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有哪些民間藝術品?

有哪些民間藝術品?

“民間藝術”是藝術領域的壹個分類,如果貼上“民間”的標簽,顯然與所謂的“宮廷藝術”和“貴族藝術”不同。但“民間藝術”的領域非常廣闊,也有很多“絕活”,如皮影戲、剪紙、編織、刺繡、舞獅等。這些都是著名的民間藝術,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季節性玩具

山西過年時節的民間玩具和傳統廟會,常常讓人陶醉在童年有趣節日的回憶中。除夕和正月初壹,“滴滴金”;元宵節紮燈籠,玩燈籠;2月2日,在龍擡頭的古廟會上,布龍、面龍、竹蛇、紙蛇的動態結構給人壹種吸引的感覺,引得孩子們哈哈大笑,爭奇鬥艷。三月初三,泥哨聲悅耳;清明前後放風箏;端午節戴香包和艾野虎壹起玩。還有小風車、七音哨、皮老虎、螞蚱籠,讓小朋友們樂不可支。

燈籠玩具

兒童燈籠玩具多為便攜式。壹般是紙糊,裏面插著小紅蠟燭。農村傳統的小燈籠,用高粱桿紮起來,蓋上麻紙,塗上人們喜愛的動物或神話故事的顏色,印上木版年畫,或貼上民間剪紙,裝上小油燈。如今已經發展成竹框架結構,裏面有彩紙或絲糊,還有蠟燭。雖然不精通制作技巧,但粗糙有力,沒有做作的感覺。無論是造型、材料、色彩、制作風格,都有著鮮活的當地生活氣息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棉塑玩具

壹個棉塑只需要壹把棉花,幾根剝好的高粱桿,壹點膠水。這很容易做。先將幾根高粱桿紮成骨架,將膨脹的棉花輕輕裹在骨架上,然後粘合定型。膠水多壹點,少壹點,就能成型不同的形狀。最後在身體表面均勻塗上壹層膠水固定形狀,再將物品染上顏色,制成棉塑動物或人物。將其插入預先準備好的鼓中,這是壹個聲音和形狀豐富的玩具,可以隨意展示和欣賞以及播放。棉塑玩具用料少,成本低,可以就地取材,所以藝人經常邊表演邊賣。棉塑玩具裏有雞、麻雀、喜鵲、燕子、鶴等鳥,長不過三五寸,高不過六七寸。主要人物有西遊記小精靈的猴孫,憨厚的沙和尚,傻傻的豬八戒,樂善好施的唐僧,個個栩栩如生,令人難忘。

事實上,民間染織刺繡藝術包括印染、手工編織、刺繡、織錦、繅絲等。

印染是與民間服飾和日常居室裝飾密切相關的手工藝品,主要有蠟染、紮染、藍印花布、彩印帆布等。,主要用於服裝、帽子、床上用品、床飾、門簾、行李布等。,是壹種應用非常廣泛的面料。

刺繡包括四大著名刺繡,當地民間刺繡和少數民族刺繡。四大名繡是湘繡,蘇繡,蜀繡和粵繡。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和民間刺繡包括苗繡繡、土繡、滿族枕頂繡(繡在枕頭兩端)、湖北繡和陜西、陜西、河南民間手繡。

傳統刺繡

刺繡

中國傳統刺繡根據使用者、地域和精湛工藝的不同,分為民間刺繡和四大名繡。

民間刺繡是中國民間流行的壹種刺繡工藝,是相對於具有宮廷文化和文人畫風格的“四大名繡”而言的。中國傳統刺繡歷史悠久,伴隨著絲綢的產生和發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繡就已經成為“章服制”中重要的裝飾手段。兩千多年前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刺繡,針法壹直很豐富。可見當時刺繡工藝中有不同針法的程式化固定工藝。1982湖北江陵馬山壹號楚墓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繡被和禪(單)服,上面繡有龍鳳虎花,既生動又絢麗。

漢代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有“我已繡腰,生有光”的詩句。漢末六朝時期,刺繡題材中出現了人物,為後來的人物刺繡開了先河。唐宋時期,文人開始參與刺繡圖紙的設計。文人畫所表現出來的詩情畫意、書畫典雅影響了民間刺繡的創作,刺繡開始向精致化、文人化方向發展。在宋代,刺繡幾乎成為婦女刺繡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壹種,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富裕婦女的刺繡創作使刺繡工藝更加精致和精彩。明清時期,中國城鄉出現了眾多的商業刺繡作坊。特別是在明代,中國傳統刺繡首次在上海出現,稱為“顧繡”,以其精美的刺繡和用針巧妙的個人風格而聞名,擅長繡制花鳥,動物,圖畫,手卷和其他陳設,表明傳統刺繡已從壹種附屬於服裝的裝飾手段成為壹種獨立的藝術。在清朝,出現了幾個重要的刺繡流派,如京繡,開封刺繡,山東魯修刺繡,以及被後人稱贊的四大著名刺繡。

晚清時期,各地出現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術特色的民間刺繡技藝。但長期以來,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對各地出現的民間刺繡技藝關註甚少,更談不上記錄和評述。民間刺繡基本處於與日常生活完全融合的普通“手藝”的位置,但正是這種生活的藝術,使得民間刺繡代代相傳地自發保存下來,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傳統藝術中最精彩、最生動、最富有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化範疇。

民間印染

中國傳統民間印染包括紮染、蠟染、藍印花布和彩色印花布。

前三個是印染上色、顯花的過程。從聚傘花序中提取的靛藍作為染料,民間也稱之為藍染、藍印。彩印布是多版彩印工藝。據《史記》、《竹書紀年》等古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6世紀初,“黃帝以草木之汁,染之為黃裳之神冠”。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用服裝的印染顏色和裝飾圖案來區分尊卑等級的規定。秦漢以後,雕版印刷法非常流行,然後花色品種越來越多,印染工藝也在改進。

中國織錦

中國織錦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先秦時期,就產生了“賀菱錦”、“花填燕錦”、“龍鳳錦”等多色提花織錦。到了漢朝,用復雜精密的提花機織出了圖案美麗的織錦。唐宋以後,各種絲線、金銀線制成的錦緞、妝緞五彩繽紛,富麗堂皇,被譽為錦上添花。

蜀錦產於四川,主要產於成都,所以成都又被稱為錦城、錦官城。此外,四川織錦也產於南充、閬中、樂山、綿陽和新都。蜀錦仍沿用染熟絲的織造,質地堅韌,色彩豐富,獨具地方風格。晉松因起源於今天的蘇州,又被稱為“蘇州晉松”,以古樸典雅著稱,如今正面臨技藝中斷的瀕危境地。雲錦的產地在南京,因其織錦瑰麗如雲而得名。其圖案布局嚴謹,裝飾豐富,多以金線示花或絞邊。它是中國的皇家織錦,代表了織錦工藝的最高技術水平。

雕塑藝術

雕塑是指以捏、塑、堆、填為主的民間藝術品,其內容包括泥塑、面塑、陶塑、糖塑、米粉捏制品、拍漿、彩釉、玻璃等造型藝術。造型藝術往往依靠藝術家手工表演藝術,手工造型。由於它們與雕塑的創作手法不同,藝術效果也不同。造型藝術往往與繪畫、裝飾手法相結合,成型後再進行繪畫,以增加藝術作品的觀賞性、象征性和吉祥祥和的氣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蘇惠山的《手把戲》、河南淮陽的《泥狗》、北京的湯面、面條滿郎的作品等。娜美玩具,如泥波波、福福、鳳翔泥塑、北京男妓、中秋月餅、妥果、糖人,都是典型的造型民間藝術。壹些民間的面具和器皿是用紙漿做的,而玻璃和糖人用的是吹塑,這也是壹種造型藝術。

泥塑藝術

泥塑

泥塑藝術是中國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用手工揉捏或沖壓泥土而成,或素色或五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我國大量的考古發掘中出現了大量的陶俑、陶獸、陶車、陶船等。有些是手捏的,有些是模壓的。在漢代祖先的喪葬習俗中,泥塑神像被廣泛用作陪葬品。到了唐代,泥塑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大師的楊惠芝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隨著宋代泥塑藝術的發展,不僅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有所發展。很多人專門做泥人,當商品賣。元代以後,明清民國以後,泥塑藝術作品仍在社會上流傳,可以用來觀賞陳設,也可以讓孩子玩耍。天津、江蘇無錫惠山、廣東大悟、陜西鳳翔、河南浚縣、淮陽、北京仍是傳統泥塑的重要產地。

面塑藝術

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漢代就有面塑。宋代記錄了在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和婚禮慶典中使用面塑的習俗。現存最早的古代面塑是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發現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女性面塑、男性面塑上身像和面塑豬。清代就有以制作面人為生的工匠。今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留著面塑的工藝和習俗。

面塑壹般分為觀賞性面塑和食用面花(或饅頭)。用於觀賞的糕點通常由精粉、糯米粉、鹽、防腐劑和香油制成,而用於食用的面團則由粉狀面粉和生面粉制成。材料的不同,使得兩種面塑在制作工藝上略有差異。

面團造型

食用面花的制作工具簡單,全靠女人的巧思。方法是將面粉搓成面團,然後用剪刀、菜刀、梳子將面團定型。觀賞性、裝飾性面塑是將開水倒入面粉、糯米粉、防腐劑中用筷子攪拌,然後將面團反復揉搓均勻而成。然後在面條中加入品紅、品紅、品紅藍、白粉、鍋煙黑等顏色,制成各種顏色的面條,再經過揉、揉、切、挑、壓、粘等工序,塑造形象。還可以用壹些羽毛、棉花等來裝飾頭發、胡須等,這樣就出現了壹個完整的形象。

用於節日習俗的食用面花或饅頭在以面食為主要食物的中國北方很受歡迎。食用面花分布在黃河流域的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和山東等省,以及內蒙古、新疆和東北的農村地區。面條主要產於北京、山東、江蘇和浙江。北京的面塑藝術水平最高。

木偶藝術

中國的木偶藝術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深刻特征。從材料和操縱方法來看,木偶藝術有提線、杖頭、掌、鐵枝、藥發、水力等不同形式。從劇目看,有歷史傳說、神話傳說、寓言等。、天地、癡情、寫實小品,可謂五花八門;從造型上看,可以和人的身高壹樣大(漢代大木偶的身高是193 cm),也可以不到壹尺。偶數頭可以做成拇指那麽大,可以雕刻出五官端正,比例準確,線條均衡,色彩鮮艷的圖案。比如粵西的杖頭木偶,《仙蓮花》裏的書生陳秋林,《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裏的豬八戒、牛王默,即使神怪誇張,都保持著和諧的比例。

粵西現代木偶可以用眼睛自由活動,並能創造出睜眼、眨眼、眨眼等動作。根據表達的需要,得心應手,生動形象。冀南吳橋民間木偶頭誇張、簡潔、獨特;有的接近唐仕女、敦煌彩塑;有的接近中國傳統戲曲臉譜,但靈活、滑稽、柔韌。

另壹方面,木偶戲也是社會生活的寫照,許多皇帝和文人都被觸動心弦,發出由衷的感嘆。比如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統治者後蜀統治者王彥看了木偶後感觸良多,嘗雲:

“斬斷道路,打破人生幾何!有些人是傀儡。」

切割和雕刻藝術

切刻是指以切、刻、鑿為主的民間藝術作品。其內容包括剪紙、紙刻、皮影戲、剪貼畫和版畫。

木刻

蘆葦、鐵畫、石雕線描、瓷器刻畫等。民族服裝和面料的制作中也大量使用了裁剪技術。這些藝術品的造型順序往往是由大到小,所用的材料壹般都有寬大堅韌的質感,如紙、皮、竹、石、陶瓷、象牙等。切割和雕刻常用的工具有剪刀、小刀、鑿子、鑿子和壹些輔助工具。切刻作為壹種造型方法,善於表現作品的細節,體現精湛的技藝。比如,紙雕作品可以細如發絲(浙江樂清的細紋紙雕就是壹例),木雕可以達到紋理生動、淋漓盡致的藝術效果(如精致的黃楊木雕、象牙雕等)。).

剪紙和紙雕刻

剪紙

剪紙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根據歷史記載和出土實物,剪紙至少有近1500年的歷史。剪紙的出現應該是在漢代造紙術發明之後,這為剪紙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唐代剪紙藝術大發展,以剪紙招魂是當時重要的民俗之壹。在民間,剪紙圖案還廣泛應用於木刻雕刻、青銅裝飾、布匹印染等藝術領域。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制品的多樣化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出現了民間窗花、燈籠、茶杯上的裝飾等多種表現形式,比唐代擴大了民間剪紙的應用範圍。南宋時期,有以剪紙為職業的藝術家。明清時期是剪紙藝術的全盛時期,剪紙成為重要的家居裝飾,如門簽、窗花、櫃花、天花板花等。,剪紙也成為民間活動必不可少的裝飾。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代至南北朝,但真正興盛是在清代中期以後。古代剪紙多在農村,以剪刀為主鉸,趣味簡單自然,皆出自農婦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理想要參與到剪紙藝術中來,千家萬戶擠在壹起,相互傳遞。剪紙藝人為了省力,改為壹刀多片雕刻,風格轉向精致,藝人也不限於女性。然而,隨著時代、生活的變化和審美的轉變,傳統的民間藝術逐漸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於是現代新興的剪紙藝術誕生了。

雕刻紙

木雕

剪紙也是民間工藝的壹種常見形式。雖然剪紙和剪紙的最終形式是壹樣的,但制作手法卻不壹樣。剪紙是以紙為加工對象,以剪刀為工具進行創作的藝術。紙刻需要墊板、刻刀、尖錐子、釘子等工具。先把原貌放在二三十張薄紙上,然後放在墊板上用釘子固定,用雕刻刀從裏到外壹層壹層地雕刻。刻完圖案,紙刻就完成了。總的來說,剪紙更註重創意,不受刻刀和紙張的限制,造型更自由隨性。雕版紙更適合表現細膩的畫面效果。比如浙江的細線雕版紙,薄如發絲,令人嘆為觀止。刻紙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了剪紙的不足,但在創作上有局限。

地方風格

總的來說,中國的剪紙藝術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北方風格和南方風格。即便如此,每個地區的剪紙都有不同的特點。

陜西剪紙是壹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北方剪紙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春節窗花、婚禮用花、葬禮中大量的紙質裝飾、社火表演中的道具、寺廟中宗教氛圍的營造等。各種民俗活動也離不開剪紙。此外,剪紙還用於制作刺繡等藝術品的樣品。剪紙在形式上以單色為主,造型簡單,灑脫,粗糙,講究誇張變形。內容主要是傳統的花卉、動物、人物和戲劇。

河北蔚縣染刻紙是我國典型的刻紙藝術形式,已有200年的歷史,尤其是窗花。後來河北武強縣的木刻水印窗花傳入,紙刻技術吸收其色彩特點,模仿其透明效果,以刻代刻,形成了蔚縣紙刻的獨特風格。蔚縣紙刻以“負刻”和“點彩”為主,故有“三分工七染色”之說。題材多取自戲曲人物,有花鳥魚蟲鳥獸等吉祥意象。

其余的還有山東剪紙、湖北剪紙、浙江浦江戲曲剪紙、浙江樂清細線剪紙、廣州佛山剪紙等等。

皮影戲

中國皮影戲以北方的灤州皮影戲為代表。皮影戲結構分為頭部、上半身、上臂(兩塊)和下臂(兩塊)、手(兩塊)、下半身和腿(兩塊與腳相連)、以及***11組件七個部分。中央控制是頸帶。用桿子操作。盛丹臉被掏空,凈醜被畫。臉型棱角分明,下巴尖尖的,額頭扁平。體型較小,壹般約25.4厘米至30.4厘米,最大40.6厘米。用驢皮雕刻而成。牛皮雕的陜西皮影戲也分11分量。

南派以成都鄧英戲為代表,分為大、中、小三種。大鄧英身高60-80 cm,個人鄧英身高1m,中鄧英40-60 cm,小鄧英24-30 cm。成都燈影體* * *分14關節:

帽、頭、胸、腹、下肢、上臂、前臂和手掌。頭部可以插入壹個用細金屬絲纏繞在脖子上的皮圈裏。其余關節用細麻繩連接。壹個衣冠楚楚的電影人分為三個板塊:帽板塊、頭板塊,統稱為“帽”(北方稱之為“頭套”),服裝鞋帽板塊,統稱為“柄”(北方稱之為“針”)。

中國的皮影戲關節靈活。在優秀藝人的操控下,他坐著東張西望,穿著長袍,舞著劍,騎著雲朵,以驚人的速度戰鬥。他演繹各種傳奇故事,塑造各種難以想象的生命、美醜、神、佛、靈、怪、獸的影子形象,成為精神控制事物的藝術。

雕刻藝術

雕版是指在竹、玉、金屬等介質上描繪的方式。雕刻是指用這種方式制作的作品,比如我們常見的刻字、漆雕、雕刻、浮雕等。以及雕塑與造型相結合的藝術作品。雕刻和雕刻往往在硬界面和半幹固體界面上進行,而塑料需要在軟材料上進行,這就是雕刻和塑料的區別。我們熟悉的這類作品,有雕竹筆筒、玉器首飾及陳設、金屬首飾、蕪湖鐵畫、磚雕磚雕、石雕等等。刀、鑿、鉆和壹些輔助工具經常用於雕刻作品的創作。

玉雕

玉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形式之壹。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中就有玉雕魚龍。商代殷墟發現綠松石、瑪瑙等飾品。可見中國的玉文化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

編織物

玉因其原料珍貴,雕刻工藝要求高,被視為具有重要祭祀功能的禮器。四川金沙遺址出土了距今4000年的精美玉琮。從商代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各種祭祀神靈的玉制禮器和飾物,它們造型生動,雕刻精美,玉質上乘。

漢唐時期,玉雕作為裝飾品成為百姓和宮廷都喜愛的工藝品,西漢金玉衣服的出現就是壹例。宋元時期,玉雕技術受到重視並高速發展,宮廷中的玉堂專門為雕刻玉器而設。福建的壽山石刻在當時是大量創作的,其價值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明清時期是玉雕發展的鼎盛時期。蘇州以其精美的雕刻而聞名,玉被宮廷廣泛用作裝飾、使用和玩耍的物品。雕刻技藝更加豐富,出現了圓雕等精美的手工藝品。代表性的“玉山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玉器之壹。近代也是玉雕的興盛時期,北京出現了潘炳恒等壹批著名的玉雕藝術家。中國玉雕的“四大國寶”——岱嶽奇觀、攬勝、享帶香、享四海,就是例證。

隨著傳統技藝的消失,玉雕行業因為工作辛苦,觀念落後,在雕刻技術上遇到了困難。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向西方學習壹些科學合理的記憶和技術,這是目前玉雕行業所熱切期待的。

木雕

木雕工藝品是指以精細、堅韌、不變形的樹木為原料,通過雕刻而創造的各種富有形式美的觀賞品和實用裝飾品。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木雕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壹條木雕魚,距今6000-7000年。到了戰國時期,木雕技術已經從商代的雕版簡刻、凹版雕刻發展到立體圓刻技術。漢代的木雕水平較前代有所提高。漢墓出土的木雕動物形象自然生動,刀法簡潔果斷,顯示了當時木雕藝人的高超水平。自唐宋以來,木雕藝術開始向寫實和精致的方向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小型觀賞木雕、建築和民間實用器具的裝飾木雕水平達到了頂峰。20世紀初中國解放後,木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愛,成為觀賞和收藏的熱門項目,也是壹種工業化的實用裝飾藝術..

中國的木雕種類繁多,遍布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木雕是浙江的東陽木雕、廣東的金漆木雕、溫州的黃楊木雕和福建的龍眼,並稱為“四大名雕”。其他種類,如曲阜凱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蘇州紅木雕、劍川雲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樺木木雕、泉州彩塑木雕等...這些木雕都是因為產地、選材或工藝特點而得名,有的歷史悠久,工藝水平高,具有傳統特色,能工巧匠遍布全國,後起之秀在木雕技藝和造型上越來越精良,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木雕的雕刻技法有圓雕、浮雕、雕刻等。壹般在雕刻的過程中,各種技法都有混合。因為木雕易腐易蟲蛀,有些作品還得塗畫。木雕和所有的雕刻壹樣,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壹種是“獨立”的,壹種是“依附”的。前者是指可以自由擺放,從任何方向和角度都可以看到的三維空間雕塑,通常用作室內陳設或書桌擺件;後者是指用於裝飾建築物室內墻面或門窗等固定空間的浮雕。最著名的木雕產地是浙江東陽、廣東樂清和潮州。此外,徽州木雕和少數民族木雕藝術也是優秀的木雕藝術形式。

石雕

中國石雕藝術歷史悠久。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石頭像,是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產物。在秦朝(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207年),出現了壹個巨大的石雕──石麒麟。河北石家莊西北郊發現的壹對石像,經鑒定為西漢文帝時代(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的石雕,精神深邃,風格古樸渾厚。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中國在宗教石刻和陵墓石刻方面發展迅速。雲岡、龍門石窟的著名石雕,可以說明六朝、唐宋時期石雕的藝術水平。宋元以後,石雕藝術向世俗化、多樣化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具有漢唐石雕氣質的鄉鎮、村落中的馬紮木樁、猛獸等精美的工藝石雕和民間雕塑成為明清石雕藝術的主體。民間小工藝石雕壹般以石頭的產地或特性命名。從石頭的產地來說,有安徽的徽州,浙江的青田,河北的曲陽。按石頭命名,有福建壽山石雕,湖南瀏陽菊花石雕,四川廣元百花石雕。以石雕聞名的地區包括甘肅隴東(鎮莊之獸)、陜西渭北(拴馬樁)、陜北(拴石娃)、河南方城(石猴)、山東葉縣(滑石猴)、山東嘉祥(石麒麟)等。)和廣東雷州(石狗)。

民間小工藝石雕的制作,十分註重石料品種、顏色、質地的選擇,主張藝術要量體裁衣,雕刻要精美,運用浮雕、圓雕、刻字、線雕等多種技法進行創作。石雕的制作流程大致相同,壹般是這樣的:首先給石頭拍照,根據石頭的形狀、紋理、顏色確定要雕刻的主題。第二,用筆在石頭上畫出雕刻的部分,然後鑿出粗坯,再進行粗雕。雕刻完全局後,再雕刻細節,最後通過打磨、拋光、打蠟完成作品。

磚雕/雕刻

磚雕出現在中國戰國時期,當時已經有瓦片了。漢代畫像磚發展得相當好,最著名的是墓磚雕刻,但大部分是由模具印刷。在唐代,花磚是由模具印刷,然後雕刻,創造三維裝飾浮雕作品。磚雕上的人物、動物形象突出,均以卷雲圖案襯托,結構豐富,形態生動,呈現出復雜豐富的藝術風格。宋金時期,墓葬中磚雕盛行,多以世俗生活為題材,生活氣息濃厚。其中,宋代磚雕是壹種清新質樸的藝術風格,形象勻稱,姿態生動,輪廓工整清晰,描繪衣服線條和鋒利的刀具。金代的磚雕人物剛健敦厚樸實,浮雕線條壹般都比較粗獷簡練,很有意思。明清時期,磚雕主要用於裝飾房屋和寺廟,內容豐富,構圖復雜。除了單層浮雕,還有多層浮雕和磚堆積技術。裝飾圖案具有完整的裝飾效果,作品畫面具有獨立的構圖形式。

明清以來,磚雕藝術逐漸從建築的附屬裝飾發展成為壹門獨立的民間磚雕藝術,磚雕生產者隊伍不斷壯大。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自己的磚雕產地,其中以惠州、天津、北京、山東魏縣、蘇州、廣東、甘肅和臺灣省最為著名。

明清時期,南北磚雕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民間磚雕的制作工藝仍大致相同,壹般分為六個步驟。(1)修磚(2)裝樣(3)刻樣(4)下料(5)減薄(或印刷)(6)拋光。總的來說,北方的磚雕藝術風格渾厚,南方的磚雕藝術風格細膩,但都洋溢著中國各地人民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