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以粉筆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的小木板,上緣還附有壹段拍扳,上塗黑白相間條紋,壹端可以開合,可以拍出清楚響聲,以便剪接時聲畫同步作業的進行。
這塊長方形條紋板叫做“場記板”,英文名稱叫 sla te,上面用粉筆寫了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上緣附有壹段拍板,壹端可以開合,能夠拍出清脆的響聲。場記板的主要作用是作為拍攝每壹段膠片的標記,便於後期剪輯時識別。
我們知道,電影是由許許多多鏡頭組成的,每部片子壹般都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鏡頭,片中的場景、內容非常復雜。拍片時是不可能按照劇情的順序進行,而是按場景拍攝,如先拍外景戲,再拍攝影棚裏的戲,或者先是夏天的戲,再是冬天的戲,而即便同樣是冬天的戲,有的情節是發生在故事前段,有的情節是發生在後面。為了保證質量,有些鏡頭還要拍好幾次。辛辛苦苦拍了幾個月,帶回壹大堆膠片,怎麽把它拼成壹部完整的電影呢?如果膠片上沒有明顯的標記,將會給後期的剪輯工作帶來極大麻煩。
電影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壹個好辦法,他們用壹塊帶有黑白相間條紋的小板,板上簡要地寫著下面將要拍攝這段膠片的有關內容,在拍攝每個鏡頭前先拍這塊“板”,作為這個鏡頭的標記。這個步驟用電影界的行話叫“拍板”或叫“打板”。這樣,每段膠片的開頭都有場記板的鏡頭,在後期制作時,工作人員只要壹看到這個標記,就知道這段膠片是哪部電影、第幾場戲、第幾個鏡頭,很好識別。此外,服裝、化妝、道具等其他工作人員也能以此來避免不同時候拍攝的鏡頭在細節上的瑕疵,從而避免犯錯誤。
既然場記板的作用是做標記,那為什麽還要“啪”的敲壹下呢?這是因為電影不僅有圖像,而且還有聲音。假如壹部影片中的人物在說話時,聲音與口型不壹致,那麽看電影的時候就會感到十分別扭。在拍電影時,場記在舉起場記板的同時將拍板上的木條“啪”的壹合,發出清脆的響聲,攝影師將敲擊聲與場記鏡頭同時拍攝下來,這個聲音就成為後期錄音的同步記號,可以使編輯人員確定準確的聲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