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穿越了500年時間的老城門,頑強地壘起壹座縣城最後的歷史見證。
這座屹立了500個春秋的鐘鼓樓,執著地標識壹座山城悠久的文化記憶。
這條滄桑了500年光陰的舊街巷,艱難地承載竹溪人民濃重的鄉愁情感。
感謝這些灰褐色的,來自鄂西北大山上的石塊。它們憑著堅韌的質地,靠著清代工匠的過硬手藝,親密無間地,安靜執著地,挺起壹道拱形的城門洞。
盡管因風雨侵蝕、歲月消磨,色澤暗淡,光影斑駁,外形蒼老,但仍然顯現出壹種弧形的美感,更以強大的力度,承載漫長的時間,撐起古樸的空間。
(不理廣告,直接點》閱讀更多。遇彈出小廣告,點右邊?關掉)
這道東城門,見證著竹溪縣城數百年的歷史。明朝成化十二年即公元1476年,首任知縣曾熙創建土城,修四道城門。
至今,東城門是古城垣唯壹幸存者。現存石城門,是清代嘉慶六年(1801年)壘砌的,迄今200余年。
按新舊《竹溪縣誌》的記載,包括東城門在內的石砌城垣,在抵抗清朝中期白蓮教起義殘余勢力,以及防禦清末、民國年間的兵燹、匪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城門由城門洞和城樓組成,為石砌臺基、卷頂拱門。其城門洞,由長方條石砌成,內寬12米余,進深16米余。
門上城樓,為無柱之廡殿建築,土、石、磚、木結構,磚壘素脊,四角曾飾以垂脊魚吻。現在,除西面的格窗外,城樓的其他裝飾全毀。城樓及其周邊,多經改造或新建,淪為各式民用建築。
東城門外的門額上,曾橫鑲“東屏門”石牌壹塊。現在的石牌上,則是“四皓鎮”三個字。這與壹部電影有關。
原來,1985年歲末至1986年的年初,珠江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胡炳榴,曾執導過壹部名叫《鄉民》的電影。該片改編自賈平凹的中篇小說《臘月正月》,講述的是秦嶺壹帶鄉村的故事。
為忠實於原著,導演組遍尋秦楚邊地的老街老屋,尋訪到了鄂西北邊陲的竹溪。
滄桑古樸的竹溪縣城東城門和東門街,成為該片的主要外景地。東城門上現存的“四皓鎮”三字石牌,就是該劇拍攝時所布置外景的遺留。
東城門之內,東門街的西端,是有著500多年歷史的鐘鼓樓。明代弘治五年,即公元1492年,時任竹溪知縣的伍夔,主持整修了東門內的譙樓。
因當時此樓有鼓無鐘,伍知縣遂花費俸祿,捐鐵1500斤,鑄以為鐘。從此,譙樓晨鼓暮鐘,作為縣城的作息號令。於是之後,譙樓又稱為鐘鼓樓。
歷史上的竹溪縣城鐘鼓樓,身份“顯貴”,備受重視。故清代嘉慶八年 (1803年)和光緒十四年(1888年),鐘鼓樓又歷經兩次重修,且皆有紀文,刻碑銘之。
如清代嘉慶年間的《新建古樓記》載,“今以鼓值更,鐘以定其昏明,俾壹城鹹悉更次,而入息出作,聞鐘鼓而知節焉。遇有警,則以鐘鼓壹號令。至於清平無事,……登樓攬勝,則溪水回還,近在襟帶間……邑西南偏頭山,欹斜不正……即於樓上塑魁星像以饗之。邑中士人自是翻然振興乎?”
顯然,曾經的鐘鼓樓,不僅被賦予軍事、政治目的,還有特殊的文化價值,寄寓官民的理想,長期作為壹處人文勝跡、壹座精神坐標,矗立在縣城的重要部位。
鐘鼓樓,於平地壘砌高大的磚石臺基,築拱形門洞。臺基上為歇山脊頂、磚木結構的重檐高樓,面闊三間,進深八米,軒敞大方。
樓有四根圓柱,托於檐梢間,穩健開闊。樓之四面為木門,門內嵌梭形格窗,古樸有韻。樓上飛檐翹角,襯以卷棚望檐。檐下擋板、望板和藻井,飾以花卉浮雕、各色圖案……
整座鐘鼓樓,樓基高聳,梁架精巧,古樸典雅,莊重美觀,歷數百年風雨侵蝕,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仍大體完好。
作為竹溪縣城保存較好、反映古代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具有較高歷史價值,1986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的鐘鼓樓,是1989年至1990年,由竹溪縣人民政府撥款再次重修的。
重修後的鐘鼓樓,保持原樓基本形態,仍為二層,鋼筋水泥結構,青灰色墻體,覆黃色琉璃瓦,展飛檐翹角。
新樓較之古樓,更為高大,更為壯觀,從此作為壹種歷史文化標識,留在竹溪人的鄉愁記憶裏。
更有兩條古老幽深的巷弄,位於東門街,即俗稱的大巷子、小巷子。其中的小巷子,藏有壹座規制不小的清真寺。
該寺興建於清代嘉慶二十年(1815年),於民國年間重修。原址毗鄰竹溪壹中(現城關中學)舊址,1952年遷至小巷子現址。其總面積1100余米,寺內有禮拜大殿壹座,以及會議室、接待室、水房、住房等若幹附屬建築。
整個清真寺,格局精巧,殿宇莊嚴,雕飾古樸,環境清幽。殿中匾額以及木雕對聯,以阿拉伯文書寫後鐫刻,是回民文化的藝術珍品。
這座清真寺,是明清時期,來自陜西、甘肅地區的回族人民,遷入竹溪後定居、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得到保護、尊重的歷史見證,具有珍貴的文化價值。
東城門和鐘鼓樓之間,是東門街的主體。作為竹溪縣城古街巷的唯壹殘存,它體現了這座古老山城的歷史特征。
為此,早在198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核批當時竹溪縣的城建規劃時,曾指示竹溪縣政府,要保持東門內的街道原貌。
今天,東門街上,稱得上是古建民居的,大約只有挨近城門洞的、三百多米長的兩排對面老屋了。老屋前鋪後宅。
前鋪,為鋪門板的店面,現多改為卷閘門;後宅,為幽深過道、數重天井的清代城市民居。若擡頭,望狹窄的街道上空,那些今天難得壹見的瓦屋頂,那幾處殘存的封火墻頭,那幾片暗淡的木檐板,依稀還能看到幾許古街舊貌……
這衰敗中的東門街,似乎已被時代拋棄,但它依然十分接地氣、有人氣。盡管無復早年的繁華,但數百米的老街,店連店、鋪連鋪,家家經營,戶戶擺攤,賣日用品、服裝、鞋襪、飼料、農具、蔬菜,等等。這些商品,價格低廉,檔次不高,卻貼近普通人的生活。
這說明,東門街依然以頑強的生命力,以不曾冷卻的溫度,承載著平凡卻活躍的民生,延續著普通卻珍貴的民俗。
其實,東門街壹帶最有活力的時間和空間,在每天早晨的東門之外。這裏是早點壹條街。碗兒糕白而豐滿,油條香氣四溢,芝麻餅內酥外黃。城門洞對面的早點鋪裏,乳白帶綠的“合渣”,澆上辣子湯,是竹溪人“過早”的最愛。
比較奢侈的“過早”,是到城門洞之外西側的“小汪早點”鋪裏,叫上壹碗辣乎乎的炸醬面,外加壹籠“格格兒”(土豆塊做底的粉蒸排骨或肥腸)、壹杯豆漿,可以吃得即飽又刺激……
現在,每天早晨去東門外“過早”,依然是許多竹溪人的選擇,而每壹個去過的人,都會被那裏熱氣騰騰的氛圍,以及所引發的某種情愫所觸動……
於是,東門外的這些早點,連同早點鋪裏那些漂亮的老板娘、女店員,被竹溪的攝影愛好者們,反復追蹤拍攝,不斷發至各種自媒體乃至官媒上,結果這些賣早點的容顏好的女人們,獲得了“東門西施”的雅號,成為壹時的網紅。
穿越了漫長時間的東門街,至今彌漫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所以,除了幽深的城門洞、古雅的鐘鼓樓,東門街的溫度與活力,也是令竹溪人難舍難忘的。
東城門,鐘鼓樓,東門街,壹部立體的史書,壹卷活著的檔案,貯存縣城的文化信息,見證竹溪的歷史足跡。
那建築及風情,其民俗和韻味,承載著無法穿越的漫長時間,珍藏壹種文化,延續壹種傳統,內蘊壹種精神,散發濃郁的歷史感與滄桑感,總勾起竹溪人的鄉愁鄉情,令走過的人駐足懷念。
然而,時間無情,老街日益衰敗。正如文化學者余秋雨所言,“任何文化的生命力都在於創新,而不是懷古。”身處現代化進程之中,城市需不斷更新和發展,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
我們擋不住時間的腳步,但應盡力呵護古街巷、古建築,並通過科學、合理的改造,在保留其歷史風貌的同時,使之適宜於現代生活,並與現代化的進程相適應。
其實,東門外壹帶,山水與人文勝跡十分豐富。出東門千米左右之外,橫亙壹座南北走向的山梁,山小而勢奇,延伸似龍,橫置如案,古人因此稱之為“龍山”或“誥軸山”,即俗稱的地母廟山梁。
明清時期,山上曾先後營建過文昌閣、五峰書院等文教功能的建築,出現過藥王廟、地母廟等祠祀廟宇。西來的竹溪河,曾流經龍山與東門之間,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人工改道,徑直東去,人們便把留在東門外的故河道,修鑿為壹灣人工水池,池如新月,名“月弓池”;池上跨壹座仿古水泥橋,名“月弓橋”……
隨著東門街的全面保護性改造、修建,東城門和鐘鼓樓,連同東門外這些山水與人文相得益彰的勝跡,將呈現美麗的面貌,煥發新的生機。
竹溪縣城東門街壹帶,悠悠古韻,明清遺風。它跨越數百年的流光歲月,留下的不只是斑駁滄桑的鄉愁記憶,更留下了需要傳承和創新的文化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