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大屋通常占地面積大,富有西關特色,建築樣式多為中式,基本構造包括磚木結構,三進、三個坡頂,正立面三個開間,大門前有青磚石腳和趟櫳、石門套大門。西關大屋還有七進深,裏面客廳、小廳、書軒,還有花園,主要由買辦和商人建造[2]?。西關大屋有坐落於寶源北街18號的“梁資政第”、坐落於多寶路的鄧宮保第以及坐落於寶華路正中約的鐘家花園等。而這些西關大屋大多早已不復存在。現在碩果僅存的名宅只有小畫舫齋。?
西關大屋所具備的條件包括:“三邊過”布局;腳門、趟櫳門以及大門所組成的“三件頭”;硬山頂;檻窗;青磚石腳;麻石街;天井;青雲巷;木樓梯;各種廣州傳統裝飾、雕刻。民國初期,西關商人的房子被大量拆除?,西關大屋在鼎盛時期有800多間,現在尚存不足10間。廣州還有很多趟櫳門、青磚石腳的西關民居,但這不代表就是西關大屋。
上下兩層廚房面積都不少過4平方米,於當時生活條件足矣。屋宇雖各功能分區面積不大,但凈高足夠,利於通風、換氣、采光,也不覺壓抑。民居雖圍護結構較為封閉,但有設計屋內過渡空間——前後天井和平天臺,內外空間流通,密切了鄰裏關系。
防雨防潮
防雨
屋頂雙坡頂,排水坡度1:2,平天臺排水坡度2%。排雨系統組織:屋頂瓦壟→天溝→天井豎管→室內下水道→室外下水道。前後天窗開口深而窄,利於防雨水入室。門窗上部墻體磚砌窗楣門楣,防雨順流入室。
防潮
室內采用熱阻大、蓄熱系數小、對水蒸氣呼吸作用好的地面與墻體構造
花崗石板鋪天井廚房等多水接觸地面防水
室內掘井降低地下水位
室內采用通透木隔斷,以利空氣流通?
防熱
屋頂構造為架空的雙層瓦屋面,上層瓦為下層瓦遮陽,俗稱“隔熱瓦”。平天臺前部瓦盆栽花,後搭遮陽涼棚來改善隔熱效果,晴天測試涼棚可減少太陽總輻射的85%。二層臨街的滿洲窗,采用彩色玻璃或壓花玻璃窗、活動竹簾、遮陽棚或凹陽臺等來遮陽。?
通風散熱
傳統民居通風設計,更多考慮的是熱壓通風,前大後小的天井便是如此產生。而民居二樓主要倚賴風壓通風,隨著舊城改造,高樓出現,已削弱此項功能,加上二層屋頂隔熱較差,故有謂“暑不登樓”。
通風散熱還有兩特點要註意:
1.屋頂的活動推平天窗,無論在風壓通風或熱壓通風中,都有著出風口的作用
2.室內主要隔斷是上下通透的杉木隔斷,平天臺前方護欄為通透的瓶形瓷欄河,都是為了減少通風阻力,利於流場均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