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列寧。我靜靜地守候著字幕的最後終結,柏林墻最後的殘垣已經被德國政府拍賣了,傷逝得不再是金元侵蝕純真世界的邊際,而是酸澀地懷念僅僅潛藏在回憶裏的過去,亢奮之後的亢奮叠加著偉大政治理想與我們父輩精神理念裏的富足充實。
2003年德國LOLA(金洛拉)電影節沈浸在紅色的懷舊婉歌裏,《再見列寧》以別致震撼的名字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七項大獎,票房收入超過了3500萬歐元,觀看人次超過570萬,數據似乎告訴我們些什麽,沒有傷逝的政治電影,只強調變遷和細節的社會縮影。
阿歷克斯的父親背離家人逾越柏林墻追求所謂的民主與自由去了,母親將所有的寄托賦予民主德國的社會事業當中,1989年10月7日親眼見證自己的兒子摻雜在示威遊行的隊伍裏被警察鎮壓,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個月後,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在柏林墻倒塌之後統壹了,整個社會構架以及價值觀在瞬間成了東柏林不能承受之輕,母親的蘇醒,伴隨著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兒子在自己編織的理想國度裏讓母親依舊駐足在列寧的偉大世界裏順利擊敗可口可樂,母親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過柏林墻投奔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理想裏,母親的離去伴隨著壹個個善意的謊言……
德國電影想表現如何的意識和形式?整個電影充滿了回憶和調侃,卻沒有壹絲的浮躁和唐突,溫情而又無奈地將鏡頭延伸到壹個沒有答案終結的領地。列寧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飛機緩緩地調離城市上空,雕像的面龐凝視著母親茫然的無措,似乎在質疑整個德國的未來方向,導演像雜糅壹個烏托邦似的理想國——西德的經濟發展與東德的精神夙牽。
記得反映社會、意識與人題材的電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愛和英國的沖突著重以西方的傳統政治審美加好來塢血腥的暴力控訴表現歷史事件,這樣的電影難免有些強權似的灌輸情節與明顯的政治導向性,所以不能稱之為優秀的電影。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被導演離析成《布拉格之戀》也是太明顯的意圖性,於是原著關於人、性、社會的構架被支解了,同樣弱化了米蘭?昆德拉在思想上的傳承,他並不想表現傷痕,整個電影卻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舉槍待射的蘇聯軍官。《再見列寧》的鏡頭與意圖只是將妳從紛爭中引回關於親情和家庭的小範圍內,而背後的世界卻留在落幕後的段段遐思裏,所以《再見列寧》是優秀的電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時間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盡壹切辦法掩飾周圍的變遷,從東德商品的仿造,電視節目的自己錄制,總之在節奏快慢之間制造著壹個又壹個的謊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裏顛倒了,統壹的德國也像換了包裝的罐頭向民主德國的壹邊靠攏,而現實中人人都在經受著社會諸多環境以及思維定勢的嚴峻考驗。難道真的能象換了包裝的罐頭壹樣,回到從前嗎?顯然不能,他卻能引起統壹後德國人民的判斷。
記得壹張新聞圖片便是巡邏中的東德士兵躍線叛逃的瞬間,冷戰的媒體們大肆將這張圖片延伸到各個媒體角落。《再見列寧》用完全中立的立場延續故事的情節發展,這壹點是可以首肯的。
電影穿插的大場面壹般後積聚在片子的千半截,似乎更多是為了強化民主德國當年“大”而“空”的形態;後半截將西德的文件編制成新的錄象資料,西德吸毒、頹廢的社會圖片也被編制了。這似乎讓觀眾明白,這個世界總有瑕疵。
細細地看,導演的鏡頭語言安排也是多樣的。從內容上講,離不開局部小場景,在表現空間與人的關系上說,完全是德國電影的風格。法斯賓德的電影就是將舞臺劇的表演表現手法運用到電影當中。
《再見列寧》可以看作是法斯賓德的電影傳承。法斯賓德的電影強調時效性,他所表達的電影語言完全根植在戰後的德國,剛從戰爭陰影中走出的德國人的心態與意識,包括對自己的解構;《再見列寧》則是在時效上強調1989年柏林墻倒塌後的德國人的心態與反差,人的意識與行為的變遷,系藍領巾的小學生為了二十元錢鉆空子,老同誌在林立的書堆裏整日酗酒。法斯賓德除了《莉莉瑪蓮》多數電影的人物不多,喜歡在局促的小環境裏表現劇情的沖突和情節延續,包括在房間、吧臺、窗前等等,這些都是他所倡導舞臺戲劇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見列寧》多數場景都是在兒子精心布置的狹小東德家中完成的,卻沒有絲毫的拖沓。
鏡頭語言的運用與剪切比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員的表演是極為出色的,同樣作為觀眾,翻騰著復雜情緒眼見著列寧遠離在視線的邊際,心裏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說的那句話“人們想成為未來的主人的唯壹理由就是要改變過去”。
深情地鞠躬,再見——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