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這是壹部相當於上中下三集的壹部長篇巨制。日本某影評家認為這部影片宣揚的是中國古老的哲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當然,這是壹種片面的看法。《七武士》在武打片中是壹部獨具特色的力作,它的成功不在於武打,而在於描寫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且壹人壹面。
影片大致可分四個部分:第壹部分是據伍作的親耳所聞,表收之後,山村將無可避免地遭到山賊們襲擊,村民驚恐萬狀,主戰主和各有利弊與困難,儀作老人堅決主張誓死抵抗,而辦法是雇武士。第二部分是從四位代表了發到七個武士壹個壹個地湊足來到山村。第三部分是此後戰鬥的布署與訓練,以及經過激戰時付出犧牲之後獲得勝利。第四部分就是尾聲了。
相對地說來,前兩部分更精彩,尤其是第二部分,即描寫七個武士場,可以說,七個武士是壹個壹個"走"出來的,都是從自己的道路"走"上銀幕""向觀眾的。
影片壹開頭就把觀眾吸引住了:40余騎山賊,人強馬壯,頂盔貫甲,武器良。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農民等於赤手空拳。與之抗衡,猶如以卵擊石,如果要戰,怎第才能獲勝?觀眾不能不弄不明白。
實行這個決心的辦法是派人出去雇幾個光供吃就行的武士。這樣的武士能雇到麽?這樣最低條件都肯來的武士頂用麽?這也是觀眾無論如何都要看個水落石出的。
緊接著,影片把觀眾帶進了壹個疑竇叢生而又似與雇武士根本無關的情節上去了。這四位農民代表隨腔唱曲地跟著別人看熱鬧呢?賊把壹個富裕的農家的獨生孩子抓去作人質,怎麽救出這個孩子成了看熱鬧的人們最關心的事,也是四位農民要看出個結果的事。至於觀眾,本來是想看這四位代表怎樣雇武士的。此刻也被吸引著要看個究竟。壹個和尚,壹個中年武士,雙是落發又是換穿袈裟當然使觀眾大惑不解,最後明白了,因為那武士的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開藝制服了強盜,救出了孩子,等他辭別主人就道時,那年輕的武士非要拜師不可的時候,這位武士說他叫勘兵衛,吃了上頓悉下頓,無力收徒。這時觀眾才意識到,可以"雇"到第壹武士了。編導描寫勘兵衛的出場,純粹是讓觀眾疑竇叢生之後才恍然大悟的。對於勘兵衛的機智(化裝在和尚靠近強盜)、勇敢(空手奪白刃)、謙虛(無收徒之能,打過的全是敗仗)、誠實(承認吃了上頓悉下頓)等估良秉性,編導沒有用壹句語言表白,而是通過人物自己的行動來證實的。
描寫得最成功的是武士之壹,本片的主角菊千代。他是個冒牌武士,是農民,他的父親就死壹強盜之手。他渴望的真正武士的誘掖提攜。他第壹次出場是在農家院子裏,坐個大木桶看珍衛怎樣救出孩子,孩子救出來了,他服了勘兵衛,壹心想追隨其後。但是他為人木訥,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後來知道昌牌貨低人壹等,便弄了個別人家譜,結果鬧出笑話。那些真武士瞧不起他,奚落他,然而他寬宏大度,決不計較。他機智勇敢而且幽默,特別值得稱贊的是那鍥而不舍的精神。那些真武士不理他,他是"跟"來的。他看問題實事求是,而且見解新穎。使他嶄露頭角的是敲報警梆子那場戲。農民是沒有武士想找武士。平八做的旗上,六個圓圈代表六個武士,而代表他的地是三角,但他對平八孤墳,沈痛哀悼。他作戰英勇,而且謀略過人。殺山賊探子有他,偷襲山賊山寨有他,只身深入敵方繳火銃的也是他。正是大功即將告成之際,他仍不惜性命和拿大銃的敵人硬拚,倒下之前還劈死敵人,但是他犧牲之後,人們依然囿於傳統陋習,不把他看作武士,他的墳頭上不能像別的武士那樣插上刀。多虧勝四郎主持公道,說他是個"出色的武士",把自己那把刀給他插上。
菊千是個地道的農民,當他自覺已是像樣的武士時,回過頭來看農民的缺點或局限,自然了若指掌。是他說服了那些農民,把殺了打敗伏的武士的撈到手中的鎧甲、武器貢獻出來,並且始終在村民的立場上替他們辯解。他認為農民就是這樣,沒什麽值得大驚小怪。農民本來就狡猾、吝嗇,有東西就藏起來,話鋒壹轉,慷慨激昂地指出,這種性格完全是武士造成的,也就是官府造成的。對於武士,他絲毫也沒留情。
如果說勘兵衛的出場是從武士必血的品德這個角度描寫的,那第,久藏的同場則是從武士必備精湛武藝這個角度來描寫的。那個大個子流浪武士是個流氓,他逼著久藏用真家夥較量,只兩個回合就被久藏砍翻。
不願給農民出力的那個武士的出場壹壹人了精心細致的構思與設計,而片些人物傾註了全部的愛。
影片對於武打的安排恰到好處,不是壹打到底,也沒有令人厭其多余的"打"。與眾不同的是這種武打是騎馬的山賊與步行的農民交戰,困難很多,黑澤明是用在架攝影機拍攝這些場面的。馬上與腳下的激烈動作,壹架攝影機很難拍出好的效果。許多影片拍攝馬隊的戰鬥都是橫向移動拍攝,難度大但真實中殊死決鬥。用廣角鏡頭拍攝山賊縱馬向村裏狂奔,並且讓武士和農民突然從猛沖過來的馬群前方出壹,使馬隊在在雨中陷於進退維谷的場面,都別具壹格。
令人惋惜的是影片把農民描定得愚味、膽小,仿佛總是提心吊擔地過日子。知道敵人麥收之後必來洗劫時,驚慌失措,壹籌莫展,磕頭作揖地要求武士保護。這顯然貶低了農民有和敵人壹決雌雄的氣慨。世界的歷史不是這樣的,日本的歷史也不是這樣,日本戰國時代的農民更不是窩襄廢。如果表現農民開頭怯懦,但後來在武士們的訓練與培養之下,變得堅強和聰明了,農民有了壹兩位自己的領袖人物,這倒符合歷史的實際。遺憾的是編導沒有給予註意。
貶低農民必然誇大武士作用,把武士描寫成農民的救星。勘兵衛說的"這個仗我們畢竟是打敗了"這句話,具有非邏輯的深刻意義。戰爭獲勝的明明是武士,勝利帶來的利益卻與武士克關,武士有的,只是壹點點的精神上的滿足。正因為武士們沒有得到絲毫實際利益,才證明武士們的精神高尚,這就是編導的著意之處。英國《畫面與音響》於1982年秤該片為電影誕生以來的10部"最佳影片"的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