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譚雙劍出生於河北的壹個普通農家。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讓弟弟、妹妹安心上學,初壹沒讀完,他便含淚放下課本,拿起了鋤頭。
16歲那年,譚雙劍不顧家人勸阻,獨自登上前往上海的火車。他每天天不亮便從橋洞裏"起床",開始找工作。三天後,譚雙劍壹路小跑來到壹家電子廠。排了幾個小時隊後,終於輪到他面試了,"學歷?""上過壹年初中。"對方白了他壹眼:"上完初中再來吧!"譚雙劍立即被後面的人推搡開了。他又找了多家工廠面試,均因學歷被擋在了門外。
終於,譚雙劍在碼頭找到了壹份扛大包的工作。壹上肩就是近百斤,不到兩天後頸便磨起了血泡,甩甩胳膊像脫臼了似的。堅持了兩個多月,領了兩百多元工資,譚雙劍辭工回到了老家。
不服輸的譚雙劍決定再到外面闖壹闖,他來到北京,與在上海時完全壹樣,接連奔走了十多天也沒有找到壹份活兒。就在用身上僅有的五毛錢乘公交車前往郊區找活兒時,譚雙劍透過窗戶看到路邊有幾處在建樓房,趕緊下車。包工頭看在老鄉的份上,留他在工地做小工。
壹次在頂樓幹活,譚雙劍註意到幾位電工正在樓頂上安裝壹根粗大的"天線桿",十分好奇。工友告訴他:"這叫避雷針,城市裏每幢樓房都有。"他暗自揣摩起來:如果能掌握壹點技術,至少比當小工有前途啊!
譚雙劍開始有意識地留意起這門"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有時電工中午趕活兒,他顧不上吃午飯,帶上安全帽就跑去看人家怎麽操作,壹來二去成了朋友,不時得到壹些指點。
到了年底,許多工人都回老家過年去了,電工尤為緊缺,初步掌握電工技術的譚雙劍主動請纓。經過幾天的時間,他能獨立操作了,工資也比原來高出兩倍。
譚雙劍並不滿足,向同事借來電工進修專業教材,又從書店買回電工書籍,壹邊自學,壹邊在實踐中摸索。1999年,譚雙劍考取了行業認證的`高級電工證書。這年冬天,壹家安裝公司承接了國家氣象局的壹項弱電工程。剛去不久,就聽說另外壹個組安裝的配電櫃出了故障,譚雙劍自告奮勇地站出來,"讓我試試吧。"經理有些遲疑:"妳行嗎?"他從源頭排查起,順藤摸瓜找到了故障所在,接著又連夜維修起來……20個小時後,故障終於排除,避免了數萬元的誤工損失!發工資時,經理額外拿出2000元作為獎勵,譚雙劍卻堅持只收下自己的工資,多壹分也不要。經理拍拍他的肩:"這個呼機妳拿著,等我呼妳。"
半個多月後,呼機響了,譚雙劍壹回電話,果然是經理找他,"小譚,有個大活兒,交工時間很緊,妳能不能湊點人?"譚雙劍迅速湊齊壹個30人的隊伍,每天天不亮就開工,夜裏11點才收工,最終搶上了工期。
譚雙劍報了夜大學習班。晚上工友都早已入睡,他卻還捧著書本研習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識。兩年多時間,譚雙劍陸續拿到了建築行業中的項目經理證、工長證、工程師證等證書。
2002年,譚雙劍組建了自己的施工隊伍,專門承接電路電氣工程。員工越來越多,工程也越接越大,現代城、東方廣場、勵駿大酒店、友誼醫院、商務部、外交部等,都留下了譚雙劍的身影,壹些工程還得了優質獎。
2005年初,經過層層篩選,譚雙劍率領他的團隊開始奮戰在"鳥巢"現場。每次到施工現場,譚雙劍都要先關掉手機,像特工壹樣"掃描"著現場的每壹個細節。工程建設關鍵階段,他每天忙得連洗頭都顧不上。
2007年底,譚雙劍承攬的弱電工程勝利完工。作為壹名建設功臣,他的名字被刻在了紀念柱上,並於8月8日應邀到"鳥巢"現場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談到壹路艱辛走來的歷程,譚雙劍說:"我想告訴和自己壹樣的朋友,即便榜上無名,只要肯吃苦,善動腦,腳放正,就能趟出壹條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