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怎樣理解《告白》這部電影?日本社會真的那麽壓抑嗎

怎樣理解《告白》這部電影?日本社會真的那麽壓抑嗎

我有段時間很喜歡日本電影,什麽《情書》、《大逃殺》、《好想告訴妳》、《嫌疑人X的獻身》等等,日本的話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他都非常現實的揭露了很多現象,他不想中國影視就拍壹些婆婆媳婦之類的,也不像韓國電影跟現實差距太大,韓劇太過夢幻,日本的影視是非常現實的,不按套路出牌的,建議大家可以找壹點相關的影視作品看看,真的挺不錯的。

下面來說說《告白》這部電影吧,我對於小孩子持有壹種與生俱來的厭惡情緒。在我看來,小孩子簡直就是地球上最最可怕的生物:他們的好奇心以及破壞力蘊含足以摧毀整個世界的能量。同時,他們還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庇護——未滿14周歲者擁有刑事豁免權。這意味著:縱使他們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也都可以用“年幼無知”來搪塞。

年幼無知——這壹認知的偏差是相當具有破壞性的。成年人總是喜歡並且持續性地犯著常識性錯誤,不僅如此,更以權威自居。在對於未成年人是“年幼無知”的認知上,存在著這樣兩個偏差:在人們的常識裏,孩子永遠是懵懂而純潔的。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全部是免檢產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真正認識生命的價值需要漫長的人生體驗,認為孩子比成人更純潔的說法,非常壹廂情願。

在電影《告白》中,女教師對少年犯A說:“如果妳是邪惡的,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妳還只是個孩子。”沒錯,殺人犯沒有年齡限制。“人之初、性本善”不過是人們對於人性的過高估計罷了。

如果妳讀過乙壹的小說,妳會發現,人的欲望並不是隨著成長逐漸增加,而是在年幼時就深深根植於人性之中的,並且由於小孩子社會屬性的缺失,他們對於欲望的追逐並不存在滿足上的延宕,因而他們惡得更純粹,也更徹底。

以上是成年人對於小孩子是“年幼”的認知偏差。另外壹個認知偏差在於“無知”。

詩人北島曾說:“人總是自以為經歷的風暴是唯壹的風暴,且自喻為風暴,想把下壹代也吹得東搖西晃。”這之中包含著成年人強烈的權威意識。他們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年輕的壹代並未經歷過苦難的歲月,因而他們是幸福的,也是無知的。理所當然他們並不具備獲得話語權力的資本。

在賈樟柯看來,這種對待“苦難”強烈的不平等精神是壹種“苦難”霸權。否定他人尤其是下壹代的苦難經歷,進而達到自我詩化甚至是自我神化的目的。

總結:類似的橋段在人類歷史上比比皆是,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比如妳在觀看巖井俊二的青春電影的時候,會發現,對少年的孤獨和青春的痛楚的意識是從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就開始了的,而戰後“迷惘的壹代”更是成為了這種意識的最佳代言。

所以說苦難其實並沒有代際之分,年輕的壹代未必就比年長的壹代幸福,也未必就比年長的壹代無知。年長者由於無知和自負而犯下的錯誤難道還少嗎?這個問題根本無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