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況
中國的怒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的碧江、福貢、公山三縣,蘭坪、未夕等縣也有怒族居住。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怒族人口為28759人。使用怒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各地語言差異很大,碧江、福貢、蘭坪的氣話無法互通。沒有國語,大部分使用漢語。
怒族自稱“怒族”(碧江)、“誓昂”(福貢)、“阿龍”(公山),是怒江、瀾滄江兩岸的古老民族之壹。他們是從早期居住在雲南福貢和公山的土著人發展而來的,是唐代“路魯曼”的壹部分。但各地的怒族仍然保留著自稱和自己語言的特點。八世紀以來,怒族地區屬雲南南詔、大理政權管轄,元明以來屬麗江納西族穆圖斯統治。從公元17世紀開始,怒族不僅被隸屬於麗江納西族木石地區的未夕康普土千宗和葉芝土千宗統治,還被茶花女藏族土幹宗雍和宮和蘭坪土特白羅土司統治。此外,遷入怒江地區的彜族首領開始奪取怒族土地,甚至掠奪怒族為奴。辛亥革命後,1913年,蘭坪縣營盤街道成立了女丘養殖邊境總局,先後設立了菖蒲筒(公山)管委會辦公室和上帕(福貢)、枝子羅(碧江)兩個殖民辦事處。1918,統壹到管委會辦公室。1933年,國民黨政府將三個民政廳改為公山、福貢、碧江三個行政局,直至新中國成立。
社會經濟學
怒族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到了清朝,他們已經開始種植小麥和蔬菜,但他們仍然狩獵動物為食,他們的手工業也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當時的怒族與外界有著密切的交換關系,將黃連銷往內地,內地各族商人將食鹽販運到怒江相互交換。1929之後,碧江的枝子羅、福貢的上帕等地被辟為正規市場,銅錢、紙幣等錢幣開始流通,怒族中也出現了壹些季節性的攤販。目前,少數石刀和石斧保存在怒族中,表明他們經歷了石器時代。他們曾經使用木鋤和竹鋤作為農業生產的工具,有些人在16 ~ 17世紀開始使用鐵制工具後還在繼續使用。
怒族最早使用的鐵器是刀和斧。在刀耕火種的落後耕作模式下,他們用的是鐵鋤頭。後來引進了鐵犁,進行翻耕。但是山地農業還停留在刀耕火種或者鋤地的階段。公山地區怒族使用的鐵制工具深受納西族和藏族的影響。
碧江怒族的農業耕作技術比福貢和公山怒族更為粗放,早期刀耕火種的落後耕作方式占絕對優勢,這與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是壹致的。福貢的地形和土壤比碧江好,而且交通方便,很容易買到農具。因此,犁耕技術比碧江更先進。碧江、福貢、公山的怒族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土地制度也不同。福貢地區的怒族,個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公共土地保留較少,但個體成員共有的集體耕地仍被保留。受藏族和納西族的影響,公山地區的怒族生產力發展水平很高。有壹個有地緣聯系的村社,村社的土地所有權有兩種:村社的荒山野林歸村社所有;耕地長期屬於個體家庭。此外,個體家庭之間還有耕地。由於鐵器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使用,產生了壹些剩余產品,從而使交換有了壹定的發展。當時已經產生了員工,員工的工資分為實物工資和貨幣工資。怒族社會內外也有借貸關系。有兩種貸款,實物貸款和現金貸款。大部分實物貸款是用於租借牲畜和谷物。與此同時,土地抵押和奴隸制也開始出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怒族地區的壹些古村落還保留著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庭公社的壹些特征。不同形式的土地公有制和發展中的個人土地私有制在有血緣關系的個人家庭成員中得以保留。碧江家家和羅的家庭公社保存完好。他們以圖騰為祖先。福貢怒族的親屬組織是提氣,每個提氣來自壹個共同的祖先。根據血緣關系,形成了許多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群體。由於成員越來越多,在每壹個“好身體”下,都形成了壹種親密的親戚關系“好拉扯”。“阿莎”是家族公社的首領,負責處理公社內外的公共事務,調解成員間的糾紛,代表公社處理公社間的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居住在土額、蘭坪及少數散居在未夕縣的怒族,生產生活水平與漢族、白族、納西族相當,早已進入封建社會。
新中國成立後,怒族人民獲得了解放,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1954年8月,成立怒江佤族自治區(包括怒族聚居的碧江、福貢、公山三縣),1957年10月,改為自治州。1956 1年10月1,公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成立。中國黨和人民政府從怒族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方法幫助怒族進行社會改革,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40年來,怒族地區生產不斷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以前連壹顆釘子都做不了的公山縣,現在建起了農具廠,怒江州有十幾個行業的幾十個廠礦。以前山坡旱地沒有水利,現在挖了溝,開了梯田,糧食產量翻了壹番。以前道路險峻,山對河封閉,交通極其閉塞。現在,修了幾條路,修整了大量驛道,河上架起了鋼索吊橋。怒族地區的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過去,怒族地區的文化非常落後。國民黨行政公署統治怒江幾十年,只培養了壹二十名怒族小學生。現在縣城有了中學,大部分村有了小學,80%以上的適齡兒童入學了。過去,痢疾、傷寒、霍亂和天花在怒族地區十分流行,但現在已初步建立了從地區到縣、鄉、村的醫療衛生網絡,基本上控制了鼠疫疾病的流行,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文化和藝術
怒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1957年初,發現了怒族古畫——石窟壁畫和摩崖畫。在碧江縣的壹個洞穴的洞壁上畫有洞穴壁畫。上面有七幅畫,如太陽、魚、鳥、牛馬等。畫作用紅色顏料繪制,筆觸簡潔,線條粗獷,形象生動。在壹些石壁上也有這樣的巖畫。據學者推測,這幅畫屬於史前原始繪畫藝術,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怒族的詩歌大多是即興創作,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他們的曲調有壹定的節拍,內容廣泛,形式完整,配以琵琶、笛子、口弦、葫蘆笙。有兩首廣為流傳的歌曲:《獵神祭》和《愁神之歌》。此外,還有其他反映農業生產的曲調,反映男女愛情的求婚曲調《婚歌》,表達悼念死者的哀歌曲調。在民間傳說中,流傳很廣的有大力士阿紅、毛英沖等,講述了怒族先民與自然頑強鬥爭的故事。盲人求醫和仙草贊美真善美,鞭撻殘暴邪惡,充分體現了怒族善良、互助、感恩的美德和對惡勢力的痛恨。
怒族是壹個熱愛歌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內容非常豐富,大多模仿動物的動人形象,如猴舞、雞舞、喜鵲舞、鳥王武等。,有的表現生活場景,反映生產活動,如鍋莊舞、洗衣舞、秋收舞、割麥舞等。,此外還有琵琶舞和跟舞。舞蹈動作粗獷豪放,敏捷有力,節奏分明。無論是慶祝還是哀悼,怒族人都可以通過唱歌和跳舞來表達他們真誠的思想和感情。比如婚宴上,老人唱的婚歌,首先是從人類起源開始唱,分為創作、談情說愛、牧羊、剪羊毛、喜宴等章節。
社會風俗習慣
怒族男女服飾多以麻布為材料,女性壹般穿麻布長袍,胸寬及踝,衣服前後接口處裝飾壹塊紅邊布。年輕女孩喜歡在亞麻長袍上加壹條圍裙,在裙子邊緣繡上各種花邊。男人壹般穿亞麻長袍,寬胸及膝,腰間系壹條布帶或繩子,腰部以上前部收起來方便裝。怒族男女講究裝飾,女子用珊瑚、瑪瑙、珠子、貝殼、銀幣等。做漂亮的頭飾和胸飾,戴在頭上和胸前。耳朵上戴珊瑚耳環,喜歡用綠布包頭或花頭巾。男人留著長發,裹著藍布,裹著亞麻綁腿,喜歡在肩上挎著彎刀、弩和箭包。怒族的主食是玉米和養子。公山北部的怒族也向藏族學習種植青稞、燕麥和吃青稞面。受藏族生活方式的影響,壹些怒族人有時吃酥油糍粑。除了雞、魚、豬、羊和牛肉,還有野味。怒族壹般喜歡吃用蔬菜煮的濃米粥,在裏面壹起煮野味,味道鮮美。Nu男女喜歡喝酒,酗酒。怒族的房屋分為兩種:木屋和竹屋,是在木樁上鋪設木板或竹席而成。壹般有兩個房間,在外面招待客人,有壁爐,上面放鐵鼎或石鼎做飯。裏間是主臥,存放食物,外人不得入內。
建國前,怒族的婚姻以壹夫壹妻制為主,少數族長和富戶也有壹夫多妻制。住房轉讓制度在各地比較流行。男方結婚後,在父母家附近蓋了新房,與父母分居,分到少量財產。但小家庭在生產生活中仍然保持著與父母和整個家庭的農耕互助義務。最小的兒子和父母住在壹起。父母去世後,留下的土地、牲畜、房屋主要由小兒子繼承。血統是按父系計算的。碧江怒族實行的父子姓名制是計算世系和財產的重要標誌。公山的怒族有重喪的習俗;福貢、碧江女的祖先是火葬的,有宗族墓地。目前埋葬。
宗教信仰
怒族還保留著較多的原始宗教殘余,信奉萬物有靈論,追求自然崇拜,巫術是常見的宗教迷信儀式。壹些怒族人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和基督教。
(摘自《民族工作全集》主編千裏原)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