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清軍的主要火器是明朝使用的“鳥銃”、“佛機”、“弘毅炮”,但都是明朝進口的。這裏要註意壹點,這些火器本質上是西洋火器,是明朝改進的。換句話說,某種意義上清軍用的是老式的“洋槍洋炮”。與英國人相比,落後西方世界200年。雖然這200年來西方槍械發展緩慢,性能上還是有壹些差距,但差距並不是致命的。
清軍裝備的火槍主要是霰彈槍和步槍,其中以霰彈槍裝備最多。霰彈槍和步槍都是霰彈槍,用火繩發射,配有瞄準裝置和棍子(即推桿),使用圓鉛子彈。槍長2.01米,鉛彈重量1元,火藥3元。射程約100米,射速1至2發/分鐘。
英軍裝備有先進的布倫瑞克式前裝滑膛擊發炮和伯克式前裝滑膛火石炮,其中伯克式炮長1.16米,口徑15.3毫米,彈重35克,射速2-3發/分,點火裝置為摩擦火石;布倫瑞克槍長1.42m,口徑17.5mm,彈重53g,射速3-4發/分。點火裝置是擊發槍栓撞擊火帽。
根據這兩個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清軍的火槍槍身過長,裝彈射擊不方便,點火裝置落後,在風雨天設計效果較差。雖然兩者在性能上沒有太遠的差距,但是射程不如英國人,只能用數量來彌補。因為軍費開支,當時的清軍沒有配備鳥槍,有的還用大刀長矛。所以很難在數量上擊潰英軍。
至於火炮,費迪南德·南懷仁等人,西方傳教士,幫助清朝監管了很多火炮。所以清軍的火炮主要是模仿17到18世紀的西方大炮。但由於西方火炮在整個18世紀沒有太大變化,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火炮在樣式和原理上與英軍火炮基本相同,沒有代差。如果非要說壹個區別的話,主要是制造工藝和粉比以及外殼的區別。
壹、鑄造技術的差距英國工業革命後,冶煉技術突飛猛進,生產的鐵含量高,使得槍有了很好的鑄造材料。用鐵模等工藝鑄造炮身,用鏜床加工炮身內側,使之更光滑。而清代冶煉技術落後,鐵水不能尊道凈化,含有很多雜質。鑄造的火炮非常粗糙,有許多密集的氣孔和氣泡,很容易爆裂。清代壹般采用加厚管壁的方法來避免爆炸,但重炮機動性差就是其中之壹。其次,為了避免爆炸,不得不減少火藥的用量,這就降低了火炮的威力。另外,清朝造的槍只是仿制品,根本不了解槍管/口徑比和火門位置在火藥燃燒中的實際意義,所以很多槍都是不成比例鑄出來的,或者火門開得太遠太大。妳怎麽把這個和英國拼在壹起?
第二,火藥比和炮彈的差距。清軍火炮炮彈種類少,質量差。與同期英軍相比,有實心彈、霰彈、爆破彈。清軍只有壹種固體彈,彈體粗糙,直徑小。而且清軍很多槍都是固定的,沒有槍架。即使有的有槍架,也只能調節高低角度,不能左右旋轉,限制了射擊範圍。更可怕的是,清軍的很多槍沒有瞄準鏡,或者只有“星星”(用來確定射擊方向),沒有“槍規”(用來確定高低之間的角度)。士兵主要憑經驗瞄準。
關於火藥的比例,1825經過多次實驗,謝瓦利埃提出了黑火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理論上硝酸鹽、硫、碳的比例分別為74.84%、11.84%、11.32%。根據這個方程式,英國準備了發射藥(硝酸鹽75%,硫10%,碳15%)和發射藥(硝酸鹽78%,硫8%,碳14%)。此外,英國工業革命帶來機械化生產,英國火藥在世界上占據領先地位。
清軍制造的火藥是用明朝的配方,80%的硝酸鹽,65,438+00%的硫磺,65,438+00%的木炭,在手工作坊或作坊生產。這個配方含硝酸鹽太多,容易受潮。而且手工生產無法提取高純度的硝酸鹽和硫磺,雜質多。滾磨出來的粉末顆粒粗大,大小不壹,不能充分燃燒,爆炸效果低。