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群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誌·諸葛亮傳》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梟雄,勇士,懦夫,罪人
英雄是壹個比較主觀的概念。壹般指在普通人中間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們能夠帶領人們做出了巨大的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或者他們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
[編輯] 文學分析與心理學的定義
英雄是文學分析與心理學常用的概念。童話中的主人翁就是容格分析心理學裏的英雄。人生就是壹場的戰爭,人活著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
青蛙王子中的小公主就是壹位女英雄。這位女英雄經歷了壹次啟蒙式的內心成長的過程,相當於成人禮,由幼稚的少女成長為成熟的女人。她並無超出常人的能力,也未帶領人們做出了巨大的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自己也未做出了重大的事情。故事中她解除了青蛙的魔咒,其實她只是在內心裏由幼稚的少女成長為成熟的女人,所以能夠面對變化成長就是英雄。但是如果她無法迅速的面對挑戰而成長,她無法成為成熟的女人並將失去與王子結婚的機會,甚至造成心靈的創傷。
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主題可說是蝙蝠俠的成人禮,從心懷復仇與恐懼的大學生,克服了自己內心復仇與恐懼的陰影,成為濟弱扶傾悍衛正義的蝙蝠俠。
[編輯] 單壹神話
單壹神話是英文中的monomyth,或稱英雄的旅程。約瑟·坎保(Joseph Campbell)所著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中歸納所有英雄故事中的過程,參考容格集體無意識的觀念,得到單壹神話的概念。
3.這個問題確實提的好,有雲:“成者王,敗者寇”,也有雲:“不以成敗論英雄 ”,那麽到底什麽樣的人才算英雄呢 ?
壹, 何人是英雄?
談到英雄,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馬上想起曹操與劉備煮梅論英雄的故事。當年劉備臣屬曹操。壹日,曹操邀劉備赴宴,席間評論起天下英雄。劉備舉出當世握有重兵,雄居壹方的各位諸侯,稱他們為英雄。但是都被曹操嗤之以鼻。曹操舉出這些人各自的弱點,認為他們都不是真正的英雄,當世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面前的這位出身布衣,目前還寄人籬下的劉備。劉備壹聽大驚失色,酒杯落於地。這時天上正響壹巨雷,劉備趁機掩飾說,因懼雷而落杯。曹操聽了便輕視了劉備,後來終於讓劉備尋機脫身,後來三分天下。
這曹操的眼光確實利害。天下眾多有權有勢的豪傑在他眼裏不屑壹顧。但偏偏看出這位劉備將來的成就無可限量。而且竟被他說中。他與劉備論英雄,就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看法。劉備被捧為英雄,不但未喜,反而大驚落杯。因為他知道曹操妒才,必然會除掉他,才故意示弱。曹操還是被蒙騙過去,是曹操的疏忽呢?還是劉備命不該絕?
以這個故事開頭,因為它帶出了本文的主題:就是什麽樣的人是英雄?在對英雄們研究過以後,希望能夠發現出規律:如何才能成為英雄。
古人說,美女愛英雄。其實,哪個不崇拜英雄?哪個不敬仰英雄?哪個不希望自己就是英雄。但是,什麽樣的人才算是英雄呢?
自古以來,對英雄的定義沒有統壹說法。而時代變了,古人說的英雄同今天人說的英雄又有很多區別。比如,在今天的社會裏,壹個士兵炸毀了敵人幾輛坦克,馬上就成了英雄。壹個清潔工掃地幾十年,突然哪壹天做了什麽好事被發現,也成了英雄。在現代社會裏,英雄的概念比較廣闊。在這裏,要討論的是從歷史的角度談古代那種英雄的概念。
本文要討論的英雄是指曹操談的那種有遠大抱負的豪傑之士,“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那些能夠壹呼百應、叱咤風雲、萬民敬仰、天下歸心、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發揮英雄本色,建功立業的人才可以稱為英雄。
二,誰能成英雄?
英雄靠時勢,也要靠自身。英雄待時而動,順勢而起。但是,起動以後還要靠自己的本事創造壹片事業。
英雄要看清形勢走向並順勢操作。正所謂,逆勢者亡,順勢者昌。
有些人自命為反潮流的英雄,但是,他們的事業往往是事倍功半,要耗費數倍的力氣,但卻鮮有成功。
英雄善於掌握方向。就像船上的舵手,讓事業成為順風的航船,避開暗礁險灘,直到安全進港。
所以,英雄就像是具有高超技能的弄潮兒,時機未到,則潛伏不動,靜如處子。時機壹到,則順勢而發,動如脫兔。
但是這些英雄還是離不了時勢的影響。盡管他們能夠認清時勢,掌握時機,並利用形勢,但是如果時勢離之而去,他們也會受困。就像楚霸王那樣,力拔山氣蓋世,但是最後因“時不利”而落得烏江自刎的結局。所以,僅能利用時勢的,雖然是英雄,但僅能稱為時雄,也就是說是壹時之雄,因時而稱雄。他們雖能稱雄壹時,但最終還是要被人征服或收服。
這些人都不是真英雄、大英雄。
三,誰是大英雄?
壹般意義上的英雄只是些在某些方面有所長,且善於利用時勢,而領壹時風騷的人物。這些人雖有所長,但也有所短。遇到高明的對手,最後只能臣服。
與之相比,真正的大英雄就是壹個無懈可擊的完人。
氣概上:頂天立地、不信鬼神、不懼天地、欲與天公試比高。他們不靠命運、不待時勢、不懼困難、不畏艱險,堅信人定勝天。他們仁心宅厚,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他們惠澤萬民,以建立太平盛世為目標。他們氣宇軒昂,妖魔鬼怪見之退避;他們膽量超人,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他們胸襟開闊,天下之才趨之若鶩;他們大義凜然,為正義敢闖龍潭虎穴。
能力上:澤被天下、懲惡揚善、才華橫溢、學貫古今、能文能武、智勇雙全、審時度勢、神機妙算、精通韜略、領袖群倫、恩威並用、號令群雄。就像毛澤東當年所描繪的:“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所以,大英雄是英雄中的英雄。從道德文章,文韜武略各方面看,都是曠世奇才。知識淵博,論天下形勢如同掌中觀紋;腹藏玄機,帷幄之中可決勝千裏之外。論道德可比聖賢,寫文章字字珠璣,講韜略算無遺策,藏胸中百萬雄兵。如此,則安天下舍我其誰?這樣的人才數百年才會出壹位。中國不是有句古詩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嗎。
四,英雄論現實意義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代英雄們雖然已經消逝,但他們的故事卻長流人間,不斷地激勵者壹代代的後人。即使在當今科技發達現代化的時代,重溫古人的舊事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
比如,區分假英雄和真英雄(大英雄)就是有現實意義的。
對於那些整天抱怨時運不濟,懷才不遇的人,不應該再用這樣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時勢造出來的英雄不是真英雄。如果妳是自信有真才實學的英雄,就應該奮發圖強。要知道,錐處囊中,鋒芒遲早要露出。所以,妳不能虛度光陰,而應該更加努力,增加自己的實力,以應付未來的艱巨挑戰。
而且,能造時勢的才是大英雄。如果妳自認是大英雄,那就應該身處困境而不餒,要為自己創造機會,創造形勢。中國有句名言:“人事未盡,不可言天命。” 怨天尤人,不是英雄本色。
當然,在現實社會裏,不是人人都想,都有能力,或者都當得成大英雄。但是那種憂國憂民,奮發圖強的精神是永遠具有教育意義的。在現代安定和平的社會裏,人人都應該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持續地學習,不停地進取,在所從事的領域達到令自己滿意的目標。不愧對親人,不虛度此生。這樣的人就是大英雄。正所謂,行行出狀元。
五,英雄主義與團隊精神
談了許久的英雄,也許會被人誤認為在吹捧個人英雄主義。其實,英雄主義不等於個人主義。中國古代思想家們對這個問題已經講得比較清楚。英雄個人本領再高,還是離不開民眾的支持和部屬的努力。俗話說,壹個好漢三個幫,紅花還要綠葉扶。離開了支持,壹個人本領再大,也會變成虎落平陽,龍困沙灘,被犬欺,被蝦戲。
所以,再大本領的英雄,也要團結部屬,凝聚力量。壹個人要成事業,離不開人才。要成英雄,就必須要發現人才,聚集人才,善用人才,並善待人才。為建立壹個能夠打拼的團隊,英雄還要能夠管理人才。有才能的人,也必然心高氣傲,難以駕馭。唯有真英雄才能降龍伏虎,人才也需要真英雄來領導。英雄主義同集體精神和團隊精神是相輔相成的。
我國的英雄人物
蔡廷鍇(1892~1968,廣東羅定人,時任第19路軍副總指揮)
“卑軍守土有則,尺地寸草,不得放棄;為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壹卒壹彈,決不退縮。”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之後,蔣光鼐、蔡廷鍇等向全國發出如上通電,十九路軍全軍三萬官兵奮起反抗日軍七八萬人的猛攻,從1月28日至3月1日堅守上海,與敵血戰33天,死傷約萬人。使日本侵略軍受到重創,死傷萬余名,四度更換指揮官。
02.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我生國亡,我死國存!“
背景:武漢會戰前夕,陳誠視察戶口要塞炮臺,發表了戰前宣言,稱“湖口要塞,是武漢門戶,官兵必須樹立與炮臺***存亡的決心” ,全體官兵高呼“誓與倭寇決壹死戰,誓死守衛湖口要塞。”後炮臺陣地均被敵機和敵大炮摧毀,將士絕大部分壯烈殉國。
03.陳懷民(1916~1938,江蘇鎮江人,時任第4航空大隊第21中隊飛行員)
“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背景:在1938年武漢“4.29空戰”中,陳懷民的戰機在擊落壹架敵機後受到5架敵機圍攻,他的飛機油箱著火。當時他本可跳傘求生,但他猛拉操縱桿,戰機拖著濃濃的黑煙,向上翻轉了180度,撞向從後面撲來的敵機,與日本吹噓的所謂“紅武士”高橋憲壹同歸於盡。
04張靈甫(1903~1947,陜西長安人,時任74軍5l師305團團長)
“兄弟們,不怕死的給我沖,小鬼子也沒有兩條命!”
背景:淞滬會戰惡戰嘉定,日軍自持裝備先進蜂擁沖鋒,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著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殺得日寇丟盔卸甲,打死打傷日寇800多人。之後的武漢會戰,張靈甫率敢死隊血戰五天五夜,奪取張古山,為萬家嶺大捷奠定基礎。
05.傅作義(1895~1974,山西榮河人,時任綏遠省主席、晉綏軍第35軍軍長)
“嶽武穆38歲壯烈殉國,我已過了38歲,為抗日死而無怨。”
背景:1936年10月,蒙古分裂分子德王在日軍指揮下,分三路大舉進犯綏遠。傅作義召集所部進行軍事部署。傅作義通告全軍:“愛國軍人守土有責,我們壹定要打!”並表示了上述抗日決心。後指揮百靈廟大捷,擊斃日軍千余人,俘敵200余人,綏遠抗戰勝利結束。
06.戴安瀾(1904~1942,安徽無為人,時任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師長)
“現孤軍奮鬥,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背景:1942年初,戴安瀾率所部200師萬余人赴緬參戰。在東瓜保衛戰前,他留給妻子上述遺書。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戴安瀾號令全軍:“雖戰至壹兵壹卒,也必死守東瓜。”戴安瀾部擊斃敵軍5000余人,掩護了英軍的撤退,取得出國參戰的首次勝利。後在孟關激戰中以身殉國,終年38歲。
07.鄧錫侯(1889~1964,四川營山人,時任川軍第壹縱隊司令,第45軍軍長)
“川軍出川抗戰,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
背景:1937年9月5日,四川舉行約萬人參加的“各界民眾歡送出川抗敵將士大會”,鄧錫侯在會上發表了如上講話。鄧錫侯還說:“我們是踏著先烈們的血跡前進的,後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著我們的血跡而來。前赴後繼,壹定能戰勝敵人!”後鄧參加了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戰功卓著。
08.佟麟閣(1892~1937,河北高陽人,時任29軍副軍長)
“釁將不免,吾輩首當其沖,戰死者榮,偷生者辱,榮辱系於壹人者輕,而系於國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戰爆發前夕,宋哲元已經下令,南苑軍部撤到北平城內,佟麟閣應首先撤離,此時夫人恰好送來書信,稱父親病重,佟執意不撤,回信道“大敵當前,此移孝作忠之時,我不能親奉湯藥,請代供子職,孝敬雙親。”並詔所部曰:“此殺敵報國時也!”後終於以身殉國。
09.杜聿明(1904~1981,陜西米脂人,時任第5軍軍長)
“督促本部官兵奮勇向前,不惜壹切代價,全殲小日本鋼軍,奪回昆侖關,打出第5軍的威風來!”
背景:1939年11月,日軍攻陷桂南戰略要地昆侖關,為了奪回昆侖關。杜聿明向所屬各師下達如此作戰命令。他親臨前沿陣地指揮戰鬥,成功地包圍了昆侖關之敵。日軍被擊斃4000人,被俘100余人,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打死。取得了著名的昆侖關大捷。
10.李宗仁(1890~1969,廣西臨桂人,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湯兵團正在南進,很快就會進莊,妳們不能後退半步,組織敢死隊,發動反攻!”
背景:臺兒莊戰役最慘烈時,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3個師基本打光,孫來電哽咽著請求“撤到運河南岸去吧,給我們留點種子吧!感謝長官大恩大德”,李宗仁做出如上答復。孫連仲悲壯地說:“絕對服從命令,直到整個兵團打完為止!”
11.馮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時任河北省主席、29軍代軍長)
“寸土都不許退,可采取武力自衛。國家存亡在此壹舉,設若沖突,盧溝橋即是妳們的墳墓!”
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日軍詭稱壹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我駐軍第219團第三營拒絕,日方即調動駐豐臺日軍第三大隊包圍了宛平城。當地駐軍向馮治安請示,馮當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後日軍突然炮轟宛平城,我軍當即自衛還擊。當天擊退日軍三次進攻,用鮮血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
12. 寸性奇(1895~1941,雲南騰沖人,時任第3軍12師師長)
“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以保全國格人格。”
背景:中條山之戰,鬼子集中重兵攻擊12師,寸性奇師長在接受軍長的命令率部突圍後,發現軍部未能突圍,寸又率部沖入重圍營救軍部,後身中八彈,拔刀自殺,這是臨終前的遺言。其父寸大進老先生恨自己已經88歲高齡,已經無力報國,遂絕食而亡,死後雙目不瞑。
13.高誌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時任空軍第四大隊中校大隊長)
“家仇國恨,等待何時!日機炸我同胞,向其討還血債!”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日本更津航空隊百架轟炸機開始轟炸江、浙,8月14日,敵機八架進入杭州市區上空轟炸。航委會當時命令不抵抗,而高誌航主張“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於是他下令起飛,並首開第壹炮,擊落日領隊機。此戰擊落敵機六架,兩架負傷逃跑。後高被日空軍炸死。
14.郝夢齡(1898~1937,河北槁城人,時任第9軍軍長)
“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背景:1937年忻口會戰爆發之前,郝夢齡如此鼓勵官兵。戰爭打到白熱化階段,他親自到前線督戰,告誡官兵,“現在我同妳們壹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是先退,妳們不管是誰,都可以槍斃我!妳們不管是誰,只要後退壹步,我立即槍斃他。”郝夢齡是抗日戰爭中我軍犧牲的第壹位軍長。
15.黃樵松(1901~1948,河南尉氏人,時任第68軍第143師)
“南陽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來生再見!”
背景: 1945年3月18日,日軍三路大軍進攻南陽。黃樵松受命死守,橫下壹條心,誓與南陽***存亡。與好友握別時他發出如此悲壯言辭。黃還派人趕做壹口棺材,擱置在師部門口,親筆寫上:“黃樵松之靈柩。” 後日軍猛攻,黃親臨前線指揮,隨身衛士全被打死,他只身到前沿陣地督戰,陣地最終力保不失。
16.黃啟東(1891~1938,湖南平江人,時任第23師少將參謀長)
“何以對國家?何以對民族?寧作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背景:徐州會戰爆發後,23師奉命從魯西南移駐鄆城、菏澤,日軍土肥原率精銳師團猛攻菏澤,該師官兵奮起抵抗,與敵激戰數晝夜,傷亡慘重。師長李必蕃殉職後,黃啟東親率余部沖鋒10余次,頭部中彈,仍喚衛士背著他指揮戰鬥。野戰醫院院長李少甫勸他上擔架,他堅決拒絕,顫抖著說出上述話,最後壯烈犧牲。
17.蔣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時任國民黨總裁、委員長)
“中國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壓迫到最後限度,中國軍隊為了民族之生存,決心在武漢地區與日軍決壹死戰。”
背景:1938年6月武漢會戰爆發前夕,蔣介石親自坐鎮武漢直接指揮,並通過中央廣播電臺發表這極其悲壯的講話。武漢會戰歷時4個多月,造成日軍10多萬人傷亡,中國軍民付出40萬人傷亡的代價,但粉碎了日軍壹戰解決“中國事變”的企圖,換來了戰略相持階段。
18.蔣光鼐(1887~1967,廣東東莞人,時任第19路軍總指揮)
“本彈盡卒盡之旨,不與暴日***戴壹天!”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之後,當時駐守上海的為第19路軍,蔣光鼐擔任最高指揮官。全體將士決心抗擊日寇,保衛上海。日軍兵分5路進攻閘北,19路軍奮勇抵抗,當即予以迎頭痛擊。日軍發動了四次總攻,卻均遭敗績,四易主帥,死傷累萬。在戰爭最慘烈的時候,蔣光鼐這樣表達他的抗戰決心
19.姜玉貞(1893~1937,山東菏澤人,時任66軍65師196旅旅長)
“有我姜玉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貞誓與原平***存亡!”
背景:1937年,日軍7萬人直撲太原,姜玉貞奉命死守原平等待援兵。他和5000官兵下定決心,血戰到底。與日軍在此血戰十日,反復進行拉鋸戰,姜玉貞親自率領敢死隊沖鋒。後陣地上只剩下二三百人,姜玉貞奉命突圍,但在突圍途中中彈犧牲。原平死守為忻口會戰殲敵2萬贏得了時間。
20.吉鴻昌(1895~1934,河南扶溝人,時任察哈爾民眾抗?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背景:1932年4月,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槍械。1933年5月,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後被國民黨親日派殺害。
21.闞維雍(1900~1944,廣西柳州人,時任31軍131師師長)
“千萬頭顱***壹心,豈肯茍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斷頭不做降將軍!”
背景:1944年,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八個師團十余萬人猛攻桂林,闞維雍指揮部隊沈著應戰,打退了日軍多次瘋狂進攻,雙方損失慘重。日軍使用了毒氣,6000抗日將士被殘害於巖洞中。在中正橋主陣地被日軍突破後闞維雍將軍親自指揮敢死隊,奮勇逆襲奪回陣地。後桂林陷落,闞維雍自殺殉國。
22. 範築先(1882~1938,山東館陶人,時任山東第六區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
“守土有責,裂眥北視,決不南渡,肝腦塗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年10月,日軍侵入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兩次要範築先率部南撤,範向全國發出如此通電。他的次子範樹民在與日寇作戰中犧牲,他強忍悲痛說:“民兒為國家民族戰死疆場,是死得其所。”後聊城失守,範築先身受重傷,不願被俘,舉槍自戕,壯烈殉國,終年56歲。
23.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時任第23師師長)
“誤國之罪,壹死猶輕,願我同胞,努力殺敵。”
背景:1938年5月9日,日軍十六師團進攻鄆城,李必蕃令69旅死守。該旅守城不力,鄆城失陷。後日軍重兵臨菏澤城下,他率部迎戰,獲勝後兵分兩翼作鉗形追擊。日援軍趕到,進行瘋狂反擊,他率師直屬部隊與敵軍肉搏,後菏澤淪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彈,臨終前用軍用地圖反蓋於胸,上有如上字樣。
24.李家鈺(1890~1944,四川蒲江人,時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兼47軍軍長)
“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
背景: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戰前線慰勞團來靈寶縣李部駐地勞軍,李家鈺親筆書寫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團軍總部官兵左右沖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軍伏擊圈。在敵寇密集火力射擊下,總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難,李家鈺頭額及左腋被子彈和槍榴彈破片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25.劉湘(1889~1938,四川大邑縣人,時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3集團軍總司令)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壹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壹日誓不還鄉!”
背景:“七七事變”爆發次日,四川省主席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呼籲“壹致抗日”。劉湘準備帶病出征,部下多勸他不必出川親征,他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茍安!” 劉湘最終在前線吐血病發,死前留下如上遺囑。
26.劉茂恩(1898~1983,河南鞏義人,時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
“我堂堂中國軍人,沙場捐軀,死亦光榮,豈能求壹時茍安,喪失民族氣節,為人恥笑!”
背景:中條山戰役,劉茂恩率部被日軍包圍,數次突圍皆告失敗,情況萬分險惡,左右僚屬苦勸其更換便衣逃出,劉茂恩卻凜然作色如此答復。說罷拔出手槍要自殺,被侍從死死拉住。劉茂恩和殘余官兵已彈盡糧絕,已做好以身許國的悲壯準備。所幸風雨狂作,山洪滾滾,劉終於趁機脫險。
27.羅芳珪(1907~1938,湖南衡東人,時任第89師529團團長)
“ 今日之戰有進無退,有我無敵,後顧者必殺之!”
背景:臺兒莊血戰打響後,雙方反復拉鋸戰,湯恩伯軍團快速馳援,89師羅芳珪團沖殺在前,以上述話號召官兵。全團上下土氣大振,連克敵陣地三處,殺進臺兒莊。在敵從臺兒莊潰退的時候,羅芳珪頭部和胸部中彈,臨死前還以微弱的聲音說: “我死不足惜,妳們要殺敵前進……”年僅3l歲。
28.馬占山(1885~1950,河北豐潤人,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
“我馬占山心意已決,就是要和日本拼命!要是我打錯了,給國家惹下亂子來了,妳們把我的頭割下來,送到中央領罪。”
背景:“九壹八”事變後,南京政府采取消極抵抗政策,致使日軍輕易攻陷遼、吉,後又進犯黑龍江。日軍在嫩江江橋制造事端,並向馬占山下達武力通牒。馬召集軍政紳商人士開會商討對策,面對部分下屬的軟弱,他拍案說出上述話,並表示“壹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之地淪為異族。”
29.馬本齋(1901~1944,河北獻縣人,時任回民支隊司令)
“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定繼承母誌,與日本人血戰到底!”
背景:為了招降馬本齋,消滅回民支隊。日本人抓走了馬本齋的母親。日軍對馬母威逼利誘,讓她寫勸降信說服兒子“歸順皇軍”,享受“榮華富貴”,但馬母堅貞不屈,並以絕食的方式進行抗爭,最後光榮犧牲。得知母親犧牲的消息,馬本齋強忍悲痛寫下上面的話。
30.馬玉仁(1875~1940,江蘇建湖人,時任蘇魯戰區第壹路遊擊司令)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將自己未亡之軀,奔赴疆場,馬革裹屍,何所懼哉。”
背景:盧溝橋事變爆發後,馬玉仁拉部隊抗日,他的幕僚勸他保存實力,抗日不如降日。他大為震怒,下令溺死他,稱“誰當漢奸,我就打死誰!”1940年1月,他的部隊與日軍血戰,被其火力壓得擡不起頭來。馬玉仁見狀,熱血上湧,手持沖鋒槍,從戰壕中壹躍而起,帶頭沖上敵軍陣地。他邊沖邊喊:“子彈不打有福的孩子!”戰鬥中,馬玉仁腹部中彈,壯烈犧牲,終年65歲。
31.彭士量(1904~1943,湖南瀏陽人,時任73軍暫五師師長)
“余獻身革命……早具犧牲決心,以報國家。倘於此次戰役中,得以成仁,則無遺憾。”
背景:1943年底常德血戰,73軍被四面包圍,軍長汪之斌命暫編第五師留下堅守石門陣地,軍主力向西突圍。彭士量率部從14日夜晚到15日黃昏激戰壹天壹夜,後敵機飛來,投下重磅炸彈,並用機槍掃射,年僅38歲的彭士量身中數彈,永遠地倒下了。部下在裝殮他的遺體時發現上述遺言。
32.齊學啟(1900~1945,湖南寧鄉人,時任中國遠征軍新38師副師長)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時矣,彈盡各自裁。”
背景:在緬甸卡薩之戰前,齊學啟向部下叮囑。後他身負重傷被俘 ,他決心以壹死報國,拒絕換藥和進食,敵旅團長詢問有關情況,他說:“中國軍人可殺不可辱!”並猛力向前奪刀自刺。兩年以後,汪偽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等前去勸降,他怒斥葉蓬等“認賊作父,不知人間羞恥事”。後傷重去世。
“第三次長沙會戰,關系國家存亡。嶽抱必死決心、必勝信念。”
背景:日軍前兩次攻占長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23日,以第40師團主力第三次進攻長沙,薛嶽在戰前向所部下達了這個手令。並嚴令“各集團軍總司令、軍、師長,務必親往前線指揮,適時捕捉戰機,殲滅敵軍”。結果取得長沙大捷,殲滅日軍5萬余人,薛嶽被日本人譽為“長沙之虎”。
50.許國璋(1898~1943,四川成都人,時任第150師師長)
“軍人應戰死在沙場,妳們要送我過江,是在害我呀!”
背景:1943年常德會戰,許國璋的150師受命固守常德的門戶陬市,上司命令不許退過沅江。但150師根本抵不住日軍第116師團的猛攻,全師幾乎全軍覆沒,許師長重傷昏迷,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被警衛擡過沅江,他大為震撼,擔架上痛斥左右誤己,之後奪過身邊衛士佩槍自盡。
51.楊靖宇(1905~1940,河南確山人,時任東北抗聯司令)
“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誌(指抗日到底)不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