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言情況:在福佬人和廣府人交錯居住區,方言主要用於區分人,方言是區分福佬人和廣府人的標誌。雖然廣府話在這壹帶也廣泛使用,但他們的語言以黎語為主,而福佬族這壹帶的交流語言是黎語。其實在這個地區,廣府人和福佬人有壹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廣府人普遍不太熟悉黎話。畢竟,福佬人是在電白、茂南、茂港區形成的壹個方言島,在整個地區是壹個相對弱勢的群體。他們的文化生活在廣府文化的夾縫中,只有廣府文化對他們的文化影響較大,而他們的文化對廣府文化的影響較弱,表現在語言上。由於廣府話和北方官話(官話)是作為社會交際語言使用的,所以黎話只作為福佬語使用。還有壹種情況,就是福佬人變成了廣府人,在這壹帶普遍存在。他們原來的方言被淡化了,主要或者完全經營廣府話。然後我也認為他們已經屬於廣府人的家庭,存在。下面也將分析這些情況。
(2)村落形態:茂南區和茂港區交錯居住區,主要是梅花江中下遊沖積平原,土地不是很肥沃。這兩個地區土地貧瘠,歷史上水旱風蟲災害嚴重,是著名的災區。毛南族薄而幹,開發較晚。乾隆年間,鑒於高州家庭曾上書要求收回土地,皇帝準予免稅。當時毛南族地區的村落很少,現在郊區的村落大多是近二三百年才發展起來的。由於人口再生產和農業發展,市區內的許多村落從清代中期開始逐漸形成聚落。這也有清朝康熙禁止海上移民的影響。對於梅花江流域來說,水資源優勢自然是開發居民點的首選。在我看來,李越民族漢化為廣府民族後,梅花江流域也是廣府民族的壹個主要聚居區,這就是梅花江形成福佬族和廣府族交錯聚居區和自然分界線的原因。古老的毛南族地區人煙稀少,這也為福佬人的擴張帶來了機會。到了近代,由於人口增加,這壹帶耕地減少,遷徙態勢逐漸減緩,村落基本固定,村落規模開始發展。地處平原地區,村莊規模相對較大,但建立在土地貧瘠的山脊上,限制了村莊規模的發展。富老族的村落比較大。由於他們強大的凝聚力、團結力和宗族觀念,他們喜歡群居,以抵禦外力。同時,土地也不是限制他們群體生活的因素。他們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可以有向外界發展的空間。
(3)姓氏:本地區單姓村相當多,其中單姓和主姓村占比較大,而廣府人單姓和主姓村比富佬人少,雜姓村也不少。這是因為光復族的形成與復老族不同。廣府是壹個有著悠久歷史積澱和發展的土著宗族,宗族觀念沒有富老宗族那麽強烈。雜姓村容易形成和發展。富佬人是後來者,宗族觀念強,遷徙發展容易形成壹個獨特姓氏的村落。福佬人最常見的姓氏是鄭、陳、吳、劉、李、楊、林、倪、梁,而廣府人最常見的姓氏是黃、李、梁、徐、柯、陳、張、徐、鄧。但廣府人宗族的壹些姓氏也是由閩南移民形成的,如徐、柯、楊、陳、吳等。福佬族也有從廣府族演變而來的姓氏,典型的有冼、馮、陳等古俚姓氏。從姓氏譜系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壹地區壹些民族的變遷。壹個典型的例子是烏氏,這是澳頭福佬族最流行的姓氏。在西遷過程中,吳姓演變為廣府宗族,分布在鎮勝的彭村、烏石等幾個村落。他們基本上都講過廣府話。這種從福佬族到廣福族的演變在後期很常見,也有廣福族演變成福佬族的情況。例如,茂港區的和坡心居民說黎語,但這種情況在後期變得罕見,這仍然是福佬族文化薄弱的結果。另外,福佬族主動擴張,而廣府族很少擴張到福佬族的住處,這自然是福佬族的性格使然。由於福佬族對外族宗族的凝聚力和抵抗力很強,形成了本地的集團優勢,光復族很難進入他們的地盤。吳姓的演變可以說明這種情況。他們進入廣府宗族的住所,被說廣府話的居民包圍。漸漸地,他們也忘記了原來的方言,主要是廣府話。伏佬族的擴張可以從古越地名中研究。伏老族居住的地區有許多古越地名,如坡心的、檀廬、三橋、博羅、蘆段、羅浮、檀皮、檀連,七地的、那根、那曾、那樓,花間的,沙園的米等。在茂港區齊靜文公村,至今還保留著古力民族的生活遺跡,廣福族所在地區也有許多古越地名。
(4)武術風氣:武術風氣是這個地區的特色。福佬人繼承了閩南福建人的尚武傳統。福建地狹人稠,居民勇武。福建宗族村落之間的爭鬥非常激烈。沿襲習慣,這壹傳統在明清時期的閩南移民中也同樣存在。在整個茂名地區的福佬族聚居區,武風主要在與廣府族交錯的聚居區。這壹帶的福佬人從閩南遷來較晚,到了之後需要擴張,所以武術是很有用的手段,而電白縣早期的閩南移民,武術並不強。我們知道,澳頭、鎮勝壹帶的武術氛圍非常濃厚,習武者眾多,他們的武館主要是從福建傳承下來的。同時,民國時期這壹帶的將軍也不少。著名的有中將鄧龍光(鎮勝白沙)、中將陳培(梅花坡仔)、中將梁中江(梅花宋村)、中將鄧鄂(鎮勝白沙)、中將李乙雪(坡心鄭村)、倪定寰少將(梅花古村)、梁文少將(梁文少將)。
(5)經商意識:經商不壹定是他們的天賦,而是土地因素和遷徙因素的影響。人口的擴張和遷移使他們走上經商之路,從而形成了他們經商的傳統。他們不壹定很聰明,也不壹定很有商業天賦,但他們更擅長專業、努力和驅動,並具有傳統的商業意識。這從茂名的商業情況就可以看出來。大企業不壹定是富佬們做的。他們專註於精細專業的商業傳統,把壹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經營到極致,是壹個非常成功的群體。
(6)土地狀況:富勞人人口膨脹非常快,這也導致他們不斷移民。人口膨脹,土地就會緊張,土地不夠養活人口。會有很多情況:壹是移民;第二,對於土地來說,爭鬥嚴重;三是改變只經營土地的局面,即下海經商、讀書、當兵。福建省本身就是這種情況。在這個交錯的住宅區,現代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所以也出現了上述情況。這個地區土地並不肥沃,山也不多,但是在平原,人口增長率比山區嚴重。中國古代是壹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沒有土地就沒有生存。解放前這壹帶也有不少大地主,家族勢力很大,如徐、鄧、陳等地主官僚。土地主要集中在這些大地主手中,進壹步加劇了土地緊張。
(7)文化人才:過去這個地區的文化教育並不比茂名其他地區發達。這可以從高考報名人數和高分人數上觀察出來。是因為族群之間的磨合,經濟落後,不重視教育嗎?再加上這裏的武俠氛圍比讀書氛圍濃厚,小農戶小企業暫時還不富裕,導致整體落後。然而,由於他們的勇敢、忠誠、精明和真誠團結,現代社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精英人才,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取得了成就。
(7)宗教祠堂:福佬族帶來濃厚的宗族文化。這裏有很多宗廟,保存得非常好。如茂南區文物保護單位美華市場的廣福寺、美華伏提寺、美華椰村的陳氏宗祠、寺、澳頭寺等都與楊有關,伏提寺是吳氏宗祠,更不用說陳氏宗祠了。所以文化形態上屬於閩南文化的元素占大多數。
(8)節日:節日,茂名地區的壹種特殊節日,在交錯居住區很受歡迎,但在遠離交錯居住區的電白富佬民族居住區就不太紅火。曾經屬於茂名地區的茂南區和吳川市,是茂名地區最繁華的幾年。這個節日應該起源於廣府氏族。當然,這個節日在茂名地區的三個宗族中流行,也顯示了三者的文化融合。
這個地區的福佬人比電白縣東部沿海的福佬人遷徙的晚,語言上可以區分。在交錯居住區及周邊的水東、南海、陳村、沙園、梁瀟、齊靜、坡心、林頭、夏冬、梅花、鰲頭、石蘭方言為黎語,而電白縣東部沿海的點城、靈石方言較為流行。唐宋時期,電白縣東部沿海的伏老移民開始遷徙定居(即便如此,電白縣也有大量的古越地名,如電白縣、博賀鎮、馬崗鎮、羅坑鎮、那夥鎮、馬峁村、魯玉娥村、那拉村等。),而且交錯帶的部分福佬移民甚至是清代從福建遷入的,與廣府人交錯。茂名地區福佬人和廣府人交錯居住區,不是福佬文化的核心區,也不是廣府文化的核心區。兩者在這裏相遇、沖突,最後是文化的融合。這種融合的主要方向是廣府文化的融合。廣府文化是茂名地區的主流文化。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廣府文化和伏老文化也在向中國的漢文化趨同,各自的特色越來越弱。福佬族及其文化在這壹地區的存在也說明,最早之前,這裏主要是光復族的文化區,福佬族是後來者。雖然他們和電白縣形成了福佬文化區及其方言島,但他們被廣府文化包圍著,無論是語言(對廣府方言的熟悉程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廣府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廣府文化。當然,他們在語言(閩南話)、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方面也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廣東的漢文化亞文化。
尋找茂名的養老習俗:
1.窮日子吃Ai(要飯)?
農歷正月的最後壹天是“正品節”,意思是正月的結束。“正品節”在茂名地區還有壹層含義,因為當地“正品”與“正品”諧音,“正品”意為“蒸貧”,意為將貧困患者從人間蒸發。這壹天,農村家家戶戶喝艾茶,插艾花,吃艾草(飯乞)?。人們到田裏去摘艾草,帶回家,洗凈,曬幹,搓成絨狀,放在鍋裏煮,搓幹,用米粉和紅糖搓成艾草(米乞)。艾茵有除塵積物、消災辟邪的作用;所以艾()也叫“窮,吃”窮?“,能使身體健康,無病少痛,人們很喜歡吃它。
2.每年26、7日煮飯(討飯)。
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我們市的人都這麽幹?飲食習慣。相傳茂名以前是不毛之地,沒有農作物誕生。後來來了壹批從戰爭中逃出來的人。看到這裏山巒連綿,沒有硝煙,他們就紮根開荒,茁壯成長。起初,人們只能種植壹些土豆等雜糧來充饑。為了充分利用糧食,人們用木槌將雜糧搗成粉末,加水攪拌成糊狀,煮熟,使其體積增大數倍,成為木薯糊、玉米糊等食物。後來,人們在這片土地上成功地種植了水稻,並獲得了壹次又壹次的好收成。為了慶祝豐收,改變口味,人們按照以前的方法將大米搗成粉末,加上蔬菜等簡單的餡料,做成具有壹定形狀和味道的食物,這就是“(飯乞)”。當初人們只用梗米(俗稱“糯米”)粉?後來發現糯米粉更粘,更容易成型,口感也更好,於是專門用糯米粉(米乞)制作,年復壹年逐漸成為習俗。
茂名的糯米(米乞)有很多款式,有煮湯(米乞)、菜包(米乞)、壽桃(米乞)、水(米乞)、糖心糊、糖板(米乞)、錘撻(米乞)、灰水粽子、艾(米乞)等等。各種(飯乞)做法不壹樣,形狀不壹樣,吃法不壹樣,口味不壹樣。每年過年前幾天,也就是臘月二十六、七,我市民間就開始了討米的習俗。壹方面是送舊迎新的意思,壹方面也可以準備壹些。要“過年”(就是把(米乞)放在家裏過新舊年),以祈求來年豐收,生活更好。
3.貼春聯慶祝除夕。
農歷十二月的最後壹天是除夕,在茂名被稱為除夕或大年三十。這壹天,農村的生產活動基本停止,家家戶戶開始貼春聯和門神,並在門額上貼李。廚房的爐子、水箱、豬圈、牛棚和糧桶也要開始貼壹張張曉紅紙以示好運。還有壹些祭祀活動,比如準備雞、豬肉、魚等餐桌,燒紙燒香祭拜祠堂、廟宇、國家、祖先、竈王爺等等。
年夜飯,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吃團圓飯。團圓飯基本上是壹年中最豐盛的壹餐。出去的人壹般都會回家過年,和家人壹起吃年夜飯。吃飯的時候,如果家裏有人出去了,沒有回家,要把1個座位和1雙筷子留給出去表達心意的人,團圓飯也要留壹部分到第二天(也就是第二年)。團圓飯有很多菜,但是壹定要有魚,也就是說有壹年多了。
團圓飯做好之後,家家都要先祭祖。祭祀結束後,祭祖的食物被重新加熱,大廳裏擺了壹大桌,全家人圍了上來。這是每個家庭團聚的美好時刻。
當晚長輩會給孩子壓歲錢,在家裏放些生蒜、香菇、甘蔗、糯米?、炸堆、水果、蒸糖籠等。,這叫“放年”,意思是來年福壽雙全,甜蜜美好,平安幸福。另外,家裏每間房子都要點燈,全家人坐在壹起養老。直到歲末年初,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以示辭舊迎新。
4.23年送廚王掃塵。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茂名地區俗稱“小年夜”,又稱“祭竈節”。家家戶戶備好茶、酒、素菜、水果、甜品,在廚房燒紙祭竈,送上天,然後從裏到外收拾。
祭竈是我市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壹種習俗。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竈神”神。人們稱這個神為“命主菩薩”或“竈主命”。據說他就是玉帝加封的“九天東廚統領廚宮”,負責管理各家的廚火,被崇拜為壹家之主的保護神。竈神龕多位於廚房的北面或東面,竈神的神像在中間。有些沒有竈王壁龕的人還直接把神像貼在墻上。有的神只畫壹個竈神,有的神有男女兩個。女神被稱為“廚王奶奶”。竈神的雕像大多還印有這壹年的歷法,上面寫著“東方廚師當家”、“世界守護者”、“壹家之主”等字樣,以示竈神的地位。兩邊都有“天道說好,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臘月二十三,人們備好茶、酒、水果等,燒紙祭竈,送竈尺到西天,以示對竈尺的尊敬。
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清洗各種電器,撤掉被褥窗簾,打掃大院,撣去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洋溢著忙忙碌碌、樂呵呵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氣氛。
中國的春節,俗稱“過年”、“農歷年”,是中國漢族人最紅火的節日。據了解,在商朝,每年的初壹始於農歷十二月,秦朝和漢初始於農歷十月。漢武帝元年采用太初歷,規定孟春的正月為壹年的開始。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後,采用公歷,農歷正月初壹改名為春節,沿用至今。
在粵西的茂名,過年壹般是指臘月二十三到正月末這段時間。當地的主要習俗有祭竈、掃塵、制(米乞)、貼春聯、祭神、吃團圓飯、燃放煙花爆竹、發壓歲錢、守歲、分紅當錢、制年規、唱大戲、吃艾(米乞)等。
5.制造年度大戲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在我市俗稱“年”。但是茂名每年的日期各地不壹樣,壹般是正月初二到月底,有的地方是農歷二月。其余“秋祭”每月舉行,年節壹般是壹個村的同壹天,少則兩天。附近還有幾個村莊,每年的節日都在同壹天舉行。每年的節日大多集中在元宵節前後。
壹年壹度的節日是茂名地區人民最盛大的節日。在農村,它被稱為“年節大於春節”,也是茂名地區最具特色的節日。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裝飾得五顏六色的樓房、五顏六色的畫廊、畫廊,路邊掛滿了彩旗,鞭炮和鑼鼓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壹盡呈現在大眾面前。粵劇、電影、歌舞、木偶戲、采茶戲、雜劇和各種娛樂活動紛紛登場。其中粵劇最受歡迎。粵劇,當地俗稱“戲”,是每年必演的節目。壹般全年連續演出幾天,觀眾絡繹不絕。此外,舞獅課也是每年節日的必備項目。
今年法會的主要目的是祭神、繞神、擺鐘、報國,祈求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壹村過年,周邊村的人都來看熱鬧,家家戶戶都大擺宴席招待親戚朋友,不管認識不認識。
6.春節期間,分紅是舞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