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格形成的因素
1.身體狀況
壹個人的身高體重長相,還有壹些後天的缺陷,都會對他的性格產生壹些影響。符合社會認可的身體標準的人,往往會有很好的社會反應,反之,可能會有更多的個人問題。這是因為身體狀況中的壹些因素有助於那些社會認可的技能的發展,而壹些因素阻礙了這些技能的發揮。某些身體特征符合或不符合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往往對壹個人的自我敏感有很大影響。有的人逐漸養成了自力更生的習慣,有的人則自卑。但需要指出的是,壹個人的人格物質並不直接來自於身體的因素。人性不是抽象的自然性和生物性,而是在人類歷史中形成的社會性。人的生物特征(包括各種遺傳特征)不能直接決定人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材料只能在社會關系中決定。先天性跛行的人不壹定自卑。只有遇到周圍人的貶低和排斥,才會形成自卑心理。人格,就其現實性而言,必然是壹定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主義的這個出發點是顛撲不破、不可動搖的。
2.家庭和學校的影響
倫理觀念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對孩子的道德觀影響很大。有人將孩子的正義觀與父母、老師、同齡人的正義觀進行比較,發現父母與孩子的正義觀的相關度遠高於其他人,母親與孩子的道德信仰的關系比父親與孩子的關系更密切。然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似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這意味著,當壹個孩子長大後,他的信念和態度更多地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如家庭以外的群體和正規教育。
孩子入學後,影響其人格發展的因素更加廣泛。學校裏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壹就是大家常說的集體態度和集體情緒?班風?還是?校風?。
很多人認為壹個人讀什麽書對他的性格和人格發展有重要影響。作家相信文學名著的影響價值,藝術家看重音樂和繪畫名著的感染力,那些宗教信徒強調閱讀教義經典著作的重要性。其實很難確定閱讀某種材料對壹個人性格和人格的某壹方面的影響。壹般來說,文學作品、電影、電視等媒體和其他藝術形式對壹個人的人格發展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強烈的情感來發揮作用的。所以,曾經有人認為,盜竊成癮的人是與滿足相連的,如果與憂慮相連,就能成功治愈這種癮。但是它太簡單了,無法解決壹個復雜得多的問題。
3.社會學習和社會規範的內化
壹個人的性格特征不是自發的,而是後天習得的結果。總的來說,和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原則沒有太大區別。壹個人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壹部分是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習得的,但更多時候是在不知不覺中偶然習得的。這本質上是壹種社會學習。特定文化中的道德信仰和價值觀壹旦被人們潛移默化地吸收,就逐漸內化並組合成?自我?,構成人格的壹部分。個人對自己人格核心部分的防衛特別嚴格,除非萬不得已,絕不會輕易泄露自己的隱私。
個體的信念和態度經過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了他希望成為具有某種道德觀的人的道德理想,而這些理想又會在觀念中升華為道德秩序。當壹個人的行為偏離了社會道德標準,他會受到?良心譴責?。
道德信仰和價值體系的內化?良心?它是壹個緩慢的過程,即使是成年人也往往只是部分完成這個過程。
第九型人格簡介
九種人格類型(英文:Enneagram),又稱人格類型學,九種人格類型。它包括活動水平;規律性;;利益範圍;反應的強度;心理素質;註意力分散程度;濃度範圍/持久性。
九型人格是近年來斯坦福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MBA學生推崇的課程,也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課程之壹。近十年流行於歐美學術界和企業界。世界500強公司的管理層都學習九種人格類型,並對員工進行培訓,建立團隊,提高執行力。作為人格心理學的壹種理論,9型人格在當前社會還沒有得到主流心理學家的認可,但近年來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威廉瑪麗學院的博士生莎拉研究了咨詢教育。Sara Scott在她的博士論文中對9型人格系統進行了科學的評價,結果表明9型人格系統是壹個準確的系統。目前,雖然根據商業文化下九種人格的數字特征來理解職場文化還是壹個考驗,但在企業的前期規劃、戰略確定、教練指導、企業培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美國亞歷山大?亞歷山大·托馬斯博士和史黛拉?Stella Chess博士在1977發表氣質與發展。氣質與發育?書中提到,我們可以從出生後第二個月到第三個月的嬰兒中識別出九種不同的氣質,分別是:活動性、規律性、主動性、適應性、興趣範圍、反應強度、心理素質、註意力分散、註意力集中範圍/持久性。
大衛?戴維·丹尼爾斯發現,這九種不同的氣質正好與九種類型的人格相匹配。
九型人格不僅是壹種微妙的人格分析工具,還為個人修養、自我提升和體驗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洞察。與當今其他人格分類方法不同,九型人格揭示了人們最深層的價值觀和關註焦點,它不受表面外在行為變化的影響。可以讓人真正的認識自己,認識對方;能幫助人了解自己的性格,從而充分接受自己的缺點,活出高的長處;它可以使人了解不同人的性格類型,從而知道如何與不同的人溝通和相處,與他人建立更加真誠和諧的夥伴關系。
人格最健康的時候,隨時都有人格整合的可能。比如第九種,具有第三種的特征,從原來的內向保守到充滿活力,基本欲望得到滿足,基本恐懼被隱藏。健康的人格使人活出真實的自我,達到心理平衡,發揮潛能,為社會做貢獻。
總的來說,基本的欲望和基本的恐懼出現了,自我取代了真實的自我,自我過度膨脹。自衛機制出現,心理變得不平衡,容易與人發生沖突。為了滿足基本欲望,人們可以不惜壹切代價去傷害,也容易屈從於社會的陰影,人格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不健康的人格可以說是壹種病態。自衛機制的失效會導致人格的墮落。比如第五類人有失控、胡鬧、奢侈等第七類缺點。嚴重的會導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毀。當人格極度健康和不健康時,會出現融合和落差現象,這會導致對人的基本人格的誤判,特別是在極度健康時。
人格特征導論
獨特性
壹個人的性格是在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遺傳、生存、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點。人們沒有完全相同的性格特征。所謂?不同的人有自己的臉?這就是人格的獨特性。但是,性格的獨特並不意味著人與人之間沒有相似之處。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社會因素。人格作為壹個人的整體特征,既包括每個人與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相同的心理和外貌方面。比如每個民族,每個階級,每個群體的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特點。人格是同性和差異性的統壹,是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統壹。
穩定性
性格有穩定性。個體在行為中偶爾表現出來的心理傾向和特征並不能代表他的個性。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這裏嗎?自然?它意味著個性。當然,強調人格的穩定性並不意味著它在人的壹生中是不可改變的。隨著生理的成熟,環境的變化,性格可能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化,這就是性格的可塑性。正是因為人格的可塑性,人格才能得到培養和發展。人格是穩定性和可塑性的統壹。
完整性
人格是由各種成分組成的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的統壹性和壹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節。人格整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當壹個人的人格結構各方面都很和諧時,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則可能會出現適應困難,甚至人格分裂。
功能
性格決定了壹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壹個人的命運,所以是人生成敗的根本原因之壹。面對挫折和失敗時,強者能努力,弱者會壹蹶不振。這是人格功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