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比利懷德卓越的現場把控能力,推理宗師阿加莎叠蕩回旋的層層腦洞,壹群戲骨妙到毫顛的細節拿捏,看似清晰的主線,不斷旁逸斜出的枝丫,最後是信息轟炸的反轉,這些缺壹不可的元素主力成就了這部片子的新奇蜿蜒,不落窠臼。
1)本片其實是有主線副線對比的,大學時期的男女同學壹個是主線案件保姆的律師(男主),壹個是對抗財閥為受害者申訴的女律師。有點像前兩年的《小委托人》在討論社會人的人性大環境時,也在著重展現男主作為律師的良知的認知與轉變過程。雖然現實中,男主最後的反轉行為不大可能,但是在很多韓國電影中都試圖通過這樣的價值升華場面來透露對未來社會美好的展望。此片是當年韓國電影票房冠軍,雖然在探討人性這壹深刻的話題,但是同時也是壹部溫情的電影。男主的爸爸雖然戲份不重,但是絕對是男主思想轉變的重要點撥者和人生的領路人。
2)從表劇情來看,影片明喻了兩性關系間的互相逃避和互相傷害。男主在追尋女主時,多次想要停下來詢問,但女主都選擇了倉皇而逃。在她的角度,男主是行兇者,而她害怕自己因成為目擊者而被追殺。反之亦然。設問:倘若任何壹方在循環殺害中鼓起100分的勇氣停止逃跑,選擇與對方直面溝通,結局是否會不同?從宏觀上來說,其實任何壹種情感關系都會面臨上述情況。我們往往在壹時的沖動下選擇了逃避與爭執,直到忍無可忍,扣下扳機。
3)電影有兩個片段,我覺得很催淚。鄭雨盛問妹子去了特殊學校後覺得怎麽樣,妹子說同學們很奇怪。”同學們很奇怪所以不喜歡?“”不,很喜歡。“因為再也不用裝正常了的,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正常人,所以每天都在努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