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明星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力”?

明星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力”?

作者謝明紅

編輯李春輝

沒想到,今年的“中國紀錄片十大推動者”的稱號,頒給了林誌玲。硬糖君清楚的記得,在《大工匠》剛開播的時候,擔任翻譯的淩誌姐姐就因為娃娃音引來了無數爭議。

沒想到,也在情理之中。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麽《大工匠》(以下簡稱《匠人》)要找林誌玲這個看起來“格格不入”的人了,而林誌玲願意留下更賺錢的綜藝節目、走秀、影視劇來參與紀錄片。

林誌玲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匠人》吸引了眾多關註,對整個紀錄片行業是壹次有效的創新示範。

新媒體對明星生產和消費鏈條的最大改造,大概就是明星變得特別“靈活”。向下,影視明星爭相拍電視劇甚至網劇,流量和接地氣是第壹生產力;向上,大家都投身於看起來既不賺錢也不太崇高的領域,比如文藝片,甚至紀錄片。

這種變化本質上是中國內容產業的消費升級。中產階級的品味開始引領大眾審美,“逼格”二字直接與商業價值掛鉤。“曲高和寡”不再是“和”,而是人們自我標簽的壹種全新追求。

當成龍為紀錄片《地球,神奇的壹天》配音;當林誌玲連續兩季深度參演《大工匠》;當《我在故宮修文物》風靡嗶哩嗶哩;當紀錄片《二十二》成為暑期檔票房黑馬的時候,我們簡直有理由相信,紀錄片將成為繼商業片、文藝片之後,明星們的新征程。

明星愛上紀錄片

在紀錄片發展史上,明星參與並不少見。早在紀錄片起步階段,盧米埃爾兄弟就制作了大量與明星活動相關的紀錄片。

隨著電視時代的到來,紀錄片領域出現了專業的紀錄片制作人,以主持人為核心,集制片人、導演、專家多重身份於壹身。他們掌控著紀錄片的整體進程和質量,通過出現在鏡頭中實現個人形象的“明星式”塑造。

為了讓電視紀錄片更有吸引力,BBC多年來培養了許多紀錄片明星,用他們的個人魅力吸引觀眾來到電視前。這類明星的典型代表是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

阿滕伯勒擁有劍橋大學地質學和動物學學位,60多年來制作了近30部自然紀錄片。身為主持人、導演、科學家的阿滕伯勒,通過有趣的解說、科學嚴謹的演示、唯美的形象感染了英國乃至全世界的觀眾。

新媒體時代,紀錄片與明星的雙向吸引越來越明顯。他們通過準確的定位和精準的策劃,引導所有明星參與到探索、體驗和感知現實生活和真實事件的過程中,以高水準的制作讓觀眾從生活的真實魅力中體驗紀錄片。

2015為了幫助英國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大衛·貝克漢姆為慈善事業籌款,BBC策劃制作了紀錄片《貝克漢姆:為我熱愛的足球而戰》。影片中,貝克漢姆克服重重困難,在10天內參加了橫跨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的7場足球比賽。

2016年,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邀請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訪問全球氣候問題,歷時兩年拍攝於洪水之前,旨在喚起人們對全球變暖危機的意識。

但長期以來,紀錄片在中國的固化印象是:有思想有內涵,但音樂和寡的“高門檻”是市場競爭的弱勢代表。

但隨著近兩年《我在故宮修文物》《大工匠》《大山村》等新壹代紀錄片的崛起,這些作品不僅在內容上更加符合新媒體和年輕觀眾的觀看習慣,也滿足了這壹波觀眾審美升級的需求。這些紀錄片作為黑馬走紅,也讓國產紀錄片“高度匹配”,吸引了壹線明星參與。

成龍為紀錄片《地球:神奇的壹天》配音,在責任感和紀錄片魅力的感召下,不間斷配音6小時;炙手可熱的林誌玲,已經深度參與了《大工匠》兩季。她本可以在這些時期參加更“輕松”的綜藝節目,卻肩負著傳承工匠精神的“重任”。

將於2065438+2007年2月底開播的《三天》,是壹部關於互聯網觀察的紀錄片。每集聚焦壹個地方,花三天時間守護記錄,試圖從普通人的生活瞬間,衍射出大時代的溫度質感。這部首部互聯網觀察紀錄片,據說邀請了壹位神秘的咖啡師加入配音,並引用了壹位明星演唱《三天》的主題曲。跨界合作已經成為新紀錄片的趨勢。

與此同時,“明星紀錄片”也逐漸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明星參與推動紀錄片的傳播,增強了其市場號召力和商業競爭力;紀錄片的傳播提升了明星的知名度,賦予了他們更多的藝術審美標簽和社會責任。這是很多真人秀和商業片換不來的。

嚴肅主題的審美特征

從某種意義上說,把2017稱為“紀錄片崛起之年”並不為過。

在電影領域,暑期檔只有壹部,《二十二》憑借強大的口碑走出了典型的票房逆襲曲線,成為暑期檔最大的黑馬。此前《重返狼群》獲得3291萬票房,《岡仁波切》獲得9972萬票房。

短時間內此起彼伏,我們不能把它當成孤例,而是必須關註的新動向。中國電影院的紀錄片已經今非昔比,因為中國的觀眾已經變了。

這種變化也發生在紀錄片領域。優秀的紀錄片作品正在滿足分眾時代不同受眾的審美需求。他們不僅引起了廣泛的關註,也逐漸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壹個突出的特點是,新媒體改變了原有的以電視為中心的傳播格局:2016在線需求最高的十部作品中,前兩部分別是紀錄片《大地脈動》首次和《大工匠》。

拋開進口片《大地脈動》,《大工匠》很有助於我們壹窺新時代紀錄片的“套路”。

首先,基於網絡,精準傳播。《大工匠》作為壹部網絡微紀錄片,短小精悍的長度符合人們碎片化的觀看習慣。

同時,新媒體的聯動也打造了全媒體傳播的生態鏈。觀眾在視頻網站觀看《大工匠》時,屏幕右下角經常會出現新浪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網站的圖文鏈接。觀眾只需點擊即可參與新浪微博中#大工匠#話題的討論,也可以加入豆瓣“大工匠”興趣小組,發表對這部微紀錄片的看法。

其次,精耕細作自然流暢。《匠人》場景豐富,剪輯流暢,為匠人故事的敘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為每集15分鐘,制作團隊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耐心打磨每壹個鏡頭。許多觀眾在觀看《匠人》後,被其精美的畫面所折服。

明星的深度參與也挖掘了紀錄片的高水準之美。比如在講述漢服工匠鐘毅的故事時,分享者林誌玲出現在漢服中,既突出了東方美,又配合了工匠故事的內容。

在講述青銅爐工匠陳巧生的故事時,分享者林誌玲首先在青銅爐中點燃香薰,然後開始介紹故事。壹切都是那麽自然和順利。在這樣的藝術氛圍下,林誌玲迷人的音色甚至會被忽略,因為觀眾是被工藝迷住了。

就像《國寶》中國寶的守護者都是明星壹樣,他們所吸引的關註讓國寶再次活躍在現代觀眾的視線中。毫無疑問,林誌玲的配音也是連接工藝美術和大眾的媒介。《大工匠》總導演李表示:通過娛樂明星這壹媒介,我們可以將觀眾原本的關系與壹個陌生的事物聯系起來。

從這壹點來看,近幾年的優秀紀錄片都走了“光與靈”的道路。《舌尖》聚焦美食之美,《我在故宮修文物》關註文物精神,工匠向普羅大眾推廣精湛的工藝和技藝。

力就是生產力。

明星的加入改變了紀錄片的小眾屬性,紀錄片作為壹種內容產品,越來越被大眾接受。正如紀錄片《匠人》總導演李所說:“技藝的傳承離不開人的生活,真正能打動人的壹定是人。”而凡是能打動人的,其商業價值自然毋庸置疑。

匠人是商業運作的成功案例。在過去,紀錄片的商業前景大多是暗淡的。《匠人》作為壹部年輕的紀錄片,因其篇幅較短,制作和傳播手段更加靈活,在商業運作上更具潛力:

原生廣告模式讓《匠人》既是紀錄片,也是品牌片。文藝復興迷李靜帶著匠人精神的誠意為惠普打印機拍了壹部品牌宣傳片;音響匠人曾德軍遇見德古精工的簡約哲學,博朗音響中國音響* * *詮釋了偉大聲音與簡約道路的美學。

此外,蟬青今年還在北京、上海、長沙舉辦了“大匠”的衍生展:“大匠亞洲手跡展”。展覽展示了漆器、蜀錦、漢服等12位匠人的匠心,也給了觀眾壹個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大匠師》的紙質書也適時上架了。展覽和書籍都擴大了紀錄片的傳播圈,全方位傳遞了工匠精神。

跨界加盟的林誌玲,第三季有望繼續出演《大工匠》。事實上,林誌玲在紀錄片中的角色不僅僅是分享者和配音演員,更是相關產品的品牌代言人。既是紀錄片,也是品牌片。不斷滿足觀眾的好奇心,深入挖掘東方美的《知青》,證明紀錄片可能是品牌最好的載體。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紀錄片已經成為電影市場的壹股清流。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國產紀錄片票房分別為1815萬元、3163萬元和7795萬元,同比增長74%和146%。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私人公司開始進入紀錄片領域。為了獲得更廣泛的傳播,相對小眾的紀錄片也開始積極拓展新的傳播渠道,跨媒體推廣傳播成為趨勢,推動了紀錄片票房的增長。

從這幾年頻頻爆款來看,新壹代紀錄片已經俘獲了觀眾的心。他們在拍攝制作上更精細,在商業運作上更有創意,在文化傳播上有更強的使命感。

如今的明星,最重要的是“人設”。文化、深度、價值觀,無疑是最好的“人造”加成。難怪明星們對紀錄片感興趣。在這場明星與紀錄片的雙贏合作中,也許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期待了,布蘭妮將為我們解讀未來的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