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91 彩色片 105分鐘
意大利五角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加布裏埃萊·薩爾瓦托萊斯 編劇:恩佐·蒙臺萊奧內 塔裏婭·伊斯蒂科布盧 主要演員:迪耶戈·阿巴坦圖諾(飾洛·羅索軍士) 朱塞佩·切臺爾納(飾法裏納) 克勞迪奧·比加裏(飾蒙蒂尼中尉) 瓦娜·巴爾巴 (飾瓦西裏莎)
本片獲1992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外語片奧斯卡金像獎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愛琴海。1941年6月,也就是戰爭的第二年,壹個由8人組成的意大利小分隊在中尉蒙蒂尼的帶領下乘船登上了羅索堡小島(該島從1920年起屬於意大利,所有權延續到1947年)執行任務。這8人中,只有軍士洛·羅索是壹個真正的軍人,他比中尉蒙蒂尼更懂得如何維持秩序和紀律,因此大家稱他為“指揮官”。蒙蒂尼是個業余畫家、文學教授,島上的希臘人把他稱作荷馬。其余6個人是:蒙蒂尼的勤務兵法裏納,他生性靦腆,酷愛吟詩;桑蒂,與他帶來的騾子相依為命,親昵地叫它西爾瓦娜;無線電話務員,他很喜歡羅索;還有壹對山區來的兄弟倆,他們對大海感到頭痛;最後壹個是總想逃走的人,因為他的妻子即將分娩。
他們登上島時,那裏壹片沈寂。幾天來,連個人影都沒有。他們小心翼翼地搜索著,發現有人在墻上刷了幾個大字:“希臘是意大利人的墳墓”。於是,指揮官羅索下令:夜晚士兵輪流站崗放哨。在壹個萬籟俱寂的夜晚,話務員當班時忽然聽到了動靜,他急忙呼喊:“有情況!”同時連問兩遍是誰,在得不到回音的情況下,他朝那發自動靜的方向,連開數槍,接下來是壹聲騾子的慘叫聲。桑蒂撲上去,哭喊著。他轉身,憤怒地將報話機摔到了地上。話務員撿起話機:它已經失靈了。這時,大家驚恐起來,同上級失去了聯系,不知要在這孤島上呆多久。
中尉來到教堂,向神甫了解情況。後者告訴他,島上的男人都被德國人抓走了,剩下的老人、婦女、兒童都躲起來了。中尉邊聽邊欣賞教堂的壁畫,畫面已殘破不全。應神甫的請求,中尉等人幫助修復教堂的壁畫。不久,島上活躍起來了:人們紛紛從躲藏的地方走了出來,意大利人和希臘人像兄弟般地相處。壹個名叫瓦西裏莎的年輕 *** ,曾效勞過德國人,現在願意投入意大利人的懷抱,要求為她分配“工作”。這下羅索來了勁,立刻排了張兄弟們輪流“工作”的日程表,惟獨將那對終日在山頂上站崗的兄弟排除在外。但在這個小島上,上帝是公平的:壹位純情的牧羊少女,每天來這裏同他倆幽會:頭頂藍天白雲,面對壹望無際湛藍的大海,擁抱著心愛的姑娘,這壹切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放哨,變成了壹幅充滿浪漫色彩的詩畫。
意大利人沈浸在快樂的生活中,思想上自然放松了警惕。壹天,壹個流竄到島上的土耳其人誘惑他們吸大麻,吸後可以入仙境,領略另壹個世界的風光。他們竟落入了圈套,吸食後昏昏入睡,土耳其人將他們的錢包和槍支連同他們登陸的小船壹起偷走了。幸虧神甫將老百姓私藏的武器拿出來,否則他們是無法在島上駐防的。鑒於島上平安無事,無須放壹槍壹彈,小分隊便安心地留了下來。這樣,他們的軍事任務變成了壹次世外桃源般的長期休假。他們沒有外界的任何消息。直到壹天,壹個意大利飛行員路過這裏,他們才獲悉,戰爭已在9月8日結束,墨索裏尼已經垮臺。接著,島上被抓走的男人被放了回來;英國士兵來接意大利人,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回意大利的。法裏納已經同他壹生中頭壹次接觸的女人——瓦西裏莎結了婚,他要幫助她在島上開壹家餐館。臨走那天,他躲在了地窖裏,羅索發現了但放過了他,最後他自己躲藏了起來。幾乎是半世紀後,中尉來到小島旅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塊潔白大理石墓碑,上面鑲有瓦西裏莎頭像,她那雙漂亮動人的眼睛,又引起了他的愛憐和種種回憶。他順著“瓦西裏莎餐館”路標走去。見到滿頭銀發的法裏納,他先是為之壹怔,然後大步走近,兩人緊緊地長時間地擁抱在壹起。法裏納把他領到餐館的平臺上,他驚奇地見到了坐在桌旁的羅索。原來,當年羅索壹方面受法裏納留下的啟發,另壹方面戰爭已令他萬念俱灰,什麽祖國,理想,他已拋之腦後,只求壹個安寧的棲身之所,於是他也留在了島上。他們壹起剝著茄子皮,壹面開懷大笑,沈浸在重逢後的歡樂氣氛中。
鑒賞
影片雖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但卻向我們展示了壹個小島上的太平世界。作者以喜劇的幽默色彩,通過壹組組日常生活畫面,表現了主人公那奇特而又平淡的經歷:意大利人同希臘人之間的友好氣氛;士兵的吹牛和玩笑;士兵之間友好而又沖突的關系(法裏納愛上了 *** ,因此他以開槍威脅再敢碰她壹下的人;話務員愛上了軍士);抽大麻入仙境的惡作劇等。桑蒂又有了新的女友——壹頭騾子,返回時,堅持把它也帶上了船;兩兄弟向已懷孕捧著大肚子的牧羊女微笑著告別,等等。正是這種真實而又細膩的生活場景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遠離硝煙戰火的另壹種生活場景,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人情。
薩爾瓦托萊斯對自己的影片獲獎感到十分意外。據說,在宣布奧斯卡獲獎名單以前,薩爾瓦托萊斯緊張地躲到了衛生間裏。他想,最佳外語片獎得主非張藝謀莫屬(張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也在同年角逐該獎)。因為他的影片在意大利上映時,並未獲得轟轟烈烈的成功,而張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在意大利上映時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不僅贏得了廣大觀眾,而且也獲得了影評界的好評。所以他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激動得流下了熱淚。
薩爾瓦托萊斯是位有才華的青年導演。像許多為振興意大利電影而努力的新壹代電影工作者壹樣,他也在探索道路,但同他人不同的是,他沒有為迎合國外市場而走上純商業片的道路;也沒有像某些“68分子”(指經歷或聽說過1968年席卷西歐各國的社會大動蕩並熱衷於表現這壹歷史時期的電影人)沈湎於對往事的回憶或自責。他選擇了壹個遠離意大利現實生活的題材,表明自己的超脫態度,即無意卷入對意大利過去和現在的政治進行毫無意義的抨擊。他認為重要的是自身價值的發現,即使在“被遺棄的”特定歷史背景下,也可以在默默無聞的平凡中,發現生存的意義。他戲稱,自己的這部影片是獻給“逃亡者”的。他認為,在某些時候,“只有超脫歷史和現實才能找到自我,只有超越時代,才能發現新的天地。”
薩爾瓦托萊斯在表現這壹歷史題材時,沒有玩弄現代派電影技巧,而是努力在繼承本國電影優秀傳統基礎上,有所創新。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那樸實無華的表現風格,感人而又真實的細節,幽默的喜劇情景都使人聯想到新現實主義電影。因此,也有人把這種風格的電影視為“新現實主義回歸”的壹種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講,《地中海》正是以它那人和人之間樸實友愛之情打動了觀眾的心,也可以說是新現實主義傳統表現手法之壹。但薩爾瓦托萊斯並未停留在這種傳統表現風格上,他雖是以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卻以90年代青年人那種渴望和平、安逸,他們對待愛情,友誼和歡樂人生的心理去表現40年代壹群人的生活及行為。影片畫面優美:湛藍的大海,綠茵茵的小島,古老的小教堂,在使人獲得美感享受的同時,也使人對發生、活躍在這片寧靜美麗土地上的事和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回味無窮。也許,正因為這種富有創新意義的電影語言和人生哲理為他贏了這個“意外”的奧斯卡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