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電影也是電影史上的壹個特定時期,就像德國表現主義或法國新浪潮那樣。黑色電影大體是指描繪陰暗的危機四伏的城市街道,犯罪與墮落的天地的那些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的好萊塢影片。
黑色電影是壹個很難掌握的時期。它可以追根溯源回到若幹過去的時期:三十年代華那公司的歹徒片,卡爾內(Marcel Carné)和杜威維埃(Julien Duvivier)的法國“詩意寫實主義”,斯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式的情節劇和最遠的德國表現主義犯罪片(朗格的那組《馬布斯》(Mabuse)影片)。黑色電影可以壹面將其外限延伸到《馬耳他黑鷹》(1941,約翰·休斯頓導演),另壹面延伸到《罪惡的接觸》(1958,奧遜·威爾斯導演),而從1941年到1953年間幾乎每部好萊塢戲劇性影片,都帶有壹些黑色因素。黑色電影還有外國支脈,如英國的《第三個人》(1949,卡洛爾·裏德導演),法國的《筋疲力盡》(1960,讓-呂克·戈達爾導演)和《告密者》(1963,讓-彼埃爾·梅爾維爾導演)。
幾乎每位批評家都有自己對黑色電影的定義,而且各有支持自己定義德片目和時間表。可是,個人的描述性定義總會有不盡適當之處。壹部關於城市夜生活的影片未必就是黑色片,黑色電影也未必就是關於犯罪和墮落。由於黑色電影是按情調而不是按類型界定的,所以幾乎不可能用某壹位批評家的描述性定義去同另壹位的定義爭議。那麽,構成壹部黑色影片的黑色因素有多少呢?
我不想在定義上爭論,我想還黑色電影以其本來的色彩(各種濃度的黑色),歸納那些文化因素和風格因素,這是做出任何定義都要回答的問題。
我寧願擔著風險用阿瑟奈特的口吻講話,我想指出,在四十年代的好萊塢有四種產生黑色電影的條件(奈特在《最生動的藝術》壹書中所應用的危險性在於使電影史與其說是壹宗結構分析的工作,還不如說是藝術與社會力量神奇的相互作用和結合的案例)。下列四種催化因素中的每壹種,都能對黑色電影作出定義,黑色調性的特性就是從這些因素的每壹種中引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