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藝術的審美特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
1.綜合性是影視作品的重要美學特征之壹。在人類藝術的眾多門類中,有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戲劇等。都是早在蒙昧時代或者文明初期就出現的,而影視藝術則是綜合吸收了各個藝術門類在幾千年的實踐中積累的藝術精華。它不僅融合了各種藝術中的各種元素,而且進行了壹次具有質的意義的化學轉化,使這些藝術元素進入影視後相互融合,形成了影視本身。
2.電影和電視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文化現象,首先是由技術發明的,這導致了新藝術的誕生..壹部世界電影史或世界電視史,既是影視藝術的發展史,也是硬技術的發展史。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到3D,都是因為新技術革命的沖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成果被應用到影視藝術的創作和制作中。
3.現實主義是影視藝術的基本審美特征..影視的攝影技術可以逼真地記錄和再現客觀世界,科技的發展使它們能夠逼真地再現事物的聲音和色彩。因此,在所有的藝術形象中,影視藝術形象是最真實、最直觀的,能夠在人的眼前準確地再現事物的壹切細微特征,從而具有其他藝術無法比擬的真實反映對象的獨特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影視的本質是對活動的攝影,也就是保真。
審美趣味日益多元化,影視文化日益成為審美文化的主流;審美文化的市場化、商業化使得影視文化受制於收視率、票房率趨於類型化、簡單化,抑制了影視文化的品質提升和多元化繁榮。影視行業必須重構自身的審美特征,尤其是從文學藝術中吸取精華,才能提高藝術品位,獲得藝術生命。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下的審美趣味日益多元化,影視文化日益成為審美文化的主流;然而,隨著審美文化市場化、商業化的發展,受制於收視率和票房的影視文化趨於類型化、簡單化,抑制了影視文化的品質提升和多元化繁榮。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影視行業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審美價值體系,尤其是從文學藝術中吸取精華,才能提高藝術品位,獲得藝術生命。
壹個
影視文化成為當代審美文化主流的主要原因是現代高科技的發展為影視視覺文化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可能,但也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關。城市化,城市化的擴張,讓現代人越來越疏遠,越來越陌生。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話和交流越來越迫切。最簡單的溝通、談話和交流方式是通過直接的圖像欣賞。當代審美文化也適應人們的生活方式,向視覺文化轉化。現在人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感受到甚至觸摸到圖像。有研究者將這種意象稱為“意象形式”,它作為壹種意識形態的對立形式出現,深刻地概括了當代審美認知從“反映”到“反應”,從理性愉悅到感性娛樂的轉變。以“影像形式”為特征的審美文化成為社會審美文化舞臺上的主角,那些電視、電影、卡拉0K、MTV、廣告藝術、時裝秀等等。成為人們生活方式和生存範式的本質享受需求,是意象形態的基本承載主體。在高度忙碌的現代都市生活中,快節奏和高速度改變了人們的時間觀念。大多數人沒有時間去輕歌曼舞,去品味和琢磨,去咀嚼,去推敲,去尋找詞語和概念背後隱藏的含義,沒有時間去進行細致的靈魂自省和反芻。“意象”可以消除過去人們對外界事物的距離感和隔膜感。比如電視,幾乎可以把整個世界的“影像”搬到人們的客廳和臥室。豐富多彩的電視圖像極大地滿足了觀眾的審美需求,極大地豐富了家庭生活。
日益多元化的審美趣味和視覺文化成為審美文化的主流,不斷對影視產業提出新的要求,為其發展提供新的空間。人們審美趣味的多元化發展,要求影視行業提供盡可能多的審美文化品種,滿足不同的審美文化需求。
二
目前,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世界影視文化已經完全進入商業化運作軌道。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中國影視文化,壹方面受到全球影視行業商業化的影響,另壹方面也受到國內改革尤其是業內改革的影響,而且越來越商業化。壹方面,商業化為影視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為影視制作的多元化提供了動力資源,促進了影視產品的多元化發展;另壹方面,壹切以營利為目的的影視行業也存在壹些值得我們高度關註的不良傾向,抑制了影視文化的多元化健康發展,即在影視審美趣味多元化的大趨勢下,也呈現出了壹些影視作品類型化、簡單化等不良傾向,嚴重影響了影視審美藝術的發展、質量的提高和社會功能的健康發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在商業化的影響下,影視產品越來越呈現出新的類型。
觀眾審美趣味的多樣性決定了影視制作的多樣性。這既是大眾審美文化豐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視作為藝術審美形式的要求。藝術的審美價值首先在於鮮明的個性。影視藝術作為壹種審美形式,只有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特征,才能獲得真正的審美價值。歌德指出“表現特征的藝術才是唯壹真正的藝術”。只要是從內在的、專註的、個人主義的、獨立的感情出發,作用於周圍的事物,不在乎無關的東西,甚至沒有意識到,那麽無論是出自粗糙的野蠻人之手,還是出自有教養的、敏感的人之手,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然而,影視作為大眾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其審美趣味的多元化發展在壹定程度上受制於收視率、票房率等影視市場機制的影響。影視產業化的發展勢頭要求把收視率和票房作為影視制作的重要導向。影視的市場實踐證明,只有滿足最大受眾的需求,才能獲得最大的收視率和經濟效益。類型化的電影作品可以有效規避創新帶來的商業風險,規避文化市場競爭中的不利因素。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部主任米切爾·丹(Mitchell Dan)曾指出,壹個節目的成功只取決於它在收視率上的競爭,超過3/4的新節目註定會失敗。這說明審美趣味的創新意味著要冒很大的風險,所以影視節目傾向於模仿過去成功的作品,以保證收視率和經濟效益。在收視率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氛圍下,電視審美趣味不滿足最大多數觀眾的需求是不現實的。正如美國電視制片人f·齊夫(F. Ziff)所指出的,“我們都非常了解美國大眾的口味。他們需要的是休閑娛樂...我們不搞高雅的東西。我們的產品應該面向最大的受眾群體。他們是電視機的最大買家。當他們買了壹臺電視機,釀酒商就會來到電視臺。釀酒商需要吸引卡車和出租車司機,普通人,他們對少數人喜歡的歌劇、芭蕾和交響樂不感興趣。正因如此,好萊塢制作的電影幾乎完全是按照幾種成功的工作模式來定型的,並且已經擴展成為壹種全球化的影視制作模式。
在這種世界模式的影響下,中國影視圈也呈現出嚴重的類型化傾向。“笑談熱”、“紀錄片熱”、“宮廷劇熱”、“武俠熱”等類型化現象層出不窮。近年來,我國影視產業發展迅速,出現了壹批審美品位較高的作品,如《牽手》《圍城》等。但總體來看,審美品位高、藝術創新大的優質電視劇太少,而大部分都是類型化、雷同化,審美情調嚴重。比如中國影視圈曾經有壹股宮鬥劇的熱潮。電視機壹打開,黑粉色出場的將軍、皇後、公主、嬪妃盡收眼底。這些作品有些審美情趣不高,藝術價值不大。同時,反映邊緣領域的電視作品明顯較少,如青年題材、工業題材、軍事題材等。這說明中國的影視審美類型學問題越來越嚴重,亟待改善。
(二)部分影視作品在商業利益的引導下,過度追求感官刺激,迎合低俗趣味,導致影視文化中暴力、色情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