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本現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和文化工作部門高度重視我縣農村文化建設,註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開展農村文化活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為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促進和加快新農村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使我縣農村文化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壹是文化基礎設施得到加強。目前,全縣有文化館和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7個,村文化室35個,文化專業戶120個。20**年爭取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享受工程投資263萬元,建設1縣級分中心、10鄉鎮服務點、123村級服務點。項目網絡實現了縣村兩級全覆蓋,提高了農村文化設施現代化水平。
二是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開展得好。首先,民俗節日文化得到了很大發展。鄉鎮可結合當地民俗,組織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鑼鼓、秧歌、農民文化藝術節等文化活動。二是各類文化演出隊伍快速發展。全縣有249個文藝隊,常年活躍在農村,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生力軍。第三,農村文化大院應運而生。青華鄉農民李創辦了集鑼鼓秧歌、自助課堂、農家書屋、文化享受工程為壹體的民間文化組織“老李文化大院”,開創了農村文化建設的新路子。
三是“送文化下鄉”活動紮實有效。20**年,國家投資110萬元,發放10臺數字電影放映機,是我縣的國家文化發展項目。縣財政每年撥款7萬元用於篩查補貼,保證了篩查工作的正常開展。20年間,放映了2000多部數字電影,吸引了70萬人。
二,存在問題的分析
雖然我縣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壹些成績,但與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
壹是文化陣地薄弱,發展不平衡。目前農民最需要的村級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尤其缺乏,很多村級文化活動室難以達標。除了少數基礎設施較好的亮點村和較早建立的縣城社區外,仍有不少設施簡陋、設施陳舊的偏遠村難以滿足正常開業。此外,農村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家裏大多是老人小孩,讀書看報少,導致文化活動缺乏,村與村之間文化活動發展不均衡。
二是工作機制不活躍,缺乏專業人才。縣鄉文化服務機構自身實力較弱,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引導和推動不夠。鄉鎮文化站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是兼職,難以發揮服務作用。基層文藝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我縣基層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瓶頸。
三是文化載體不豐富,村與村之間缺乏交流。有組織、有規律的文化活動少,農民喜聞樂見的節目少,活動內容和形式單壹,基層農村文化生活仍然較差。農村文化活動主要集中在各種節日和民俗日,上級組織的“文化、科普、電影演出”活動只在個別村開展,偏遠農村的文化活動數量和形式十分有限。
四是文化投入不足,發展動力較弱。縣鄉財政可用財力有限,文化投入雖有所增加,但遠不能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化投入不足,使得農民自辦文化實力薄弱,很多地方文化基本處於不發達狀態。只是在小範圍內,其組織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強大的發展勢頭。
第三,相關建議
(壹)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步伐,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是農村的壹項緊迫任務。政府和文化部門要高度重視“文化軟實力”的作用,把農村文化事業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財政支出預算,納入工作績效考核,積極構建“活力獨特”的農村文化建設新格局,以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大繁榮推動農村經濟的大發展。
(2)加大投入,完善設施。
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關鍵。要加大對村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傾斜,切實保障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所需資金。文化部門要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建設,切實抓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村書店等惠農文化工程建設。要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爭取社會力量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持,努力為農村提供更多符合群眾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3)整合資源,拓寬陣地
要充分發揮文化站(室)的陣地作用,加強與工青婦校組織的聯系互動。有計劃、有組織、有規律地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堅持貼近農村、貼近實際的原則,按照“業余自願、形式多樣、健康有益、方便長遠”的原則,廣泛利用農閑季節、節日、集市,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把大型、示範活動與平時小型、分散的群眾文化活動結合起來,讓群眾就近、方便地參加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多層次、多形式地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四)創新機制,豐富載體
建議政府和文化部門在做好“送文化”的同時,更加重視“種文化”的工作。壹方面,要堅持深入基層,特別是偏遠農村社區,組織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下鄉活動。大多送來壹批適合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圖書,通過鄉鎮文化站定期將圖書流轉到村文化活動室,方便農民就近學習,真正解決了農民讀書難的問題;壹方面,要加快農村文學人才的發掘、培養和教育。積極開展農村文化人才資源普查,大力培養文藝骨幹。把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充實到農村文化幹部隊伍中來,穩定農村兩級文化隊伍,為基層文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讓文化下鄉活動真正惠及廣大群眾。
(五)突出特色,促進發展。
要加強對農村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發掘、整理和保護,努力發展我縣農村特色文化。積極扶持農村民間文化團體,爭取每個農村社區都有自己的文化體育隊伍。大力鼓勵和促進以青花、橫渠為代表的鑼鼓、秧歌、社火、戲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活動的發展。依托馬家鎮刺繡工藝品基地發展,全面打造富有鄉村文化特色的鄉村文化品牌。此外,每年還將定期舉辦文化藝術和民間藝術展覽。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進壹步繁榮發展農村文化,積極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正確引導農村文化價值走向,鞏固發展農村文化陣地,加快農村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部分: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調查報告
隨著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xx鄉大力發展新型文化事業,積極開展農村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遍布全鄉的農村鄉土文化顯示出巨大的魅力和生命力,為xx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貢獻。
壹、xx鄉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就
1,領導重視,加大投入。在財政赤字吃緊的情況下,鄉政府已經盡力保證了必要的文化投入。據統計,近年來,鄉政府投入654.38+0.4萬元,進壹步加強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豐富了農民文化活動,為農村文化事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2.大力開展農村文化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鄉政府以文化站為主體,積極開展下鄉文化活動。鄉鎮文化站在圩鎮設立了“讀報長廊”和“時事政策展示墻”。鄉政府從培養新型農民入手,建立了農民知識培訓學校,舉辦了24期種植、養殖、加工培訓班,培訓人數5000余人,免費贈送科技圖書資料近萬冊。村裏還建了壹個圖書館和壹個舞廳。同時政府買單,農民去劇院看電影。鄉政府邀請縣劇團到農村演出,鄉電影隊到村裏放映電影,為農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每逢重大節日,鄉政府還組織“愛xx洛江,美xx洛江”系列文藝活動。自2004年以來,* * *共放映電影210場,為農民送去劇目40部,舉辦文藝活動12場,既滿足了全鄉農民的文化需求,又起到了教育引導作用。
3、弘揚鄉土文化,編織“鄉、村、組”文化網絡。xx鄉在抓好新農村建設的同時,采取“以獎代扶”的方式,著力構建鄉、村、戶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在規劃、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全鄉建立了5個特色文化村、15個文化活動室、200個文化示範戶,並對創建經濟貧困村給予了適當支持。為了讓當地農民成為當地文化活動的主角,鄉政府以嗩吶、鯉魚燈為依托,經常組織文藝演出、競技比賽等活動,開展民間藝術表演。2006年,朱珪村的鯉魚燈獲全縣民間藝術表演二等獎。
4.政府搭臺,農民看戲。xx鄉從加強鄉鎮文化站和農村文化隊建設入手,依托縣文化局和縣采茶劇團,開設了歌舞、樂器、書畫等培訓班。同時,按照“政府資助、鄉鎮搭臺、農民看戲”的形式,定期送電影、戲劇下鄉,免費贈送圖書和科技讀物,為農民群眾送去壹場文化盛宴。鄉政府還采取企業冠名、社會捐贈等方式,積極吸收社會資金開展內容健康、形式豐富、風格清新樸實的農村文化活動。
二、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1,農民文化意識比較薄弱。由於“經濟利益”的沖突,壹些農民往往忽略了對文化活動的追求。因此,必須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增強精神文明和文化自覺。
2.投入不大,導致文化事業發展緩慢。由於缺乏上級對農村文化事業的財政支持,鄉鎮沒有辦法培育地方文化、民間藝術、添置設備。因此,上級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支持農村文化事業。
3、鄉鎮文化站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加強鄉鎮文化站專職幹部的培訓,配齊配強鄉鎮文化幹部隊伍,解決辦公用房,撥款建設鄉鎮文化活動中心,增強鄉鎮文化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