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其實是他把歌單拍成了電影,讓音樂第壹次成為正片真正的主角,讓音樂主導了整部電影的節奏,甚至臺詞和人物都與音樂息息相關。其實妳可以在導演之前的幾部作品中看到這種嘗試。
在商業電影的框架下,我放松地玩了壹個有趣的“實驗”,這是埃德加·賴特的壹個偉大之處。
雖然就連音樂,導演也太刁鉆和有偏見了——妳可能聽說過這首OST有30首歌。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音樂史上的每個人,但很少有真正的圖表,這與銀河護衛隊絕對不同。有些歌曲只出現在壹些特殊專輯的角落裏,有些歌曲是“隱藏曲目”,有些歌曲是從妳熟悉的嘻哈歌曲中取樣的罕見原創歌曲...但這些作品本身並不差。正是因為它們不那麽知名,也不那麽好聽,所以它們對故事的攻擊性並不高,這使得這部電影沒有“淪為”音樂劇。
這也說明導演既是真正的“電影迷”,也是真正的“音樂迷”。因此,這樣壹部電影在中國上映真的很難。事實上,它對於豐富整個市場的意義遠遠大於其票房表現。但它畢竟不是壹部完整的文藝片,它有欣賞的門檻,但絕對不是妳壹無所獲就看不懂。
但是,是不是每部電影都要把故事和人物放在第壹位,不讓其他元素占據更高的位置呢?我們是否有時在社會主義美學體系下接受了太多教育,過於看重內容而不是形式?我們是否被好萊塢大片寵壞多年,無法接受對傳統敘事原則的輕微破壞和顛覆?
電影本身和Feel作品的門票都應該有市場,應該有壹個合理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