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為什麽以前香港電影都喜歡說山東話?

為什麽以前香港電影都喜歡說山東話?

香港早期電影以國語為主,70年代轉為粵語。到目前為止,90%的香港居民來自珠三角,粵語是主要語言。香港電影壹直都是粵語的,從來沒有過山東方言或者其他語言的電影。在國內拍攝的港片都是配音的,當然也可以配山東方言,所以有人誤會港片除了粵語還有其他語言。

庚子年間,駐紮在阿哈瓦英租界的英軍招募當地華人組建華勇營。華勇英隨英軍北上,參加了清理東焦敏巷的戰鬥。後來清朝的老佛爺服從了,戰爭中止,華勇營作為作戰力量面臨解散。由於中國勇士英勇善戰,紀律嚴明,鬥誌昂揚,受到雇主賞識,解散當天就遣返了壹小部分老弱男丁,大部分健康男丁被英國當局留用,南下香港,成為最早的水陸警察。警察在對待底層民眾時態度傲慢,名聲不佳。所以後期港片裏有山東口音的,比較容易醜。

天津的城門是威海人代表大英帝國敲下來的,英國女王也裝飾過。因為威海人老實忠厚,所以去了香港當警察。經常可以在老港片裏看到香港警察說威海話!

山東有響馬?確實是土匪的意思,但是為什麽山東以外的地方叫土匪?是因為山東土匪騎的馬脖子上都掛著鈴鐺。只要土匪騎馬出來搶劫,馬脖子上的鈴鐺就會響,提醒不相幹的人趕緊躲開,以免誤傷。所以也有“流氓”的意思。這也體現了當時山東人的仁義,即使成了土匪也要沖鋒陷陣。《最佳拍檔》裏的光頭佬原版說泰山話,配音版變成山東話,等等。香港電影中最常見的方言有潮州話、客家話、臺山話、上海話、閩南話(尤其是閩南話)。原版粵語中幾乎沒有山東方言。

另壹方面,臺灣省老兵後代大多來自山東,所以很多臺灣省明星都會說山東話,比如s那麽大,當時山東人都是人高馬大,山東借的警察也是當時香港最多的。當時山東人在香港小有名氣。所以很多電影都有山東人的口音。

包括香港在內的很多巨星也是山東人。我們看的香港電影大部分都是香港新浪潮之後的作品,都是香港出生的新銳導演,都是臺灣省配音的版本,而且臺灣省的山東人很多,所以裏面有山東口音很正常。只有六七十年代電影裏出現的北方口音才是香港電影的土生土長,因為老電影人基本都是北上南下的北方人。李翰祥和胡金銓出生在北京,張徹是浙江人,甚至王晶的父親王天林也是浙江人。再加上當時臺灣省是票販子大戶,國語片在當時很受歡迎。

老港片基本都是臺灣省人發聲。臺灣省山東人多,會幾句山東話很正常。他們直到香港回歸後才有自己的配音人員。1949年後香港電影直接嫁接上海電影。1949年,上海電影人大批撤到香港,成為香港電影的源頭。而在上海,山東口音扮演的角色壹般都是武將、警察、官員等固定角色。所以今天香港電影裏的山東口音往往是這種角色,基本延續了老上海的傳統。

之前看到麥家的采訪,他說了原因。粵語配音配了臺山話。雖然他是臺山人,但是從美國回來他不懂臺山話。後來他學了臺山話,因為好玩有趣,也代表了農村方言的意思。因為江門五邑壹帶華僑多,港澳打拼的人也多,會粵語的人能聽懂壹些臺山話,配音也只是粵語加壹些臺山話。不是整句地道的泰山話,也是山東話,用來讓觀眾理解意思。他說全國最好笑的是山東話,也很搞笑,很有趣。其實就是有點方言口音而已。如果太強烈,其他地方的人看不懂,為了增加影片的人文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