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電影《甲午大海戰》主要內容解讀

電影《甲午大海戰》主要內容解讀

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以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1877年,壹批少年學子懷著強國之夢登上海輪遠赴英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在那裏他們登上了最新式的軍艦,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並親自駕駛著清政府用重金購買的鐵甲巨艦駛回祖國。

而他們的同學中就有壹批日本留學生,同樣帶著強國之誌,同樣駕著日本政府購買的軍艦向遙遠的東方駛去,年輕的日本天皇正等待著他們,以加速同樣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

古老的紫禁城裏,年輕的光緒皇帝立誌變法強國,但慈禧太後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公然在朝廷上“垂簾聽政”,整個中國充滿腐敗。

長崎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日本,天皇率先捐款,全國壹心發展海軍,尤其發展新式的快速炮,使海軍實力迅速提高,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國,為了討好慈禧太後六十大壽,壹座富麗堂皇的園林——頤和園已近完工,用來修建頤和園的錢竟是中國海軍的軍費!

“致遠”管帶鄧世昌是北洋艦隊中壹個不嫖賭不貪私的艦長,右翼總兵劉步蟾的表妹早在英國時就愛慕他的壹表人才,而鄧世昌堅守著傳統的忠孝倫理,不為其所動。

這次小妹從英國帶回壹個喜訊,英國願將壹艘最新式的軍艦賣出,但眾人的喜悅很快化為泡影:朝廷因修頤和園早已無錢購艦,而修築頤和園的費用足以買上二十艘新式軍艦。當日本知道這壹情況後,天皇再次帶頭捐款,搶購下了這艘新式軍艦,並命名為“吉野”號。

侵略擴張的野心終於使日本發動了戰爭,是為甲午戰爭,日軍大舉入侵中國,並在旅順進行了滅絕全城的大屠殺,全城只剩下36人。而此時的北京頤和園裏卻是壹片歡歌,慈禧太後的六十壽典進行得如火如荼。

1895年1月14日,日本在明知釣魚島屬於中國領土的情況下,通過內閣會議決定將釣魚島改名為尖閣諸島,歸為己有。1895年,日本馬關。李鴻章被慈禧派往日本求和。李鴻章屈辱地踏上碼頭,昔日威風的總理大臣如今卻低頭俯首的哀求對手,卻不知日本早已破譯了中國的電報密碼!

而且自己的國力也早就空虛,打不下去了。歷史就這樣把中國推向了更加苦難的深淵。日本要求中國割讓臺灣島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又提出了賠銀兩億五千萬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通商口岸等壹系列條件。

李鴻章憤然離去,卻被日本民眾襲擊,子彈打入臉部。不久後身在醫院的李鴻章收到軟弱腐敗清政府的答復,同意日本提出的全部條件。

4月17日,李鴻章顫抖地在恥辱的條約上簽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關條約》。直到五十年後,中國以三千五百多萬人的犧牲換來日本在二戰中的無條件投降,臺灣及附屬島嶼才回歸祖國。

又過了六十七年,壹艘海輪駛過平靜的海面,壹幅當年少年學子的照片飄落大海。而在那深藍色的海底,靜臥著壹艘鐵甲艦的殘骸。

擴展資料

主要角色簡介:

1、鄧世昌

中國最早的壹批海軍軍官中的壹個,北洋水師中軍中營副,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將致遠快船管帶。

2、李鴻章

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壹,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