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平壤之約》自8月3日在中國公映以來票房慘淡,被網友稱為朝鮮的“國家形象片”。中國的投資卻還在湧向朝鮮,壹部電視劇已經敲定,新的電影也在商談之中。
李廠長,朝鮮電影界的“老朋友”
這場“跨國約會”的策劃者之壹叫李水合,曾任山西電影制片廠廠長。
6年前,李水合第壹次前往朝鮮,參加平壤國際電影節。和許多國人壹樣,走進那熟悉又陌生的國度後,他感覺時光瞬間倒流,如同穿越回到中國的1980、1990年代。
他是那屆電影節上的風雲人物。李廠長帶去的電影《暖春》大獲成功,獲得了平壤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獎。《暖春》在大會期間不斷加映,場場爆滿。
回國後,他專門制作了電影拷貝送給金正日。此後,李水合又先後送去了電影《暖情》和《暖秋》。不過講述反腐倡廉的《暖秋》並未在朝鮮得到公映,僅限於在朝鮮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間放映。
緣分就此結下。李水合漸漸也成了朝鮮值得信賴的“老朋友”。按規定,朝鮮電影局不能直接與國外聯系,必須上報外交部,通過大使館才可以,所以每次有急事聯絡中國電影局時,他們就會給李水合打電話,讓其轉達。“我跟朝鮮聯系很多,所以我的手機號、傳真號、郵箱在朝鮮官方都有登記,他們可以隨時找我。”
交流多了,與朝鮮合拍壹部電影的想法逐漸在李水合腦中成形。在他看來,中國的年青壹代對朝鮮知之甚少,每天接收的朝鮮信息不是來自韓國就是日本,要不就是美國,“大部分是負面新聞”。李水合認為自己可以改變這種“片面”,提供關於朝鮮的另壹視角。
而朝鮮也同樣不了解中國。比如反映中國少年求學艱難,被迫溜索過江的電影《走路上學》在朝鮮放映時,朝鮮人滿臉詫異:“中國那麽富了,現在就是這樣啊?妳看這孩子們上學連壹條路都找不到,這國家就不管?我們朝鮮都沒有這樣。”
兩個地理上如此接近的國度,彼此間的了解卻都有太多盲點。李水合相信,壹部中朝合拍的電影,在雙方市場上都是有賣點的——此時的他,已轉身成為民企老總,擔任北京九州中原數字電影院線總經理。
2009年,李水合受邀赴朝鮮第壹次觀看了大型團體操藝術表演“阿裏郎”。這種演出形式自2002年始,起初是為了紀念金日成誕辰90周年和金正日誕辰60周年,此後成為朝鮮官方固定節目,每年夏季在平壤五壹體育場演出。“阿裏郎”十萬人參演的整齊劃壹,讓李水合“極其震撼”。當人工背景板打出“向偉大領袖金日成同誌和中國老壹輩領導人致以最大的敬意”時,李水合哭了,與周圍人壹起站起來,熱烈鼓掌。“朝鮮人民對中國真有感情啊”,他感慨。那壹年也正是中朝建交60年。李水合正式提出了合拍電影的建議。朝方很快同意了。
當年6月,李水合與朝鮮電影委員會對外電影合作社簽訂了初步協議。這是朝鮮六十多年來第壹次與外國合作拍電影。
“外國人”在朝鮮怎樣拍電影
讓李水合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壹弄就是三年。合作的第壹步是有壹個雙方認可的劇本。雙方定下的原則是,劇本***同創作,然後還必須要通過兩國外交部、電影局的審查。
朝方希望多拍抗美援朝的故事,認為這是中朝友誼的歷史基礎。但李水合不同意,“如果大多是講過去的事,又何必去朝鮮拍?重心還是要放在當今的朝鮮。”最後雙方妥協,將抗美援朝的歷史內化為故事背景。
故事的主題倒不難統壹。“和我們提倡的東西壹樣,朝鮮也是宣傳要有人間愛心,要有真善美。”李水合說。據他了解,朝鮮每年會拍四十多部膠片電影(他們還沒有應用數字電影技術),大都是現實題材,比如影片《壹個女學生的日記》,就是通過壹個女孩的視角來表現她父親如何忘我工作,即使妻子身染重病,這位父親依然如故。“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和我們中國是壹樣的。”
2011年8月,新疆天山電影制片廠導演西爾紮提?牙合甫接到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通知,空降劇組,成為這部中朝合拍片的導演。據說“欽點”他的原因之壹是,他脾氣好,不會因為合作不順就發火或者撂挑子。此時,劇本已幾易其稿,編劇也換了數位。不過雙方已基本達成壹致,開始創作圍繞“阿裏郎”的故事大綱,但兩國編劇對故事的細節各執己見。
中方原本希望自行車成為貫穿始終的道具,讓朝鮮女主角騎車約會以致耽誤了時間,朝方反對,因為朝鮮女人不能騎自行車。中方又設計女主角因為堵車而誤了約會,朝方又反對,因為朝鮮從不堵車。中方提出讓女主角打車,朝方還是反對,因為朝鮮本國人不打車。
朝方設計中國活雷鋒在朝跳水救人,中方認為太俗套,刪了。朝方又設計讓兩國人民互捐眼角膜,中方認為不合常理,又刪。
又是兩個月的劇本磨合,中方劇組才啟程去往朝鮮。最後定稿的故事是:劉冬飾演的中國青年舞蹈家王曉楠,在表演朝鮮民族舞意外失敗後,去平壤尋找舞蹈的靈魂。十天的旅程中,她和朝鮮舞蹈家金銀順產生誤會。為此,金銀順安排她到自己農村的家裏觀看民間舞,又觀摩了十萬人表演的阿裏郎,最終讓王曉楠明白了朝鮮舞的真諦。
“中方出所有的資金,但到了朝鮮,由朝方負責解決所有的人力、物力。按規定,外國車輛只能到朝鮮邊境,不能進入朝鮮國內。這次破例了,可見朝方對此也是很重視的。”李水合說。
兩國的劇組聚在壹起,才發現彼此的思維方式是如此不同。當朝方演員說,金將軍建議阿裏郎的演出裏增加中朝友誼的元素,劉冬兩手插兜,笑呵呵地說,太好了。翻譯趕緊上來提醒她,當朝鮮人說到金將軍時,雙手不能插兜,得拿出來,否則便是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