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賞析
不計成本打造地震場面 眾主創憶重拍經歷 《唐山大地震》作為壹個非傳統意義的災難片,“如何真實表現那場毀滅壹座城市和幾十萬人生活的災難”依然是整個創作團隊必須直面的難題,實際情況也是困難重重,幾經跌宕。“最艱難是對整個地震氛圍的營造,這個效果的營造對技術要求很高。我們的電影工業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要有很多的外援,要請韓國的、英國的、南非的等等,大家壹塊兒來做這個事。” 導演馮小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關於馮導提到的“地震氛圍”,監制陳國富也曾表示,“如何在技術層面真實反映地震實況,這個挑戰遠超出華語片技術水平。過去我們拍地震只是抖鏡頭,演員在想象中跟著動,鏡頭跟演員的震動無法同步,然後通過很多短暫的鏡頭連接在壹起,眼尖的觀眾能察覺不是整個場景在晃動,是虛擬的。如果要達到真實的效果,要把景搭在整塊能震動的裝置上。另外,景還要分成震前跟震後,震垮的景不能單純用爆炸完成,必須符合災區的情況。電影中這短短幾分鐘的戲全是突破。” 在談到拍攝地震場面的投資時,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首次回憶起了這次的重拍經歷:“壹開始我們運用了比較傳統的方法來拍攝,比如天崩地裂,房屋倒塌和震顫等場面,用傳統拍攝方法會限制導演的畫面感,因為這種方法通常不會有大場面的感覺,尤其是沒有壹個連續感。首先觀眾看到的是很小的景別,其次鏡頭是不連貫的,這個肯定會嚴重影響視覺沖擊力。所以我們最終經過權衡決定更換另壹種拍攝方法。劇組動用了目前最為先進的拍攝設備,讓景別的大小和鏡頭的連續性都達到相當高的標準,但這部分的重拍也把我們的拍攝期拖長了壹個多月。” 據悉,王中磊先生所提到的“最先進的拍攝設備”學名是自英國的Motion Control攝影機(簡稱mcc),這種昂貴設備以前只在拍廣告時使用,它的原理是把機器放置完畢,把整個長鏡頭設計好,以後這個機器則可以不動,壹層壹層拍,每次完成壹個鏡頭為六層。因為機器不動,人在那壹遍遍拍,從現場看完全是人為機器服務。據制片人胡曉峰透露:“這臺設備壹天至少人民幣五萬,因為需要提前試驗和安裝,從英國來的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加上他們的差旅和指導費,就可想而知這個鏡頭是多少錢了。” 馮小剛導演透露,“因為mcc能保證每壹次鏡頭運動的速度、角度和上壹次的軌跡完全壹模壹樣,所以《唐山大地震》中有壹些高難度的特效鏡頭,需要6次拍攝才能把鏡頭合成在壹起做出效果,都是依靠mcc完成。” 大制作非唯壹賣點 “以情動人”是核心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雖然是大額投資的成果,也是第壹部國產IMAX電影,並在特效制作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但真正打動人的是這部電影中流淌的濃濃的中國式親情。 電影總制片人王中磊表示,“《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兄弟單片投資最高的壹部電影,在制作部分的絕對投資上也應該是華語電影最高的之壹,我們片中的演員沒有大明星沒有高片酬,預算幾乎都花在了制作上;同時影片是對電影類型的壹種新的探索,我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感動所有的中國觀眾,尤其在看到成片之後我們覺得它比預期的更加觸動人心。” 影片總監制陳國富表示:“討論《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如果關註點只在Imax或特效方面,會偏離了影片真正的力量,這部電影的核心還是情感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同時,壹部成功的讓人印象深刻的商業電影更多是兼具時代性和現代性的,而〈唐山大地震〉雖然講述的70年代開始的故事,但放在中國的當下則被賦予了更多的現代意義,他還提到:“《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其實不是關於地震的,他是關於我們要怎樣重新確立對家人和家庭的愛。這個提法在現在特別有價值,在中國走過壹世紀的苦難後特別有意義,比強調人均收入提高還有意義。《唐山大地震》不需要跟任何好萊塢的大片作比較,它就是壹部完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十大媒體主編深情寄語“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圍繞壹個家庭在經歷災難之後的聚散別離,時間和地點的跨度沿著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軌跡延伸開來,堪稱壹部中國人的心靈史詩,如同馮小剛導演在接受采訪時多次強調說:“《唐山大地震》是壹部內容大於形式的電影。往往拍災難片會拍成形式大於內容,但是我們這部電影,我希望它是內容大於形式。當然我們也會給觀眾看到那些非常有沖擊力的畫面,包括在視聽上的沖擊力,這些手段我們都會有。但是我們更希望把觀眾帶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我覺得這部電影,它真正震的不是這些房屋,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如果能做到這壹點,我們就成功了。” 憑借特殊的情感力量和主創們的創作誠意,部分媒體主編在看過電影之後,特地聯袂送上深情寄語,誠懇又情真意切,再次證明中國人對於“親情”這個永恒主題的不斷思考和堅持。 《唐山大地震》帶領我們回到了電影的原點,它讓人痛快地哭,之後讓人破涕成笑,它讓我們知道,電影還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個有生命力,能感動人,值得我們去珍視和反復回想的電影。
幫妳粘的!呵呵!妳也可以利用我們強大的百度來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