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是二戰期間被困在敵後的美國傘兵。更不幸的是,他的三個兄弟都死於戰爭。如果他也死了,家裏的老母親也就束手無策了。馬歇爾將軍得知後,派了壹個八人小組在槍林彈雨中找到瑞安,並把他安全送回。
將軍派出救援隊,顯然是出於人道主義和人性的考慮,這沒有問題。問題是,救壹個有八個人很可能再也回不來了的人值得嗎?
有人認為這個馬歇爾不顧大局,情緒化,也有人質疑,如果團隊沒能救出瑞安,連這8個人都要賠償,責任誰來承擔?還有人把這個問題上升到了東西方價值觀的高度。
但在我看來,這個討論更多的是關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但是,在這裏我不想故作高深。說多了就輸了。只舉壹個簡單的例子。
中國有很多棋諺,如留卒保車,棄子入局等。棋子價值不大,隨時可以丟棄。老教練和老兵都是小格子裏的貓,連看守教練的出租車和大象都動不了窩。妳在看象棋。國王和王後不僅可以滿世界跑,而且是所有兵種中最強大的。只要老兵在,其他的都不要緊。
以《拯救大兵瑞恩》為例,幾個鏡頭的技術到現在似乎都被奉為經典。大量顫抖的長鏡頭和節拍,加上上百個音源,讓妳仿佛置身諾曼底。雖然看似混亂,但這是戰場上的真實情況。
回過頭來看,比如紅海行動,雖然特效更好,清晰度更高,但軍事細節比以往更真實。但要麽感覺有點像看動作片,要麽不是妳。是“他”,哪怕是被石頭射中脖子而死,手被炸掉的那個,通信兵用最後的力氣打開了收音機。最終,妳感受到的是“他”。
但在長期的電影中,只描繪了光輝的壹面,而沒有把那些英雄描述成壹個人。人各有特點。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每個角色都有詳細的描述。傑克遜在沖鋒舟上親吻他的十字架,沖向海灘後殺死了德國戰俘。猶太人梅利斯拿著希特勒青年團的刀無助地哭泣(希特勒青年團曾是屠殺猶太人的主力)。妳在這裏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士兵。他們也怕死,對七個人救壹個人很不高興。他們也發泄自己的情緒。他們會犯錯,不是天生的英雄。
個人覺得還是說說拍攝技術和後期制作吧。由於電影工業技術的普及和叠代,《救贖》中的拍攝手法和後期特效現在已經完全大眾化。看馮小剛的《集結號》,有場景,有細節,子彈橫飛,炮火連天的戰爭逼真度接近世界水平。
但在人物塑造和題材挖掘方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影評會有壹些困難。然而,單就英雄塑造而言,紅海行動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很多。
至於文化差異,我相信會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