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最好看的韓國戰爭片是《暗殺》
諜戰暗殺的類型電影縱然層出不窮,但韓國導演崔東勛的壹場《暗殺》確是如此為人契合於這壹命題的,多方爭鬥,高潮叠起的暗殺除奸裏,包含宿命式的人物塑造更締結了電影情感上的縱深,不止於暗殺的撲朔迷離.黃雀在後的多重懸疑給人以酣暢淋漓。
電影以1933年朝鮮為背景,此時依舊處於日本侵略漫漫長夜下的暗殺,伊始已然註定了電影悲情的基色,這場暗殺並不可能阻擋朝鮮被日本吞並的命運,而風雨飄渺的韓國臨時政府和獨立軍更是微弱累卵,只能依靠暗殺日本高官扭轉些許的頹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崔東勛以多重線索齊驅並駕的劇情架構,將本自悲情的故事,渲染出了喜劇的色彩和愛情的美好,電影以娛樂化的手法為人入戲,又以慘烈的結局動人以情,而幾方勢力的斡旋爭鬥,環環相扣的陰謀。更使電影維系了密集的看點,《暗殺》所成在於有以夯實的藍本,更還在於中肯的人物塑造。
鐵三角層層遞進的人物關聯,宿命間的糾葛使暗殺這壹命題壹再升華,《暗殺》以全智賢飾演的暗殺團安玉允,李政宰飾演的雙面特工廉錫鎮,河正宇飾演的雇傭殺手夏威夷·皮斯托,三者間糾葛的命運為展開,在抗日救國的大背景下,叛變的反轉,親情的羈絆,愛情的轉化,當然還有那為了國家的義無反顧,在絕大多數諜戰電影中,常常便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老梗,而《暗殺》的劇情則夾雜了多線索復雜化的人物關聯,且這些關聯並不會為人混淆,皆能以線索銜接對稱劇情,層層互換下的暗殺,劇情與人物更緊密關聯於壹。
無論是節點的反轉還是人物上,《暗殺》皆堪為完美,但過多的反轉使電影成於蕭何敗蕭何,推進電影劇情節點的很多時候只能歸於巧合,這種依靠巧來不斷推進的戲劇式手法,使電影作為壹部懸疑諜戰電影在邏輯上欠缺嚴謹,而在時間把控上,對人物背景的傾述拉長了電影的時長,而這些本可以壹筆帶過的元素雖使人物更為立體但也稍顯冗長,這使電影在前段與後段的節奏把控上出現了失衡,但這些微瑕並不足以掩蓋電影自身的魅力。
壹場三派不止於暗殺的巔峰對決,親情的羈絆,友情的歡樂,愛情的浪漫,還有那能感人於心的唏噓結局,戰爭年代下小人物的漣漪是如此精彩。文/夢裏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