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後期開始重視弩在實戰中的使用,《孫子兵法》中提到了“箭弩”的作用。到了戰國時期,孫臏《孫子兵法》中描述的陣法之壹叫做“弩越來越強”,可見弩在實戰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公元前341年,在著名的馬陵之戰中,孫臏以“弩皆發”的奇襲擊敗了龐涓的大軍。當時用的弩是臂力的破弩,裝的弓比壹般的弓小,弩也相應短壹些。《孫臏兵法》說,這種弩“發於肩與肩之間,百步殺之”,射程不算很遠。到了戰國末期,出現了性能更好的弩。比如《戰國策·韓策》說,韓國的軍事卒是“身披強甲,身背強弩”。這種弩配的是厚弓,開弦需要相當大的力氣,所以要求弩機更強。戰國中期,雖然掛刀、鉤、齒都是銅制的,但沒有銅鍋,弩機直接裝在木制的弩臂上,承受不了太大的拉力。戰國晚期,弓弩機在外面加銅槨加強,是為了滿足拉伸的需要而產生的。戰國時期的弩機瞭望山上沒有刻度,西漢時有刻度的瞭望山(見西漢青銅弩機彩圖(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其功能類似於現代步槍上的秤。射手根據目標的距離,通過瞭望山控制箭頭的高度,找出合適的射擊角度,從而準確命中目標。
腰弩出現於東漢,山東濟寧烏石寺石刻浮雕中可見其身影。《馬晉龍傳》記載,當時單純武士使用的腰弩強度為36鈞(約九石)。明代《武北誌》稱之為開腰弩,“弱者用枷開,強者仍用腰開。”可見是單人使用彈射力最大的弩。
裝有連發機構的弩最早見於東漢班固的《李翰陵傳》:“發弩,發單槍。”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改良弩裝備了大量蜀兵,威力非常大。
漢代弩的強度是以“石”來計算的。壹把弓裝滿壹塊石頭的弩,相當於舉起壹塊石頭所用的力(約30公斤)。根據漢簡和古代文獻記載,漢弩分為壹石、三石、四石、五石、六石、七石、八石和十石。漢弩的強度必須嚴格把關。居延漢簡中已有破損弩強度的記載,其中十石弩,又稱大黃弩、黃肩弩或大黃弩,強度最大。根據《孟茜筆談》中記載的“歪弩”,估計漢代強弩的射程可達400米左右。漢朝名將李廣在公元前121年抗擊匈奴時,用大黃弩射死了對方將領,力挽狂瀾。漢代,郡縣還組建了以弓弩手為主體的步兵團“料官”,其部分指揮官被稱為“強弩將軍”。
由於弩的擊發費時,且帶弩的士兵不方便同時使用其他武器,弓弩手往往在其他士兵的掩護下,編成“裝弩”、“入弩”、“擊弩”等小組,依次連續射擊。在“關隘之防”中,它能充分發揮它的威力。南北朝以後,騎兵大規模馳騁,由於馬背上使用不方便,強弩逐漸衰落。明朝以後,由於火器的迅速發展,弩不再受到重視。《天工開物》中甚至認為弩是“防禦性武器,不利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