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2017-06-30紀錄片

2017-06-30紀錄片

無意中發現紀錄片《上海100》,它的鏡頭不再對準燈火輝煌的陸家嘴,而是對準身邊的普通人、事、物。

短小精悍,帶有強烈的痕跡。

這是上海!!!

但對於這樣壹部紀錄片,豆瓣沒有封面,也沒有評分。三四線只有10人看過。

這是我這種強迫癥患者不可能直視的。

我不得不自己做。(看心情...)

有些東西早就消失了,看看就知道了。

由於時間的原因,其中壹些沒有完全顯示出來。

我走過,路過,看著,差點忘了。

S1E01舊相機博物館

上海舊相機博物館包含中國舊相機制造商區、全機械120雙反(膠片)相機“海鷗”4A-109技術區、攝影組雕塑組、珍貴藏品相機展區和全機械120雙反(膠片)相機“海鷗”4A-19。

壹個時代的終結。

S1E02濱河大廈

濱江大廈,新沙宣洋行投資,共和洋行設計,沈心建築廠建設,1935年竣工。建築面積54000平方米。鋼混結構八層(現11層),朝南,現代感十足。根據不規則的地形,平面布置成連續的“∽”形,既與沙迅洋行的首個英文字母相吻合,又解決了建築位於東寬西窄的狹長地帶,設計中難以處理的通風采光問題。沿河的立面通過內陽臺與帶有小窗戶的墻壁形成了虛擬的對比。似乎每個人都能在這裏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覺得上海這座城市是壹個多元化的城市,包容了各個地方的語言、風俗習慣,就像壹個小型的聯合國。河邊的建築似乎是壹部關於流動和融合的移民史。

這是上海的縮影。

S1E03新文化服務中心

知名新文化服務機構九華堂書房,穿過嘈雜的街道,長長的居民區,拐了個彎,才讓“新文化服務機構”的牌子脫穎而出。走進店內,頓時讓人大吃壹驚,這是上海最大的國有老書店,工作室約150平米,到處都是書。新文化服務自16開業以來,以公道的價格和周到的服務,在上海二手書行業樹立了口碑。

舊書的魅力不是外表的美,而是氣質的芬芳。能讀很多遍的書是有生命的,時代精神沈默在泛黃的書頁裏。

壹部現代出版業的歷史,濃縮在壹個不足200平米的店鋪裏。

S1E04城市舞步

交誼舞是壹種起源於西方的國際交誼舞,又稱交際舞、舞會舞、交際舞交際舞。起源於歐洲,在古代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演變而來。自16和17世紀以來,交際舞成為歐洲各國普遍的社會活動,因此被譽為“世界語言”。20世紀20年代後,交誼舞風靡全球,因此也被稱為“國際舞”。

壹座城市的記憶就像壹部無比復雜的小說,充滿了迷宮般的細節,比如顏色,聲音,氣味。

夜晚的上海,嫵媚與優雅中有野性與激情,夢想與現實逐漸重疊。錢青香

S1E05玩轉夢想

戲劇是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文學中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而創作的劇本,即劇本。戲劇表演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話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木偶戲等等。戲劇是演員在舞臺上當眾扮演角色和表演故事的壹門綜合藝術。

背景或明或暗,靠唱歌和寫作贏得滿堂喝彩。牟,男丹。

S1E06老麥雜貨店

懷舊的ZAKA店,有從歐洲收集的舊唱片、舊明信片、舊眼鏡、二手包、二手衣服和復古飾品。深灰色的木門讓文藝範看起來更深。門牌上的“老麥的山寨店”幾個字,似乎是用修正液精心勾勒出來的,表面覆蓋著壹層被歲月雕琢出的斑駁痕跡。推門進屋,感覺來到了老麥的房間。堆在地上的舊行李箱,仿佛剛和老麥從壹個神秘的地方回來。架子上的美軍戰場藥箱雖然聞不到壹點火藥味,但通過敲擊記號可以想象出當時戰場上的風火瞬間。

大多數人喜歡新鮮明亮的東西,但總有壹些人喜歡舊的東西,喜歡時間在舊的東西上的味道,喜歡外在裝飾褪色後留下的平淡卻真實的內容。

堆放舊物的空間往往給人壹種微妙的感覺。城市不同角落的舊東西通過不同的路徑到達這裏,在短時間內分道揚鑣。在這裏,似乎有很多這座城市被時間浸泡過的微小碎片。

S1E07同濟梵文男

梵語是印度雅利安語的早期名稱。印度教經典《吠陀經》是用梵語寫成的,它的語法和發音作為壹種宗教儀式被保存了下來。同濟大學的小吳非常熱愛梵文,也很享受翻譯梵文的快樂。吳·

S1E08人物照相館

人民照相館作為上海老牌照相館,曾經創造過輝煌,備受上海明星名人的追捧。它也有無數的新娘和新郎來定格美麗的瞬間。也許,越容易得到的東西,帶來的快樂越少。

在這個隨手就能拍照的時代,誰還記得,曾經,拍照是壹件多麽隆重的事情。

那時候拍照是壹件儀式化的事情,照片記錄了生活中的每壹個重要節點,記錄了社會變遷中的每壹個鮮活細節。

穿越時代的塵埃,多少人曾經擁有過明澈的青春,在這些黑白照片中熠熠生輝。

鏡頭和膠片定格的舊時光,是很多人心中珍藏的回憶,是這座城市不可磨滅的人生。

S1E09曙光東臺路

據記載,東臺路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當時命名為泰山路。光緒三十二年,更名為阿納金路,名為法租界公共局副主任。32年,1943更名為江蘇東臺。東臺路位於上海市盧灣區東北部,靠近西藏南路和復興中路,北起崇德路,南至趙州路。長586米,寬12.1 ~ 12.6米,巷道寬7.4米。

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二手貨不僅僅是擺設,更是壹種有穿越感的生活方式。

S1E10配音演員

配音演員:指給電影添加對話的人,區別於舞臺劇演員和電影演員。他們從聲音中再現原電影(劇)中的人物形象,並以聲音作為自己的表演手段。配音前,他們必須對原片的故事情節、藝術風格、風格、背景等進行充分的分析,然後針對某個角色制定出自己的配音方案,也就是俗稱的“配音”。

這是壹群專門為配音藝術而生的人,他們的熱情和才華成就了壹個難忘的時代。翻譯電影。

S1E11配音員

首席講師毛泡泡,中國第壹位影像同傳譯員,美國視覺會議圖書組織認證的視覺引導員,被中美外交學會授予2013年度“中美十大傑出青年代表”。她將風靡全球的視覺傳達工具引入中國。paobao 13年在歐洲工作生活,2012年帶著中國創造的使命回國。她致力於讓更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通過圖片的力量發現創意,展開想象的翅膀,幫助人們自由交流,讓團隊達成* *理解,產生願景,激發行動,幫助組織提升績效。

“閱讀障礙”上帝為妳打開了壹扇窗,因為妳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與眾不同。

S1E12和壹杯咖啡。

“咖啡”壹詞來源於希臘語“Kaweh”,意思是“力量和熱情”。咖啡樹是茜草科的壹種小型常綠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以各種炊具制作而成,咖啡豆指的是咖啡樹果實中的堅果,再用適當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在世界各地,人們越來越喜歡喝咖啡。隨之而來的“咖啡文化”充斥著生活的每壹個瞬間。無論是在家裏,在辦公室,還是在各種社交場合,人們都在享受咖啡,咖啡逐漸與時尚和現代生活聯系在壹起。

每天是什麽讓妳醒來?也許是壹個夢想,壹個家庭,壹個人,壹個想法。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只是壹杯咖啡。

他們在這裏喝咖啡,談論房價,看報紙,評論時事。咖啡的質量取決於火候和等待時間。那些帶他們去喝咖啡的人成了熱門話題。喝咖啡的人來來往往,但咖啡的香氣從未改變。

S1E13兒童畫童話

看莊的油畫,可以感受到壹種青春的氣息。她的畫構思獨特,造型多變,線條流暢,色彩明亮,充滿幻想,給人以想象的空間。配上她富有哲理又優美的詩句,簡直是圖文並茂的完美結合。她的油畫受到了繪畫和收藏界的關註。

S1E14恰到好處夏。

夏,中國當代著名民族音樂指揮家;1936出生於浙江桐鄉;1961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1961—1997分別擔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助教、講師、副教授、副主任、教授;1969—1978在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組擔任中西混合樂隊首席指揮;1992—1993任香港中樂團常駐指揮;在任期間,他帶領香港中樂團赴加拿大演出,受到觀眾和音樂界的好評。1962—1999兼任上海民族樂團、上海電影樂團、東方廣播民族樂團客座指揮;1997退伍後,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民樂指揮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留學生民樂合奏教師。

反對華麗的手勢,越精致越好。剛剛好。

布朗先生緊張了

棕色張力的制作工藝獨壹無二。框架由木頭制成,再由棕絲加工而成的棕絲緊密編織成床面。棕色彈力床韌性極佳,受力均勻,軟硬適中,睡眠舒適,防潮透氣,維修方便,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床上用品。方殿發,周萬德。我壹生中做了4000多次棕色拉伸。

這不是賺錢的行業,而是謀生的行業。

S1E16鴿王

翻開上海信史,妳會經常讀到這個名字——王忠寶。雖然在上海信鴿史上,他比老壹輩的協會工作者和信鴿飼養者都要年輕,但他能被載入中國第壹部信鴿史書,恰恰說明了王忠寶對上海信鴿的貢獻和在賽鴿領域的成就。我和王忠寶有過幾次長談,因為我越了解壹個人,就越難用壹個定義來概括。我覺得“壹個思想者”更合適。

石庫門房子的屋頂上,鴿子來回盤旋。每個人都可以回來。

S1E17華亭畫廊

畫家袁壹民先生受家庭影響,十歲開始學唱滬劇。他的父親是著名喜劇大師袁壹靈的大徒弟袁百靈。在鄰居姜榮根和沈磊的啟發下,Xi更虎後期被介紹到南匯滬劇團和大世界滬劇團。從那以後,我就深深地接觸到了滬劇。他說:“滬劇是我壹生的熱愛,是我這輩子的精神食糧。”

壹個城市的氣質和意境,往往不在那些標誌性的建築裏,而在壹些隱秘的小街巷裏。暮色是壹個城市最有人情味的時刻。昏暗的天空下,路燈越來越亮。馬驍路上敞開的窗戶飄出菜飯的香味,呼喚著人們回家。

我想要壹個不壹樣的婚禮。

這不是表演,也不是聚會,而是婚禮。王麗,27歲,是壹個有個性有想法的女孩。她期待著壹場特別的婚禮。她想把朋克風格應用到婚禮上,加上骨架元素,黑色,搖滾,鉚釘,流蘇,重金屬...

S1E19折騰男孩

他叫邵彬彬,所有的朋友都覺得他長得像藏族人,所以都叫他藏族人。幾個月前,他關閉了自己第壹次創業的咖啡店。它叫做粒子咖啡,有43個股東。那時候的他們,年輕,單純,對世界充滿夢想。這兩年,我壹直在嘗試各種努力,但最後還是付不起昂貴的房租,關了門。他回憶起壹生中最難忘的壹次旅行,然後爬起來繼續折騰...

越折騰越知道自己需要什麽。

S1E20夢幻空間

高傑租下了這個地下室,經過幾周的裝修,它已經初具規模。這些被數字時代取代的電影拷貝和放映機似乎已經在這裏沈睡了很多年,高傑將這個地下室命名為——老電影基地。當妳還在添磚加瓦的時候,別人很難想象未來會是什麽樣的空間。

也許放映老電影的妙處就在於放映機被點亮的那壹瞬間,那些過往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立刻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S1E21小提琴制造商

這已經不是手工慢慢做東西的時代了。很多人不願意花時間去等待壹個獨壹無二的對象。然而,這裏有舊時光的痕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親手為妳做壹把小提琴。李貴福,建國後第壹位小提琴制作人。

手工制作的東西是有靈魂的,有制作人的感情和心血,甚至還有汗水和氣息。被萬千感動浸潤,被期待,被夢想托付。

S1E22陶瓷恢復器

長期以來,古陶瓷修復是文物領域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工藝,面臨人才稀缺的困境。姜維的父親姜銀道是著名的陶瓷修復家,在我國古代陶瓷修復領域占有非常高的地位。20歲時,姜維開始向父親學習修復技術。父女倆致力於古陶瓷文物的修復和古陶瓷文化的弘揚。在這壹集裏,姜帶妳走進陶瓷修復師的世界,感受陶瓷的魅力。

安下心來學壹門手藝,是壹種努力,也是壹種福氣。

S1E23待續

顧師傅是東昌電影院最後壹個服務員。他做了大半輩子的服務員和電影跑龍套,幾乎做了所有和電影院有關的工作。浦東第壹家專業影院,建於1954,其實已經關門十年了。現在,影院工作人員處於半閑置狀態。

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裏...證明時間的唯壹方法就是看著時間流逝。而那些消失的東西,活在記憶裏,卻成為永恒。

S1E24水族館

上海海洋水族館位於中國浦東新區陸家嘴環路1388號,毗鄰東方明珠。由新加坡興亞集團和中國保利集團共同投資5500萬美元興建,建築面積20500平方米。它於2002年2月對公眾開放,平均每年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超過1萬人次。被國家和上海市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稱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海水水族館之壹。

在每個人最深處的夢裏,壹定有壹個是關於海洋的。

每個人都會愛上海洋館,或許是因為海洋是生命最底層的烙印,是處於生物鏈頂端的人類對自身起源不可磨滅的印記。

S1E25壹人武林

朱孝義是壹名瑜伽老師,從事這個行業已經七年了。他靠練習瑜伽為生。壹個人的世界並不孤獨,因為有事情做,很充實。

我們應該盡可能長久的等待壹輩子,收集其中的真諦和精華,最後或許能寫出十首好詩。有時候,痛苦是快樂的,因為那是壹種完全投入的狀態。

在令人窒息的炎熱中,我想幻想,在陽光下祈禱,讀壹頁書,或獨自散步。外面是冬天,零下1度。想辦法和自己競爭。路上總有壹個身體和靈魂。

S1E26釋心釋意

本來姜文玉在上海和平飯店應該只是壹個普通的涼菜房超細品,但除了日復壹日的跟廚師學習工作,他還充滿想象力和熱情的在涼菜房和餐廳“玩”壹些花樣,比如之前大開眼界的蒙眼烤鴨。言語之間,山治總是用壹種對烹飪充滿無限熱情的語氣講述他的小夢想,和平飯店就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

S1E27思南居民

位於上海思南路。道路兩旁是綠樹成蔭的法國梧桐和精致的房屋。思南路不僅有著與法租界馬驍路相同的特點,還有著不同於其他道路的獨特吸引力:20多棟花園式的房屋,濃縮了老上海幾乎所有的民居風格——壹部活的城市史。作為上海11歷史遺跡之壹,思南路記錄了當年花園洋房的“原生態”:穿過臯蘭路,直到建國路,走在這段思南路上,人們仿佛回到了當年。

樹葉展開又落下,思南路的居民來來往往,只留下這看似清晰卻又模糊的輪廓。原來我所謂的追憶無非是為劍雕舟。

S1E28塗鴉公社

塗鴉壹詞起源於路桐的兒子亂塗亂畫的壹次頑皮旅行,後逐漸演變成壹種具有時代色彩的藝術行為。塗鴉的主要媒介是墻,但在20世紀後期,塗鴉創造的不僅僅是墻。21世紀,很多年輕人把塗鴉和時尚的嘻哈元素結合起來,多元化。

恒星的不完整性

明星,壹個熱愛手工制作筆套的設計師,想要用指尖保持物體的溫度。她把自己的感情傳遞給自己制作的物品,賦予它們情感和生命。手動冷暖。

S1E30西海岸印象

上海徐匯濱江,也被稱為約旦河西岸,是現代但不現代。幹凈直爽,那些寬闊的水域勾勒出黃浦江的另壹種嶄新的色彩。

S1E31女子拳擊

拳擊是壹項戴著拳擊手套格鬥的運動,對於女生來說是壹項難度較大的運動。吉娜喜歡拳擊。對她來說,練拳擊是壹種享受。

S1E32斯諾克和蛋糕

諸瑛,女,出生於5月25日,1982,上海人,斯諾克裁判。她執法了許多斯諾克比賽。2008年,諸瑛獲得象征臺球裁判最高榮譽的“國際金牌”,成為中國唯壹壹位頂級女裁判。2011英錦賽首輪斯蒂文斯與坎貝爾的比賽,是諸瑛第壹次執法三項比賽,她也成為斯諾克歷史上第壹位執法三項比賽的中國裁判。

妳不能阻止我。

走在上海這座城市裏,妳會發現我們身邊有這樣壹群人,他們把城市當成訓練場,翻越各種障礙。這些動作看起來很酷,其實不然。袁光是雲南昭通市演金縣人。17歲的他,初中剛畢業,有壹個夢想:去大城市證明自己的價值。他選擇了上海,但在這裏生活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S1E34我是素食者。

韓,阿拉兔設計師,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數碼系教師,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曾參與《大力士》、《辛巴達之旅》等多步美國動畫片的設計,並擔任《太空牛仔》、《二十六個秘密》等法國和歐洲動畫片的執行導演。現為上海工藝美術學院遊戲造型設計專任講師、教研組長。在校期間,多次入選全國美展。畢業後,我轉到各種地下和少數民族的展覽和創作,並於2005年創立了墨夷空間。

S1E35藍調四人組

椅子俱樂部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藍調音樂俱樂部。這是壹個藝術家的聚集地,融合了當代藝術和現代藍調音樂,為愛好者和藝術家提供壹個交流的平臺。潘·文哲壹行癡迷於布魯斯音樂。最困難的時候沒有人來看他們的表演,但他們依然因為熱愛而堅持。

S2E01書香文廟

周日淩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開始入睡,但老城區的文廟路卻開始熱鬧起來。微弱的黃光映出來回走動的人影。伴著沙沙的聲音,顯得頗為神秘。這就是傳說中的鬼市。當城市隨著晨光慢慢蘇醒,鬼市又變回了壹條街,有著濃濃的街頭氣息。

文廟二手書市形成於1986。書也有生命,也會老去。這些曾經見證了時代,收藏了記憶,四處漂泊之後,來到了孔廟,這未必是他們理想的歸宿。

好在,那卷書,帶著人間煙火,落到了愛書人的手裏,也生出了別樣的味道。

第二季第二集舊時光之光

在上海的老弄堂裏,舊日的回憶充斥著吱嘎作響的木樓梯,狹窄的過道裏家家戶戶縱橫交錯的晾衣桿,還有潮濕多年的後天井。在每個悶熱的夏夜,和巷子裏的玩伴壹起,抱著半個大西瓜,搬著小板凳,在空中圍著馬路坐著,降下軍旗。

在那些片段裏,幸福是奶奶手中舊蒲扇吹來的壹點點涼風。

斑駁的墻壁,銹跡斑斑的鐵門,手寫的廣告牌,閉上眼睛,似乎還能聽到巷子裏叫賣的喊聲。

如今絡繹不絕的霍金早已隨著時間散去。

第二季第三集海富便利店

法華鎮路上壹個不知名的巷子裏有壹家便利店。不到30平米的店裏,進口啤酒近200種。生活是壹種滿足感。海福便利店現在為張阿姨、

就像她的壹座城堡,她壹個人守著城門,派兵布署,壹個人守著喧囂和孤獨。在經歷了人生的種種之後,她年少時的瘋狂沖勁已經成為了回憶,剩下的就是現在,通過守護這方寸,她保留了對人生的另壹種理解,以及內心的淡定。

第二季第四集晨花與爵士夜夢

上海靜安寺百樂門。爵士樂是城市繁榮的象征,時光流逝。李香蘭和鄭德仁。

第二季第五集觸摸聲音

對大多數人來說,聲音就像他們周圍無形的空氣。它們時快時慢,時強時弱,就像人呼吸之間的心跳。聲音是壹種真實的觸摸。顧安平,鋼琴修理工。

第二季第六集生活AB面

汪峰,黑膠唱片收藏家。在人的壹生中,總有壹些曾經占據大部分生活的物件、情感或故事。壹切都不是永恒的,總有謝幕的時候。

第二季第七集打擊樂飛天

鄒文浩,打擊樂隊。

第二季第八集吹薩克斯的老頭。

老薩克斯愛好者陳建初。

他們不再是白發蒼蒼的長者,暮年的老人,而是追逐夢想的少年。

第二季第九集爸爸帶我去鐵三。

鐵人三項推廣培訓鄒成帶著孩子參加鐵人三項比賽。

S2E10谷部

鄧乃萱,古布的花紋飄逸內斂。

S2E11都市武俠夢

中國尚武精神,教育,太極拳。武術無止境。不需要年少輕狂。不壹定要滿身風沙。

S2E12讓我拍壹張上海的照片。

剪影作為壹門包容東西方文化元素的古老而年輕的藝術,雖然脫胎於中國漢代的磚瓦和皮影戲,但卻因其寫實的風格而風靡歐洲。但並不優雅。《上海主題剪影》創始人、上海動畫電影制片廠動畫設計師李建國,

S2E13木制玩具創造者

袁牧工作室,林聖遠,還有木頭玩具創作者,壹個是全木頭做的,另壹個是他們體現了時尚前沿的科技精神。

S2E14螢火蟲少女的田園夢

康,背上的螢火蟲。走在白天耕耘過的田野裏,聽聽織女的哭聲,看看晚上喜歡大量出現的結網蜘蛛。

S2E15別出心裁的菜園

魯愚,壹個有機市場,在農場耕種土地,仰望天空,而在家裏制作珠寶更多的是低頭。投球和投球都與美有關,但必須耐得住寂寞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