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頂層設計,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要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壹體化,逐步減少城鄉之間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學校、醫院、文化站、體育場館等公共服務設施,交通、郵電、農田水利、供水供電、商業服務。完善和穩定公共財政投入機制,與財政收入增長同步,壯大農村產業,增加設施,改善環境,讓農民和城鎮居民平等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吸引和帶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城鄉壹體化發展新格局。
2.加強規劃指導,推進壹村壹規劃。要根據農村地理位置、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歷史文化、民風民俗、農民實際需求等因素,科學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尊重自然之美,註重個體之美,營造整體之美,細化生產、生活、服務等功能區塊定位,合理安排村莊產業平臺、基礎設施、農田保護等空間布局,註重空間布局、建築形態、田園風貌與自然景觀的融合。在美麗鄉村特色上下功夫,走出美麗鄉村的分化之路,加強與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等上級規劃的無縫銜接,確保壹村壹規劃落到實處,“壹張藍圖繪到底,壹項壹項工作”,嚴控拆建,避免壹村壹片。
3、倡導節約集約,堅決守住耕地紅線。要牢固樹立節約集約用地的發展理念,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中推廣節約集約用地的典型經驗和做法,減少土地粗放使用,避免土地利用浪費。引導農村住宅逐步向中心村和小城鎮聚集,向農民推薦節地型建築單元,實現農村住宅用地集約化;引導村辦企業逐步向工業園區集聚,減少非農建設用地占用量,實現農村非農建設用地集約化,挖掘農村節約集約用地潛力。堅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切實把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和農戶,嚴禁亂占濫占耕地,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不下降,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4.傾聽農民的聲音,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和圖片展覽、廣告牌、宣傳標語等形式,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工作,讓每家每戶都能切身感受到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和好處,積極投入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的規劃要由各村召開的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充分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發揮農民的聰明才智,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美麗鄉村規劃成為農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願望。美麗鄉村建設要聽取並積極吸納農民意見,讓農民自己選擇、自己決策、自己創業、自己經營,推動美麗鄉村規劃落地,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按規劃實施,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5.尊重農民意願,推進特色住宅建設。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積極組織和引導農民新建住宅和危房改造,註重保護、挖掘和傳承農村自然、歷史、文化、民俗等特色資源和優秀傳統建築文化,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尊重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全面落實節地、節材、節能、節水、環保要求,切實改變長期以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農村住宅粗放建設模式,確保農村住宅數量穩步增長、建設水平穩步提高、建設質量穩步提升,跳出建新房不見新村、新農村的怪圈,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壹。
6.鞏固產業支撐,穩步增加農民收入。要創新現代農業發展體制機制,發展精準設施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精深加工農業,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經濟協會、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發揮農民組織作用,引導農民依托農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等新型服務業,提高服務水平和檔次,吸引城鎮居民到農村吃、住、行,增加農民收入。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以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農村產業發展和項目管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壯大農村產業,增強農民增收後勁。
7.加強村莊整治,提高人居環境質量。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重點抓好交通線、河溝、村院、民居的綠化美化。實施農村生產生活汙染治理工程,以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生活垃圾汙水集中收集處理和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為重點,加快垃圾收集點、中轉站、無害化處理廠等設施建設,加快汙水收集系統、汙水處理廠等設施建設,通過發展沼氣、生產有機肥,實現畜禽養殖汙染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嚴格執行生態保護法律法規,加強農村水域保護和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建設“天藍、地綠、山綠、水清”的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環境質量。
8.培育文明風尚,提升鄉村文化內涵。要加大對地域風情、傳統民俗、人文典故等非物質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力度,加大對古民居、古農具、古樹等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和開發力度,豐富農村的文化內涵。針對新農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不同群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有演出、電影、廣播、電視、書報、棋牌、乒乓球等室內文體活動,籃球、排球等室外文體活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村規民約,規範村民行為,倡導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堅決遏制農村賭博迷信,營造文明和諧的生活氛圍。
9.創新社會管理,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要推進農村網格化社會管理,配備專職網格員和網格協管員,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制,由過去浮在表面向沈在下面轉變,由被動應對向主動服務轉變,做到需要時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服務,實現農村社會管理的人性化、精細化、信息化。建立農村多元化調解機制,整合綜治、司法、信訪、治安等基層工作力量,加大調解力度,及時化解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各類矛盾糾紛和信訪。在農村開展普法活動,采取法律講座、案例、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與農民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農民法律意識,增強農民法律意識,加強重點群體管理,提高法治美麗鄉村管理水平。
10.深化綜合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深化鄉鎮機構改革,規範鄉鎮機構設置,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理順部門權責關系,引導農民參與鄉鎮決策、管理和監督,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規範財政收支管理,建立財權事權相匹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提高鄉鎮財政保障能力,保障村級組織運行經費,提高村幹部報酬,增強村級組織自我發展和自我保護能力。總結“壹事壹議”財政獎補試點經驗,完善“壹事壹議”財政獎補機制,加大財政獎補投入,加強財政獎補管理,進壹步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