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與子有廉晶雅和壹個可愛小孩演繹、鄭宇成和林秀晶演壹對準備結婚的戀人、車太賢和孫泰英則演壹對準備分手的戀人、向往愛情的少女由申敏兒演繹,而她的暗戀對象不認得,姑且用帥氣男生來替代。
他們四組人物並不完全相互認識,但有壹些交集:林秀晶和申敏兒是壹雙姐妹,而消防隊員鄭宇成曾在火海中救出申敏兒,然後他和林秀晶約會了;可愛小孩曾和車太賢同坐在公園的秋千上,最後車還幫可愛小孩帶話給母親;孫泰英與其它組別的人沒有直接聯系,僅有壹次鄭和林去超市買東西是,是孫給他們結帳收銀的。
悲傷電影的敘事是在不同組別之間轉換和交叉,大概因為我對這些演員都比較熟悉,所以倒不覺得混亂。為了方便我回憶,我仍然按組別來復述。
廉晶雅是壹個女強人,但是最近壹段時間,她被小孩搞得很頭痛。小孩對母親有點意見,常作出壹些叛逆的行為,但她不知道到底問題出在哪裏。老師給母親看了孩子的日記,日記也只說討厭母親,沒有說緣由。壹次在送小孩上學的路上,母親剛把孩子放下車,開走,就發生了車禍,住院了。小孩寫日記說,這樣媽媽就不會壹直加班,對他發脾氣打他,他可以天天看到媽媽,他希望媽媽壹直生病,母親看了日記,終於明白了。壹個偶然的機會孩子發現了母親以前的日記,記錄了從懷他的意外到撫育他的艱辛,孩子和母親就通過日記相互知曉了對方的內心,母子倆變得非常和睦。“我希望媽媽壹直”生病這句話竟然變成了壹句咒語,母親得的是癌癥,小孩很難接受這個事實。在母親彌留之際,他讓車太賢去告訴母親,自己壹直很愛她。
鄭宇成是壹個消防隊員,和自己救過的敏兒的姐姐秀晶拍拖。敏兒不能說話也許是天生的,也許是大火造成的,反正秀晶的職業是新聞節目的手語主播。秀晶壹直希望宇成跟她求婚,宇成第壹次準備求婚時,戒指滾在找不著的地方,致使他遲到,害秀晶生氣。秀晶說,她希望能跟宇成結婚後,宇成在跳進火海時能考慮她哪怕壹下。火不僅帶來了敏兒的失聲,也許還帶走了他們的父母(這點電影中沒有交代),所以火對秀晶來說是非常恐怖的東西,而對宇成來說卻不是這樣。他總是最勇敢帥氣的消防隊員。有壹次新聞節目中播報有兩名消防隊員在救火過程中受傷,把秀晶嚇死了,立刻趕去醫院,還好宇成坐在手術間外面,說:“我沒事。”宇成偶然找到了戒指,準備第二次跟秀晶求婚,但是又在關鍵時刻發生了火災,宇成殉職。秀晶播報新聞時聽到殉職消防隊員中宇成的名字,呆掉了。她再也無法與他相見了。最後,消防隊的同事把壹盒錄影帶、壹枚戒指、壹張照片轉給秀晶,他和她通過錄影,相互說了“我愛妳”。
車太賢是壹個無業遊民,靠在拳擊館當人肉沙包掙壹點錢;孫泰英在超市兼職收銀,她想和車分手:“三年了,沒有任何變化。三年前,我在超市Part time,現在我還是在這裏Part time;三年前妳沒有工作,現在妳還是沒有工作。”孫泰英這樣對車說。這樣的兩個人,各自沒有未來;在壹起,是壹起沒有未來。我能理解孫泰英說這話的痛苦。命運在這時候給了車壹個轉機:他偶爾幫壹個女的和壹個男的分手,那個女的給了他壹點錢。他突發奇想,做“分手代理”,為那些想分手又不知道怎麽說出口的人“代言”,這個職業果然生意很好,車似乎看到了可以不和孫分手的希望。但是到最後,他收到了孫的定單,讓他告訴他自己:她已經有了別的愛人,希望他能夠找到新的愛人,過幸福的生活。車在孫工作的超市外面對著門玻璃中的自己說完了這些話,他把雨傘留在超市門口。下班時,孫沒有帶傘,看到丟在門口的傘,就打起了它。走了幾步她發現傘面有壹節沒有支著傘骨,那是車的傘。
敏兒不會說話,臉上有火災時留下的疤痕。她在遊樂園演“白雪公主”,穿可愛的衣服,戴很重的頭套。秀晶和宇成有壹次說要給她介紹男朋友,她說不要,她已經有男朋友了。她喜歡壹個常來遊樂園畫畫的帥氣男生,為他揀掉在地上的畫畫工具,幫他把椅子和畫架搬到陰涼的地方,但她從不願在他面前摘下頭套;而那個帥氣男生越來越好奇她長什麽樣,他畫了很多想象中的“白雪公主”不戴頭套的樣子。“七個小矮人”為了鼓勵敏兒,把帥氣男生說成第八個小矮人,還給他們安排了壹次見面。敏兒為了這次見面,畫了很厚的妝;而小矮人們還在敏兒有疤痕的壹側,打上很亮的光。敏兒坐在那裏等帥氣男生把她畫下來,帥氣男生說,妳比我想象得還漂亮。帥氣男生知道了敏兒不會說話。畫完後,敏兒跑到洗手間把妝洗掉,坐到男生面前,說(其實是寫)再幫我畫壹次吧。帥氣男生說,下個月我就要出國研修了,敏兒在心裏說,我知道,傻瓜,所以要妳再畫壹次。她把頭套戴在帥氣男生頭上,最後擁抱了他。
終於講完了。好累。導演壹次次地讓我們不希望的事情變成現實,而我們希望的東西卻從未達成。我們不希望小孩說的壹句“我希望媽媽壹直生病”變成真話,而它就是變成了事實,而且是不治之癥;我們不希望宇成在某次救火中殉職,可他還是死去了;我們希望宇成能成功求婚,可他沒有做到;我們不希望車太賢為自己的分手“代言”,可它還是發生了;我們希望那個帥氣男生能夠愛上敏兒,可是這段愛情沒能發生。
所有壹切都不符合我們的想象。我還不能猜到導演選取這四組人物的原因。因為如果是其它導演,他可能用更具象征意味的人物: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看《悲傷電影》時,偶爾有時候我會產生壹種幻覺:像是在看《壹壹》。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想搞明白生命到底是壹個怎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