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電影人而言,他們對影評人還有個誤解就是,他們認為影評人評價電影的時候並不客觀,似乎存在兩套標準的嫌疑。比如對海外電影贊揚得多,對國內電影批評得多;對好萊塢電影,哪怕是超級無敵的爆米花電影也再三贊譽,而對國內電影苛刻、刻薄,往往批得壹無是處。而且,他們認為,影評人往往喜歡用西方電影成熟的標準衡量國產電影。比如這次電影風波中,著名導演何平發微博說:“美國電影好看自不必說,沒有誰想打敗龐然大物。圈裏人互挺無非是想給華語片爭壹點生存的空間。有些人完全明白,但還是故意把國片說的壹無是處,把電影人逼入窘境。本來就是壹個落後國度,電影豈能牛逼的起來?少說點風涼話,客觀看待電影人的現實處境和努力。寬容可以讓大家壹起更加從容的面對困難。”壹個“落後國度”的說法反而招致了更多影評人的譏諷。因為年初伊朗電影《壹次別離》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呼聲還歷歷在目。論落後,人家比我們還落後,他們還要苛刻,但是並沒有妨礙拍攝出優秀高品質的電影。換句話說,國產電影的弱勢與無力,不要怪罪環境——盡管環境都很重要,而且尤其令人 厭惡,但是主要的責任還在電影人以及他們的創作態度上。寧浩的《黃金》確實很爛,但是這並沒有妨礙我們之前對他的《瘋狂的石頭》的高評價;王小帥的《我11》不被看好,也並沒有妨礙我們欣賞他的《青紅》和《十七歲的單車》。他們曾經有過好的作品,他們自知,我們也深知,影評人並沒有苛求壹切呀。
總而言之,我們喜歡優秀好看的電影,我們討厭爛片。這就是我們的觀影底線,如果妳的電影招致了批評,不要氣餒和仿徨,繼續尋找方向和希望。中國的電影人,我們的期待與對妳們的苛責某種程度上是壹致的。好電影,壞電影,妳說了不算,影評人說了不算,票房說了也不算,只有時間會證明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