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英城的城市建設

英城的城市建設

英德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兩千多年建制史。英德市城區的嬗變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6年該市確定了城區向北拓展的發展方向,並編制了總體規劃。1994年撤縣設市後,提出了建設“壹江兩岸具有山水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構想。2003年以來,委托廣東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了《英德市近期建設規劃》,進壹步深化了城市總體規劃;委托武漢大學等設計單位編制了《英德市環城水系水景規劃》、《英德市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及濱江公園、龍山公園、月桂湖等重點建設項目的規劃。

為加快 “壹江兩岸山水城市”建設,該市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高標準實施城市建設,近年來先後建起了美麗的濱江公園、龍山公園,山水城市已顯雛形;實施了城市美化、綠化、亮化工程,中心城區道路鋪設了彩色人行道磚,安裝了新路燈,新種植了綠化樹木,人均公***綠地30.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29%,實現了“壹路壹燈壹樹”的道路美化、綠化、亮化;對市區的主幹道路進行黑底化鋪設;加快城區配套功能設施建設,完成了包括城防體系工程、汙水處理廠、環城水系供水系統、城市道路改造等壹系列城市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全面推進城市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房地產開發為動力,打造城市建設精品工程。投資近2億多元建成了壹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功能齊全、占地266畝的現代化住宅示範小區——仙泉花園小區,帶動中心區的快速發展。為提高城市水平,通過引進房地產開發商,對糧食局、供銷社、英城鎮政府舊址等多個舊住宅區進行拆舊建新改造,建成了壹批花園小區。商品房開發向高層次、高標準方向發展,突出了住宅的安全舒適、環境優美和設施配套齊全,滿足了不同層次居民的住房需求,推進了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目前城區面積達到了23平方公裏,總人口近17萬。

在推進城市建設過程中,該市以實施城市整潔工程為抓手,壹手抓建設,壹手抓管理,通過開展整治城市臟亂差,努力改善市容環境,加大環衛經費投入,加強街道清潔保潔,推行市直單位是市區“整潔工程”責任人的機制,城市環境衛生大為改善,街道的清潔保潔水平進壹步提高;加強市容市貌整治,規範了廣告招牌的設置,城市整體面貌有了較大改觀,大大提高了市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英城雖是全縣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但沒有壹條寬闊的街道,沒有壹條通往各地上等級的公路,去省城廣州要繞道100多公裏外的青塘和白沙鎮再轉106國道達廣州,時間整整壹天,要是從北江河坐輪船到廣州最快也要兩天時間。那時,最方便的交通就是鐵路,英德火車站離英城不到四公裏,在廣東境內雖是較大的火車站,卻顯得破舊落後,候車室容不得200多人。火車站出口處緊臨大站街,其實大站街僅是壹條狹窄的小巷,並不算街。從火車站到英城,必須經過壹條寬不到6米的泥沙公路,再經過三角塘和僅7米寬的舊英德大橋達縣城。英城只有舊城,還沒有現在的新城。縣城面積不到兩平方公裏。1978年,我已八、九歲,父母也時常攜我逛街,對舊城的印象特別深刻,至今歷歷在目,記憶猶新。英城的街道狹窄破舊,只有幾條街道和小巷,路面坑坑窪窪不平,街道鋪面就像小攤檔,陰暗簡陋,草頭醫生設攤、占蔔算名的也設攤、鐵打鋪、理發鋪等小攤占了街道壹席之地,壹到墟日,大小車輛寸步難行。縣政府、電影院、供電局、人民醫院、公安局等幾十個單位辦公場所也處在陳舊的幾條小街小巷上。由於街道少而狹窄,贖牛、贖雞、贖豬等生畜市場交易全部擁擠到窄小臨近江邊的沿江路擺賣,牲畜的嚎叫聲,人群的呦喝聲,再加上牲畜的屎便臭味,猶如農村混雜的農貿集市。

英城雖是縣城,如遇不是墟日時,還真顯得人流稀疏,門可羅雀,蕭條荒蕪。晚上八時未到,家家戶戶關門熄燈睡覺,小鎮壹片漆黑寂靜。那時,自己還小,也經常跟著父母到破舊簡陋,四面透風的舊市場賣腐竹,賣雞鴨,賣青菜,賺取微薄收入。當饑腸轆轆時,父母用二毛錢買個豆腐飯,竟也吃得飽飽的。而最令人痛心不堪回首的是,北江兩岸沒有建防洪堤,壹遇到春夏季暴雨洪水,舊城和大站東岸壹片汪洋,頓成澤國,慘況難以形容。當天氣預報說要發洪水時或者目睹大雨傾盆時,住在舊城的居民好像犯了恐懼癥,家家戶戶充滿恐慌感,爭先恐後忙著搬家或寄宿親朋戚友家躲避水災,很多人為此而背井離鄉離開英城到外地謀生。 從1988年到1998年,英城抓住工業興城、第三產業強城的戰略思路,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大辦工業水泥、來料加工和旅遊第三產業,開通擴寬了直達廣州的銀英公路,拉近了到廣州和珠三角的距離。英城人民也掀起了開發新城,建設新城,發展新城的熱潮。英城的政治、商貿、經濟、文化中心實現了全面向新城轉移的目標。經歷了十年的艱辛建設,舊城向新城全面延伸,新城初具規模,城區面積向西向北全面拓展,舊城與新城連為壹整體。英城的主要道路框架規劃已經成形,從單壹的和平路、湞陽路已經建成峰光路、建設路、教育路、梅花路、和平北路、利民路、富強路,這些街道錯落有致,布局合理。寬80米的英城中軸線英州大道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1993年,英德縣撤縣設市,為英德市委、市政府建設新英城,拓展新英城提供了歷史機遇。英城抓住契機,務實做好城市建設這篇文章,加快了街道的綠化、亮化建設,街上鋪上了混凝土,街兩邊種上了樹木,栽上了花草,安裝了路燈。街道鋪面鳥槍換洋炮,寬闊美觀。街上摩托車多了,行人多了,商場多了,市場多了,酒店多了,街道的樓房也越來越漂亮了。高13層的農行大夏,英城辦公大樓,國土局辦公大樓、電信大樓、信用聯社大樓、東方大酒店、金星大酒店、新人民醫院、新英德中學等壹批標誌性建築物拔地而起。讓更多英城人自豪的是全國縣級最大可容納1萬多人的現代安居小區仙泉花園建成了。英城,在這些錯落有致的街道和壹批標誌性的建築襯托下,壹個初具現代化的縣城呈現世人眼前。而美中不足的是街道規劃保守,城市管理滯後,綠化亮化跟不上,群眾亂搭亂建城市意識落後,經濟綜合實力薄弱,城市品位較低。英城還沒有顯示它的活力和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