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故事背景以及人物關系
《刺客聶隱娘》改編自唐人裴刑的傳奇小說《聶隱娘》。
故事講述的是在安史之亂的背景下,大唐王朝的輝煌步入終結,在藩鎮林立、派系叠起的社會環境下,朝廷的威懾力以及凝聚力都在壹步步地被削弱。
河北三鎮之壹的魏博鎮的節度使田季安暴戾且野心勃勃,渴望著借局勢大展拳腳,而在朝廷出兵征討王承宗之時,田季安主仆之間又因意見不合出現了紛爭……與此同時,田季安自幼被道姑公主帶上山修煉劍法,以避災禍的表妹聶隱娘學成歸來,謹遵教誨奉行殺壹人救萬人,她在手刃多位大寮之後,目標來到了表兄田季安身上,然而劍術成、心未堅的她最終選擇了遠走他鄉,隱跡紅塵……
二、文言文對白,別出心裁
電影中部分對白是純文言文,部分對白摻雜文言文和白話文,部分對白純白話文。給人感覺附庸風雅、故弄玄虛。加上對白不多,又不是按情節發展敘述,所以給觀眾感覺不倫不類不清不楚,讓人昏昏欲睡。
其實古代,壹般只有正式場合、或者書面用語為文言文,百姓家話多為白話文。對照電影中文白轉換,應該比較符合場景設定。這樣壹個原文區區1700字的小說故事,讓侯孝賢導演拍成了壹部110分鐘的電影,極為美麗與精致的環境景觀、多個長鏡頭和空鏡頭的無聲講述、色彩的選用、精煉簡短的臺詞、以及這部電影所展現出的來自於侯孝賢導演的情懷與生活體悟使得這樣壹部大師之作讓許多第壹次欣賞它的觀眾都頗為困惑,無法理解……
三、視覺出彩,聽覺出眾
《刺客聶隱娘》整部電影的畫面就像壹篇影像化的散文,真實而簡單的景色,沒有任何人為的成分,看到這些,沒辦法不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稱贊,沒辦法不感慨於中國的地大物博。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壹幕深秋的景色:“清晨靜謐的水面,幾課枯樹立在河邊,幾只鳥兒漸漸向遠方飛去。”真的讓人感覺這就是詩詞裏的畫面,這就是我讀到過的。就像範仲淹寫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除了視覺的出彩,電影的聲音也極為出眾。且不說場景裏人和動物及其寫實的聲音,就連武打的部分,靠的也並不只是招式。聶隱娘的幾次出手,並沒有過多的插招換式,聽見刀劃過皮膚的聲音,就知道戰鬥已經結束。
四、“留白”手法的展示
影片以傳統的“留白”手法,突現了影片的中國韻味。影片中“留白”源自中國書畫藝術,藝術大師們在畫面中有意留下空白區域給人無限想象,並以此為載體渲染出美的詩意境界,富有精深的審美意蘊。
影片中,聶隱娘回到家中沐浴時,有壹組心理蒙太奇鏡頭。先是景深長鏡頭中近景處白絨絨繁花壹樹斜立,遠景處叢林後壹隊迎親人馬依稀馳入畫面,深焦鏡頭下近景的虛化和遠景的模糊,中景處小隊人馬在闊大原野中的點線形跡,表現出嘉誠公主遠嫁藩夷的空茫寥落之感。這裏插敘公主遠嫁魏博後的壹個場景:白牡丹的背景下,公主獨自撫琴,看似滿懷心事卻娓娓道來壹個“青鸞鏡舞”的故事,呈現了公主“沒有同類”的孤獨痛苦,再以占右下方不到壹半的畫面中兩朵素凈單調的白牡丹相襯,更增添了她雍容高雅的孤傲氣質。在背景虛化了的宮廷樓閣下,孤傲的花中之王白牡丹的徐徐搖曳,暗示了公主與隱娘同病相憐的處境,無人懂、無人知。而虛化的背景,隱約可見的瓊樓玉宇,似乎是她們愁苦的墳墓,慢慢吞噬著她們倔強的靈魂。此畫面運用白描手法,簡筆勾勒,壹人壹背景,卻讓人從影片的留白中品味出無限的惆悵與苦痛,融入影片緩緩流動的詩性境界。
電影片名是《刺客聶隱娘》,可真正講述的不是她如何行刺,恰恰相反,故事主旨則是她為何不去行刺。如果用壹句話形容聶隱娘,那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影片的最後,聶隱娘看破紅塵,影片也最終止於這樣壹個深遠的鏡頭:陽光溫暖,於青天大地之間是廣袤無邊的曠野,老翁、少年、隱娘,牽著壹驢壹馬,高高矮矮、老老少少的背影踏上那條遠離紅塵的“歸隱”路,漸行漸遠。這空白的大膽運用,即以“方寸之地盡顯天地之寬”,使影片結束於韻味悠長的詩性境界之中。
五、武俠影片另類孤獨
這是壹部大唐習俗的普及影片。電影對唐代生活方式的考究,衣著穿戴,飲宴歌舞,甚至是古人洗澡的準備工作,再加上完全生活化的場景以及半文半白的臺詞,展開了中唐時期的壹幅絕美畫卷。
《刺客聶隱娘》雖然也是壹部武俠片,但它的風格完全不同於《龍門客棧》、《壹代宗師》和《臥虎藏龍》等影片。《刺客聶隱娘》沒有激烈的打鬥,因為拍的是刺客,刺客應該藏起來殺人,壹刀斃命。聶隱娘作為壹個生命的個體,通過110分鐘的積蓄,將她的孤獨,她的經歷,傳遞給了每壹個願意去品味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