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占領遵義後,蔣介石為了圍殲烏江西北的川黔邊區,調動了中央軍和黔軍的全部薛嶽兵團,滇軍和川、湘、桂軍的主力,***150團,40萬大軍向遵義地區挺進。中央紅軍只有16團,35000多人,敵人實力懸殊。
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中國中央軍委決定,中央紅軍從遵義地區北上,在四川瀘州西南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等地渡江,進入川西北。它將與紅四方面軍壹起進行總反擊,爭取紅色四川。如果不能渡河,就暫時留在川南,伺機從宜賓上遊渡過金沙江。
從1935 65438+10月19紅1、紅3、紅5、紅9軍團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方向前進。28日,土城戰役打響,被尾追的川軍兩個旅發起猛攻,損失慘重。紅軍也付出了很多。
當晚,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根據國民黨各路部隊即將來圍堵的新情況,確定原定在此北渡長江的計劃無法實現,果斷決定迅速退出戰鬥,西渡赤水河,向谷林以南前進,另想辦法北渡長江。拉開了赤水四渡的序幕。
65438+10月29日,中央紅軍過赤水,從猿場、土城南北地區分三路渡過赤水河,向四川谷林、敘永地區進發。這壹行動使敵人十分驚恐,蔣介石立即調集重兵追擊攔截。
鑒於敵人已加強沿江防禦,並以優勢兵力向紅軍挺進,毛澤東認為北渡已無可能,應在川黔滇尋求新的機動,以待殲敵。2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暫緩實施北渡長江計劃,以川滇黔交界為發展區域,爭取黔西向東的有利發展。然後,紅軍集中到靠近川滇的紮西地區。
紅軍進入川滇邊界後,蔣介石重新調整部署,將17師(旅)編成四個縱隊,企圖圍殲長江以南、橫江以東、敘永以西地區。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李東進,再渡赤水,進攻國民黨兵力薄弱的黔北,奪回遵義的設想。
11日,中央紅軍從紮西向東挺進,從18至21,在太平渡、二郎灘等地過赤水,向桐梓地區快速推進。這壹舉動完全出乎蔣介石的意料。川軍三個旅從紮西附近急進東進,貴州軍三個團從遵義向婁山關、桐梓增援,1縱隊兩個師從黔西、貴陽向遵義推進,企圖在婁山關或遵義以北地區阻擊、圍殲。
24日,紅1軍團先鋒部隊1團占領桐梓,桐梓守軍退守婁山關。25日,紅5、紅9軍在桐梓以北阻擊川軍,紅1、紅3軍在婁山關及其以南地區進攻黔軍,相機攻占遵義。當夜,紅3軍攻占了婁山關。接著,紅1和紅3軍向遵義方向進軍。27日,貴州軍3個團在遵義以北的董公廟、飛來石地區潰敗。28日上午,再次占領遵義城。
隨後,前來增援的國民黨軍1縱隊第93、59正常指揮部,被殲滅在遵義西南、烏江北岸的中莊鋪。遵義戰役從24日到28日持續了5天。紅軍會師桐梓、婁山關、遵義,擊潰殲滅國民黨軍兩個師八個團,俘虜3000余人。這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最大的勝利。
參考以上內容:人民網-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