行、八班合用。有男聲和女聲,男聲是宮調,女聲是箏調。
八板和煙火:都是有板無眼,記數法是1/4。唱腔的結構,過門切換的方法,男女聲的調式都沒有大的區別。八板比較慢,煙火比較快。傳統唱法每句話八拍,故名“八板”。按其速度可分為“慢八板”和“快八板”,進而被稱為“煙火”和“流水”。傳統唱法在最後壹句的後半部分有壹個助聲詞,叫做“復句”,但今天已經不用了。八板和煙火經常與平字、兩行、三行結合,形成節奏對比,以表達人物的怨恨、恐懼、急躁等情緒。
(2)花腔:
是傳統“花腔歌劇”唱腔的總稱。情侶觀燈、打豬草、藍橋抽水、補背、打牌、賣雜貨、聖紫晶、看美女、要秀才工資等小戲,都有自己特殊的曲調,中間還有鑼鼓。除了幾出戲用壹個旋轉的宮調外,壹般都是幾個曲子保持同壹個宮調,形成壹個簡單的對聯。這些唱腔相對獨立,所以仍然保留了民歌和小調的特點,沒有發展成死板的腔。其調式有宮、商、角、征、羽,但征調式用得最多,其次是羽和宮,再次是商和角。在平仄和花腔之間,還有壹個花腔,最初是當地花鼓的唱腔,早期用於向觀眾征集色彩,所以又叫“花鼓調”、“花腔”。它用於花腔。比如情侶看燈,苦媳婦的自嘆不如,送靈羅等。,都與曲式的花腔小調相結合,也有自己的計板、對板、大步、剪板等附加樂句,從而演變成板腔曲調,並運用於原劇中。詠嘆調由開、承、轉、合四個樂句組成,有調號式、壹對壹式、2/4記譜法。
(3)仙腔和陰腔:
這是壹個小調,屬於壹個特殊的曲調。這種特殊的曲調打破了建國以來的使用界限,所以有人也把這種唱腔列入了主腔範疇。
仙調:又稱道調、道情,原是神道出場專用調,旋律流暢,由四個樂句組成的單段結構。原為尚調式,後逐漸轉變為尋音調式並接近色腔。這種特殊的曲調發展到板腔,增加了板、數板、行軍腔、砧板等附加樂句。
陰穴:又稱“復活穴”。在老戲中,常被用於鬼魂出現或人物病重時吟唱。曲調為尚調式,上下句結構,記譜法為2/4。旋律深沈而優美,苦澀而悲涼,拖長了音。在開發過程中,還增加了幾塊板、跨腔等附加短語。建國後,在抒情場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發展和創造了對面板、雙線、三線等板。
(2)演講
黃梅戲語言以安慶本地語為基礎,屬於北方方言語系江淮方言。其特點是全劇歌詞結構多為七句、跨句。七言句多為二、二、三結構,十字句多為三、三、四結構。有時可根據需要以七言、十字句為框架,字數可壓縮或擴充,而曲調多采用疊句。花腔歌劇的歌詞靈活多變,三至七個字不等,往往夾雜著各種沒有意義的口語詞。句子的數量不壹定是偶數。有時候最後壹句重復的時候奇數句就算偶數了。唱法都是用安慶普通話唱的,接近普通話。全劇元音用普通話讀唱,短劇用安慶當地方言,唱腔仍用普通話唱。
(3)伴奏
黃梅戲最初是用打擊樂器伴奏的,稱為“三打七唱”。抗日戰爭時期,他試圖用京胡來解釋他的腔;後來嘗試過二胡伴奏,但未能推廣。直到建國初期,才逐漸決定以高虎為主要伴奏樂器,並逐步建立了以民族樂器為主、西洋樂器為輔的混合樂隊,以增強音樂表現力。
最初鑼鼓伴奏由大鑼、小鑼、平鼓組成,稱為“三打七唱”,即三人演奏打擊樂器,參與發聲,七人演唱。後來鼓手還打了竹根節和鈸,三個伴奏者分別坐在入戶門內外和草臺中間(鼓手)。20世紀30年代以後,受徽班和京劇的影響,逐漸走向舞臺。傳統鑼鼓簡單練,常用的有壹、二、三、四、五、六、九錘,還有十三錘半、四棍(又稱“壹字鑼”)、蛤蟆跳、鳳凰點頭、三箭、推公交車。伴隨人物表演的是鑼鼓、十三錘半、七字鑼和鑼。新中國成立後,他們逐漸吸收京劇技巧,創造了壹些新的鑼,以滿足表演和伴唱的需要。
(4)腳色業務
黃梅戲中的腳色業務體系是在“二戲”和“三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整部劇上演後,足彩界逐漸發展為鄭丹、鄭聲、肖丹、蕭聲、小醜、老聃、戴勝、花花。辛亥革命前後,足彩事業的分工概括為四足和四足。上面四只腳分別是:鄭丹(青衣)、老生(白胡子)、鄭聲(黑胡子)、畫臉;接下來的四只腳是:蕭聲、花旦、小醜和老聃。雖然有分工,但很少有人專攻壹行。民國十九年(1930)以後,黃梅戲班經常與惠、京板社同臺演出。由於表演劇目的需要,京劇藍調和吳二花又出現了,但沒有固定下來。當時的黃梅戲戲班多為半職業性質,只有三打,七個唱腔,臺上十二個人(管理服裝道具),臺下十二個人(煮茶)。商務搭配基本是七條線:鄭丹、鄭聲、肖丹、蕭聲、小醜、老聃、花花。由於班裏學生少,演全劇時,往往是壹個演員同時演幾個角色。因此,在黃梅戲中,雖然對演員的角色有專業規範,但沒有嚴格的分支。
(5)經典劇目和著名藝術家
1953年5月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後,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的配合下,先後編排改編了《打豬草》、《情侶看燈》、《仙女下凡》、《女馬旭》等傳統劇目。其中《神仙眷侶》也創下了當時國劇電影的觀眾紀錄,壹時風靡全國,名揚海外。這是黃梅戲第壹次與電影藝術相結合,為黃梅戲增添了翅膀,使其在更廣闊的天地裏飛躍,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卓越地方戲。
在黃梅戲的成長過程中,嚴鳳英、王少舫等成就卓著的演員為黃梅戲的表演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嚴鳳英的歌唱藝術具有獨特的風格。她的歌聲醇厚甜美,充滿民歌風味,表演形象生動,真實感人,內心感情強烈。其中《仙女下凡》、《女許》、《牛郎織女》、《夫妻看燈》、《打豬草》等劇很受歡迎,有的還被拍成電影,享譽海內外。
黃梅戲的傳承價值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影響深遠。當前,黃梅戲的流行區域日益縮小,各級黃梅戲劇團尤其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